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俊[南宋文人]

王子俊(生紹興戊辰(1148年)卒嘉定庚辰(1220年)),字才臣,一字巨臣,號格齋,吉水花園解元坊人(今屬江西)人,大臨次子。於書一見便悟其妙,下筆無俗下語,以文鳴江西。嘗游京師,上史館書,述《淳熙內禪頌》之意,以薦得官,初任四川制置使屬官,歸遂棲遲衡泌。

基本信息

於書一見便悟其妙,下筆無俗下語,以文鳴江西。嘗游京師,上史館書,述《淳熙內禪頌》之意,以薦得官,初任四川制置使屬官,歸遂棲遲衡泌。與楊萬里、周必大游,為草表、箋、奏、書、記。二人延譽於朱熹,朱書“格齋”二字以贈。著有《歷代史論》、《師友緒言》、《三松類稿》渚書,均佚。楊萬里《跋王才臣史淪》,渭其年十七作《歷代史論旁十篇,已老氣橫九州,無毫髮遺恨。古文有韓、柳之則,詩句有蘇、黃之味,四六超然絕塵,典雅流麗,由衷而發,漸近自然,無組織之跡,卓然自成一家。《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著錄《三松集》十八卷,久佚,今存《格齋四六》二卷,有《豫章叢書》本,《四庫全書》本為一卷,王氏十卷樓抄本題作《格齋先生三松集》一卷。《全宋詩》卷二六七九錄其詩十首。《全宋文》卷六四二四至六四二七收其文四卷。事跡見楊萬里《送王才臣赴秋試序》(《誠齋集》卷七七)、《裎史》卷一五。

王子俊,字才臣,又作材臣,號格齋,吉水縣楓江鎮花園村人,具體生卒年不詳。從相關詩作中得知,他出生於1144年左右,卒於1214年之後。曾祖父叫王端禮,1088年中進士,官桂陽縣尉、富川縣令,致仕後在家鄉辦教育,祖父叫王鴻舉,又稱南賓公,父親叫王大臨,字舜輔,均是有才學之人。

王子俊年輕時就很有才學,文思敏捷,悟性極高,名噪廬陵,楊萬里稱他:“其於古聖賢書,一見便領其妙,下筆無俗下語。”後來他曾遊學京城,幾次向史館編纂大臣上書,述《淳熙內禪頌》之意,並就相關史書的編纂方法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頗有名聲。遺憾的是,儘管王子俊極有才學,卻多次在科舉考試中敗北,後來因周必大、楊萬里等人的推薦,才出任一些地方幕僚官。據光緒《吉水縣誌》卷36載,王子俊“內外台列交薦,補文學,次補迪功郎。黃疇若帥蜀,闢為屬官。官滿後,安丙以書抵黃,欲為蜀人借留,力辭以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載:“安丙帥蜀,嘗闢為制置使屬官,其始末則未詳也。”黃疇若(1154—1222),江西豐城人,1178年中進士,曾任廬陵知縣,1208年任成都知府,1214年官滿,次年升任兵部尚書兼太子左庶子。考察南宋官制,制置使為方面軍統帥,在四川、江淮、京湖三地設定,由此得知,王子俊因安丙推薦,曾任四川制置使之幕僚。王子俊一生著有《史論》《師友緒言》《三松集》《三松類稿》等書,可惜這些書在明清時就已散佚,僅有《格齋四六》一書留傳於今,其存詩今已收錄於《全宋詩》中。

王子俊以詩聞名。他的詩典雅流麗,由衷而發,漸近自然,無組織之跡,卓然自成一家,與楊萬里的誠齋體相近,如其所作的《和徐思叔題貧樂圖》:

大兒阻飢頗廢書,小兒忍寒粟生膚。

婦縱有禪無一襦,不敢緣此相庸奴。

王子俊與楊萬里、周必大、朱熹等名人都有交遊。他與楊萬里相交遊始於1165年春夏,那年正是楊萬里在家丁父憂的第二年,他作《送王才臣赴秋試序》:“予退居於南溪之北涯三年,戶不閉而無客,未嘗掃跡,而出無所於往……最後得王生子俊才臣者……居數月,告予以行”。後來,兩人的關係像長兄與小弟一般,十分融洽友愛,楊萬里先後作《和王才臣》《和王才臣再病二首》《夜宿王才臣齋中,睡覺間風雪大作》《乾道丙戌中秋,與友人王才臣埜酌言及師友懷紫岩先生慨然賦之》《寒食享祀謝王才臣送北果》等詩文。對於王子俊的詩和文,楊萬里給予了高度評價:“《史論》有遷、固之風,古文有韓、柳之則,詩句有蘇、黃之味。至於四六踵六一、東坡之步武,超然絕塵,自汪彥章、孫仲益諸公而下不論也。”可見他的才學的確很出眾,吟詩作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對於楊萬里的評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點評說:“其推之甚至。今其他文已湮沒不傳,無由證所評之確否。但就此一卷而論,其典雅流麗,亦復斐然可觀。故朱彝尊亦謂其由中而發,漸近自然,無組織之跡。”

朱熹與王子俊也有很多交遊,不僅勉勵他“以博取約守之功”,吟作了《答王才臣書》等唱和詩,而且在王子俊書齋小住時,特意題寫“格齋”兩個大字相贈。他在《答王才臣》信中又稱:“若得會面,彼此傾倒,以判所疑,何幸如之。未間千萬,及時專力,使有個端的用心處,庶幾合併之日,有可討論也。子直詩甚佳,南容之篇,尤有餘味,已輒為題其後,因書幸以報之也。”“傾倒”是傾吐、暢談之意,可見朱熹對其文學才能極為欣賞。楊方,字子直,號淡軒老叟,南宋名儒,長汀進士,1195年任吉州知州,官至廣西提刑,他曾赴王子俊家鄉遊覽,吟作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一詩,朱熹讀而喜之,收錄於《晦庵集》卷84中,為《全宋詩》失收之佚詩。此外,王子俊與陸游、魏了翁等人也多有交遊,如陸游曾作《寄題王才臣山居》等。

宋紹熙年間(1190—1194),王子俊在家鄉創建書院,因書院地處南山之麓,到處是松樹,山風吹過,松濤陣陣,故取名山松書院。書院正中為振古堂,左邊為莊敬日強齋,右邊為格齋。隨著時間的流逝,書院旁邊長成三棵老松樹,後人又將書院稱為三松書院,王子俊也被稱為三松先生。如元延祐丁巳年(1317)秋,時任江西儒學提舉後官至翰林學士的滕斌為《花園王氏族譜》作序稱:“吾舊見益國、誠齋語錄間,多稱王三松文章學問,想見二公‘畏友’往從,須溪又得《史論》讀之,甚快。恨先生不同時,蓋亦顧焉。”

縱覽相關史書,均說王子俊是“南山隱居”,花園村地處南嶺地域,方圓十餘里均為丘陵地帶,那么楓江鎮內哪座山名為“南山”呢?據考證,南山便是花園村臨近贛江之山。明代狀元羅洪先曾為元代文學家劉詵的《劉桂隱文集》作序,說他“世出南嶺”,而劉詵的家鄉是楓江鎮倉下村,由此可知,“南嶺”“南山”均是指楓江鎮東南臨近贛江之山。另據《江西通志·山川》卷9載:“南山在吉水縣北六十里。山阿數石屹立,號石人峰,下有宋儒王子俊振古堂。相近為望符山,世傳旌陽令許遜於此望符。”望符山東臨贛江,西依楓江花園村,與隴洲村相臨,其南面之山,便是南山。

而王子俊的故居,應是在花園村南山附近某小山嶺旁。理由為:對於王子俊家鄉之南山,詩人楊萬里、周必大、朱熹、陸游、魏了翁、楊方等人都去遊覽過,不少人還會在王子俊家小住一段時間,楊萬里所作的《夜宿王才臣齋中,睡覺間風雪大作》便是例證。楊萬里、周必大、魏了翁等詩壇名士均曾為其家鄉六景——格齋、南谷、松庵、腴亭、竹亭、莊敬日強齋分別作《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王才臣子俊求園中六詩》《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如楊萬里作《南谷》詩曰:

我生本南溪,我長寓南谷。

是子底無良,奪我谷中菊。

魏了翁作《南谷》詩曰:

我行半天下,夢不到南谷。

健讀諸老詩,劃見真面目。

據《花園王氏族譜》載,王子俊“葬五十五都白沙書院山後”,《江西通志·邱墓》卷110也載:“隱士王子俊墓,在吉水白沙山。”白沙即今金灘鎮白鷺村,距楓江鎮花園村十餘里。該村臨近贛江,古代有白沙渡,楊萬里等詩人多有題詠,白沙山即白鷺村後之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