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沙點心店

王家沙點心店是一家中華老字號的上海餐飲點心店,以生產中式傳統小吃而聞名,有“上海點心狀元”之稱,隸屬於上海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民國34年(1945年)的王家沙目前也經營上海菜的中菜館,總店位於上海南京西路805號,在香港、日本等地也設有分店。上海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梅龍鎮、綠楊村、王家沙與凱司令四個老字號的餐飲與食品品牌,皆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歷史

創辦背景

王家沙創始人姚子初原為《申報》廣告科科長。1940年日本對歐美全面宣戰,占領了上海的英法租界。1942年12月6日,日本海軍派漢奸陳彬和以“軍管會”的名義接管《申報》,並任命陳為社長。姚子初與其發生矛盾,憤憤離開《申報》報社。
姚子初離開《申報》社後,入股其妾兄長鄒氏開於南京西路805號的一家燈飾店。當時燈飾店的主要客戶皆為外籍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之際,燈飾店以難以維持生計,姚子初等策劃轉行。他們看見當時位於梅隴鎮的“圓緣香小吃店”的生煎饅頭和酥餅十分受歡迎,於是萌生了開辦小吃店的想法。

命名與選址

1945年4月5日,王家沙正式開張。後來因為其地段好,店名響亮,原先圓緣香的點心師傅紛紛跳店,王家沙日益發展紅火。王家沙的命名由王家厙而來。王家厙是中國上海靜安區東部一老社區。王家厙以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門二路)、同孚路(石門一路)、愛文義路(北京西路)等圍成一個中心地帶,附近為當時上海的高級辦公商住區與高檔里弄住宅區,是進行餐飲商業的優良地段。當初命名時考慮到名聲效應,姚子初用諧音為點心店取名王家沙。此後,王家沙這個名字越來越響亮。

發展

王家沙在在質量上以鮮取勝,選用的雞肉為當天活殺的草雞,蝦仁均為活河蝦,豬肉採用剛宰殺的豬腿精肉,保證食物新鮮美味,並且服務以笑待客很快在上海灘聚攏了很高的人氣,並形成了蝦肉餛飩、蟹粉生煎、豆沙酥餅、兩面黃這四款特色點心,被稱作王家沙“四大名旦”,成為上海家喻戶曉的小吃地標。文革期間社會動亂,但王家沙的點心依然保持了很高的製作水準,受到了上海各階層民眾的歡迎。
1980年代後期,王家沙以上海點心為基礎,形成了小籠饅頭、生煎饅頭、餛飩、面、糕團、湯糰等八大系列。其中,蟹粉小籠、蟹粉湯糰、松糕、八寶飯、棗粒包、蘿蔔絲酥餅、蘿蔔絲包、蟹粉鍋貼、棗粒湯糰、雞蝦肉生煎等十個產品獲得“中華名點名小吃”稱號。
2001年,王家沙改制成立上海王家沙餐飲有限公司,先後兼併了滬西狀元樓、友聯生煎、紅甜心等上海知名點心品牌,在王家沙小吃店中首創了蟹粉湯糰。2000年代後期,王家沙在經營上不斷擴展,對南京西路總店進行了改造,並在上海開設了8家直營連鎖店的同時,又於2002年在香港開出了5家分店,占領香港餐飲市場。2003年,日本電視台來店拍攝他們手工製作的精彩作,在東京的早間新聞中播出。同年,王家沙將分店店開往了日本橫濱。
2008年,王家沙的點心製作被評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王家沙還挖掘了瀕臨失傳的老虎腳爪、梅花糕、油墩子等江南傳統點心,也應季銷售改良過的年糕團、臘八粥、桂花糖粥、香酥餅、青團等傳統點心品種。

招牌點心

蟹粉生煎,生煎饅頭是王家沙賴以成名的傳統點心,是上海十分受歡迎的點心,王家沙生煎為含有豬肉凍的混水生煎,吃口香鮮鹵多。

兩面黃,是王家沙的招牌炒麵,也已成為上海炒麵的代名詞。麵條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再把蝦仁等料作為澆頭,由此得名,也“稱蝦仁兩面黃”。王家沙的“肉絲兩面黃”曾獲得上海飲食協會的“上海特色面”。

蟹粉小籠包,蟹粉小籠的餡採用新鮮蟹粉、豬肉按照一定比例配以調味料攪拌。坯用精選麵粉、水按照一定比例和成,然後用擀棒擀製成圓形的,中間稍微厚,四周稍薄的小籠皮。在包制過程中,要求折襉條紋清晰,餡芯居中不偏,上籠必須開水,成熟不漏底。蟹粉小籠的大小,丕和餡的重量均有一定的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