主要介紹
Wang Jian Mu diaoke王建墓雕刻
sculptures in Wang Jian's Tomb
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皇帝王建陵墓墓室內雕刻。王建死於918年。其墓名永陵,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三洞橋路南,1943年正式發掘。墓室內高約6米,分前、中、後室三進,全深約23.4米,均為紅砂石券頂。中室最大,深1.2米,名玄宮,王建的屍棺就置於玄宮中的一座石砌的須彌座上,石座兩側地面上,有12個半身神將雕像,作抬扶石座狀。後室深6米,緊貼背面有一石床,石床正中,放置一座高約1米的王建坐像。王建屍棺已朽塌,墓內原有的哀冊、謚冊、謚寶、王建屍身上的玉大帶及各種銀器、鐵豬、鐵牛等現都移存於四川省博物館中。
墓中石刻以王建像、須彌座四周24身舞樂伎高浮雕及抬石座神將最為精采,可稱現已出土的非宗教題材的五代石刻之代表作。
據史書記載,王建生得“隆眉廣顙,龍眼虎視”,“狀貌偉然”,雕像真切地表現了這些形體特徵和精神狀態,是一件成功的寫實肖像。像雕成後,曾施加彩繪,現絕大部分已脫落。
在須彌座腰部,有高約30厘米凹進去的垂直面,分成60個寬窄不同的豎格,除裝飾性的立鳳等外,前部刻有二舞伎、二樂伎,兩邊各刻10身樂伎。除二舞伎盛裝披雲帔,翩翩起舞外,其餘22身,皆為盤膝坐勢,手持琵琶、箏、箜篌、笙、拍板、正鼓、和鼓、毛員鼓、齊鼓、笞臘鼓、羯鼓、牢、吹葉、、橫笛、篳篥、排簫、貝、銅鈸等20多種不同的樂器在演奏,這是一組燕樂中坐部的樂隊。根據不同的樂器特點,如吹、彈、拍、敲以及演奏時的輕、重、疾、徐,在姿勢動作和表情上各不相同,都作了真實細膩的刻畫。這些作品,生活氣息濃厚,技法簡練,把演奏不同樂器的動作特點和古代婦女優美的體態神情,作了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創造出良好的典型,不僅給人以美妙的視覺感受,還仿佛聽到了眾樂齊發的動人音響,展現出不朽的藝術魅力。
12個半身抬棺神將的位置排列也別具特色。它們不是等距離的均衡對稱,而是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或二身並列,或單身抬持,個個孔武有力,似乎把這沉重的石座,抬得四平八穩,充分顯示了互相照顧配合、生氣蓬勃的熱烈氣氛。
王建墓室內的石刻,把莊重、優美、雄健 3種不同的典型美,都作了充分的表現,在中國雕塑藝術遺產中具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