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寶生(又名王保生),後長安畫派代表性畫家,1942年生於陝西寶雞市長壽山,1962年畢業於西安美院附中,1967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後留校。
王寶生11歲被舉薦到西安美院附中學習,早年受教於黃乃源、劉蒙天、羅銘、方濟眾、石魯、李可染等老師,1986年——1990年期間,三次婉拒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職務,隱居秦嶺,致力於純粹國畫藝術研究;1987年與1988年應陝西省文化局邀請先後組建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與寶雞文理學院美術系,以及蘭州大學藝術院系等,事遂身退,隱居終南山 。
其從事國畫藝術六十年來,筆墨靈動潤澤,意象融通,雅俗共賞。作品多被藝術院校和藝術館收藏。
藝術風格
王寶生八十年代三次婉拒西安美院副院長院長職務,隱居大秦嶺七十二峪,淡泊心志,融入自然生活,從事山水寫生及藝術創作,致力於純粹國畫藝術研究。
其從事國畫藝術六十年來,足跡遍及祖國山川溝壑。他堅持藝術來源於生活,追求高雅藝術的純真表達,秉承長安畫派藝術技法,同時,又有獨特創新,賦予現代國畫山水新的靈魂和時代感情。他獨樹一幟、潛心創作的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黃塬風情和西部山水作品受到國內外專業藏家的青睞,被譽為:大山深處的黃塬王。
“王寶生的山水畫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長安畫派各家中獨樹一幟。”
“黃塬王”
王寶生長期生活工作在基層,由於深受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精神影響,堅持學習探索中國畫數十年。他堅持高雅的傳統藝術風格不被現實社會所污染,堅持走專業的國畫藝術創作道路。由以表現淳樸厚重的黃土高原文化為主要特徵,塑造黃原靈魂,抒發自然情感。他打破傳統繪畫的歷史局限,繼承長安畫派回歸生活本源的傳統,賦予傳統人文繪畫新的靈魂和時代感情,為中國繪畫藝術和長安畫派的傳承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在長安畫派藝術技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體系。
·
其表現大西北黃塬地區質樸厚重與雄渾氣魄的山水畫作品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其獨特的黃塬皴法與黃塬山水畫開拓了中國山水畫新的審美領域,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及專業藏家的青睞,被譽為:大山深處的黃塬王。
山水畫
王寶生先生從事國畫藝術六十年來,其作品筆墨靈動、潤澤,意象融通,雅俗共賞。
零、氣象正大、厚重、質樸;筆墨靈動、潤澤;意象融通;雅俗共賞;
一、意象合一;
二、深厚渾重的造型功底,活化了國畫山水風格,予情感藝術化;
三、高視點型拓,畫面恢宏大氣,富有張力;
四、把西方光學原理引入到國畫體系,凸顯了國畫山水的生命力;
五、獨特的皴、潑技術交相輝映,升華了藝術內涵;
六、駕馭淡、焦墨遊刃有餘,風采各異又和諧統一;
七、靜謐、自然、純粹的表現手法,凸顯個人風格;
八、畫近於世,愜意而不媚俗。
人物年表
1942年出生於寶雞市長壽山。
1949年繪畫天賦被李子青發現,並跟隨李子青啟蒙學習書法國畫。
1956年,因為極具藝術天賦,由李子青推薦給安正中,並由安正中推薦到西安美術學院(美專)附中學習,在附中學習期間勤奮刻苦、出類拔萃,各專業成績均為年級拔尖,並深受長安畫派精神影響。
1962年美院附中畢業,以優秀的成績和特有的藝術天分(第一名)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受教於趙望雲、石魯、羅銘、方濟眾等諸位老師。
1967年西安美術學院畢業,並留校執教。
其在西安美院附中以及西安美院學習期間創作的所有作品全部被西安美院收藏。
文革後期,調往甘肅美術創作組,進行美術創作。
1986年——1990年期間,西安美術學院(羅銘、陳啟南、劉蒙天院長等)先後三次邀請王寶生回西安美院,擔任 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職務,王寶生三次均婉言謝絕了邀請,並從此隱居山野,淡泊心志,融入自然生活,遊歷山川,從事山水寫生及藝術創作,隱居秦嶺,致力於純粹國畫藝術研究。
1987年,應陝西省文化局及有關部門邀請,創建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後婉拒學院職務,隱居秦嶺。
1988年,應有關政府部門邀請,創辦寶雞文理學院藝術系(美術系)。功遂身退,隱居終南山。
90年代,其作品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被國內外媒體及專業藏家譽為: 大山深處的黃塬王。
作品賞析
讀王寶生老師《峽江夕照圖》有感:
在懶散的生活之餘,總喜歡在夜裡仰天數星,已過不惑之年的我,難得有這份童年情趣,有誰能理解我這份心情?遐意其表卻壓力纏身,偷得一夜無眠,不盡釋放茫然情懷。偶然邂逅《峽江夕照圖》,儼然是得道的老者,仿佛是天意,在我愚鈍的視野,高聳起生命之幡。是呼喚、是挑戰、是昭示?是慈眉樂目的點化還是橫眉冷對的索命,我的靈魂為之顫抖。我悟不出道長的玄機妙情,更讀不懂翰墨紛飛情致,好一道靈光普照的聖旨!我虔誠的接過“聖旨”高呼“謝蒼天有眼啊,讓庶民解惑也” 良久良久,神志從滄山紅頂的峽江夕照中回到現實,情願讓自己的靈魂褻瀆在山水之間,情願讓老朽變成王寶生的畫痴逍遙半世餘光。(林易)
作品欣賞
王寶生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