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奮賡

1988年,王奮賡在緊張的訓練間隙,開始動筆寫作《和諧論》。 王奮賡說,他最幸福的,就是一個困擾多日的難題得以破解。 沒有了職業“拖累”,王奮賡進入了“坐家”境界,《和諧論》占據了他的全部心思。

王奮賡潛心著出六十萬字哲學專著
亞心網訊(記者鄭義源報導)近日,洋洋灑灑60萬字的哲學專著《和諧論》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出版。著作人王奮賡是一名復員軍人。他用了21年時間將這部哲學巨著寫出來,幾乎耗去了他所有的青春時光。
王奮賡對他這本哲學專著飽含著深深的熱愛,他說:“這本《和諧論》可操作性極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能幫助我們辨明前進的方向,對現實生活有著實際的指導意義,是我們實現人生目標和價值的精神需要。”
打開這本厚重的哲學專著,讀者會進入一個奇妙的哲學空間,王奮賡試圖通過《和諧論》來闡述變化萬千的宇宙相對統一、平衡和和諧的過程。
王奮賡提起這些年來的艱辛,笑容中略帶一絲苦澀。
早在26年前,王奮賡在長沙上軍校時,就顯現出了他的哲學天賦,他學的是指揮專業,在所學的30多門課程里,他惟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特別感興趣。他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人與人的性格迥異,所謂人們的“命運”也截然不同,為什麼有的人活著是種痛苦,為什麼有的人活著卻很幸福。他在揣摩,河裡的鵝卵石無梭無角,八面玲瓏,就不容易受到洶湧的河水的衝擊,他在琢磨月亮的盈虧規律,對圓這一哲學命題如同著了魔似的,就這樣,他開始了潛心研究。
到新疆軍區某部入伍後,25歲那年,即1988年,他開始動筆寫《和諧論》。他寫作的動因緣於一直坎坷的命運,那時,他已在排長一職上幹了整整5年,他說,原地踏步這一現象在部隊上是令人驚異的,一般情形下,軍官三年一提職,但他卻遲遲得不到賞識和提拔,與其鬱悶,不如鑽研哲學。他潛心研究和諧論這一行為,連他周圍的人都不理解,甚至有人認為他在故弄玄虛,有人說他孤芳自賞,連他的妻子也曾和他鬧過彆扭。她認為,哲學既不當吃,又不當喝,一怒之下,她曾經負氣將王奮賡寫滿字跡的硬皮本重重摔在地上。可王奮賡很固執,別人越是反對他,他對和諧論產生的濃厚興趣越是與日俱增。
1999年,他從營職軍官復員後,生活在烏魯木齊市幸福路一帶。他憑藉多年生活的積累,用哲學的方法思考問題,意識超前地蓋起了一棟自建樓,出租了多間房屋,靠收租金生活得很殷實。妻子也理解了丈夫的追求,不再阻止他的研究,並鼓勵他購置了電腦,來撰寫文稿,兒子也抽空幫助他打字。當首印的2000冊書問世時,他如釋重負,儘管為出書,他自費了5萬元。
在這本艱深的專著中,王奮賡認為其中的要旨在第三章第一節中的超圓的三定性法則,即正定性法則、反定性性法則、介定性法則。他說,哲學的好處在於,當你遇到挫折時能想通,在遇到困難時,能扛起來,這就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一點作用。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2日電 (郭詠) 現年47歲的退伍軍人王奮賡,儘管只有大專學歷,人生多數時間在軍營中度過,然而一直潛心鑽研哲學,21年來筆耕不輟,終於著成60萬字哲學作品《和諧論》,在當地化為美談。
地窩子里走出的“哲人”
1985年9月,從軍校畢業後,王奮賡走進了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工兵營。 “訓練很苦,讀書學習都是擠時間。走出校門後,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的落差,讓我時常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王奮賡對哲學命題的思考尤其是對“和諧”命題感興趣,緣於他對月亮的好奇、對球體的感悟。
1988年,王奮賡在緊張的訓練間隙,開始動筆寫作《和諧論》。
王奮賡所在部隊在擔負戰備值班任務的同時,還肩負著支援地方建設的任務。在支援地方輸油管道建設的施工中,部隊在施工點附近開挖了地窩子。官兵們工余時間就在地窩子裡學習生活。王奮賡要寫出哲學專著的豪情,如一粒粒有了水和溫度的黃豆,在地窩子裡無聲無息地生長著。
王奮賡說,他最幸福的,就是一個困擾多日的難題得以破解。行軍中,他大都在構思專著章節和論證學術命題。
王奮賡說:“學術研究是孤獨的,尤其是並不吃香的哲學。不理解的人都說我痴了。”
從過去聊到現在,王奮賡把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和諧論》上。從這本60萬字、492頁的專著中,記者分明看到了人到中年的王奮賡對學術的痴迷。“咋能想到,這一寫就是21年,從青年到中年、從軍營到轉業地方,仿佛生命只是為此而運轉,甚至連吃飯都不重要了。這部專著承載了我的全部青春吶。”
家務統統交給“賢內助”
提起《和諧論》,王奮賡的愛人王美榮心中五味雜陳:“老王痴迷寫書,連醬油都不知道在哪兒買。家裡的事,他這21年來沒操一點心。”王美榮的目光落在了王奮賡已漸白的鬢角上,心疼地用手拂去丈夫衣領上的灰塵。給記者遞過來厚實的《和諧論》,王美榮眼圈紅了,“這部書出版了,老王的心血沒有白費,我們一家人的心血沒有白費。”
王美榮性格好強,當軍嫂的熱乎勁還沒過,王奮賡就開始動筆著述了,“那時家中還沒有電腦,書稿都是寫在紙上,家裡幾乎每片紙上都有老王寫的字”。
1999年底,王奮賡轉業後,定居烏魯木齊。
沒有了職業“拖累”,王奮賡進入了“坐家”境界,《和諧論》占據了他的全部心思。等到草稿匯總,60萬字,能裝半麻袋,手謄一遍就用了4個月時間。
兒子“客串”打字員
書稿要送出版社,必須出一套列印稿,王奮賡和王美榮猶豫再三,最後咬咬牙,花800多元錢在烏魯木齊市紅旗路電腦商城買了一台二手486電腦和一台針式印表機。
“這台486電腦可把老王害苦了——他打字速度本來就慢,486電腦又老舊,有時候輸入文字還會莫名其妙地丟失。”王美榮說。
王奮賡回憶說,一次朋友來家裡幫忙,不知道怎么搞的,將已經輸入電腦里的將近一半的文字給搞丟了,“我當時都快急瘋了。出版社催著要書稿,沒辦法,還得從頭再打一遍。最慘的還不是這一次,今年初,我已經和出版社簽定了出書契約,一月份就要出《和諧論》的完整電子版,而當時我的手中只有一部列印的《和諧論》書稿。那台486電腦里雖有一部分內容,但是沒有隨身碟接口,取不出來。”
無奈至下次,王奮賡和王美榮夫妻倆專門買了一台掃瞄器,掃描那部列印的書稿,可是掃描出來的全是亂碼。這下可把夫妻倆急壞了,甚至想到了僱人打字。可是一打聽,60萬字的書稿列印費要6000多元。而按千字一元錢計費,根本沒人乾。
“一個從內地來新疆打工的小伙子答應幫忙,可是只打了兩天的字,連錢也不要就說什麼也不幹了。”王美榮回憶這段經歷時直搖頭,“普通人平均一小時可打1000字左右,一天8小時不停手,最多打10000字,60萬字要全神貫注地坐在電腦前打兩個月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