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勝

王傳勝

王傳勝,男,漢族,1957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無機化學專家,瀋陽化工大學教授,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遼寧省無機分子基化學重點實驗室配位化學研究室主任。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原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工作,1997年調入瀋陽化工大學套用化學學院無機化學教研室,從事無機化學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小分子有機凝膠、膠體化學及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工作,2013年在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瀋陽化工大學教授

姓 名 王傳勝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7年12月
文化程度 學士
職 稱 教授
※ 教學情況
1、主講課程
[1].《無機化學》
[2].《無機與分析化學
[3].《化學元素髮現簡史》
2、實踐性教學
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無機化學實驗
※ 學術研究
1、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科研教學立項及成果
[1].自組裝有機原位注射植入凝膠長效傳遞系統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鈀:鋇配位超分子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鈀(Ⅱ)的新型抗腫瘤配合物及其與DNA作用研究
[4].氧化矽、氟矽酸鈉和木糖的製備
[5].攀枝花鋼廠含鈦高爐渣選擇性析出鈦酸鈣過程中高溫物相變化的研究
2、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1]. Gelation mechanism and microstructure of organogels formed with L-Valine dihydrazide derivative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ects 2011 (384).
[2].Self-assembly and Mechanism of L-Alanine-based Dihydrazide Derivative as Excellent Gelator of Organic Solvents, Bull. Korean Chem. Soc. 2011, 32 (4).
[3].Organogels Formed by L-Phenylalanine dihydrazide derivatives with different Alkyl Chain Length,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012, 86 (1).
[4].Synthesis,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ree- Dimensional Gd(Ⅲ), Eu(Ⅲ) Coordination Polymers Via in situ decarboxylation,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9, 25 (5).
[5].[Ni(qina)2 (H2O)2·2DMSO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及其催化性能,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9, 30 (5).
[6].單鏈型L-苯丙氨酸衍生物凝膠因子及體外釋放的研究,瀋陽化工學院學報,Vol 23,No.2
3、獲獎
[1].Gd(III),Eu(III),Ni配合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能研究, 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三等獎,2010.6
[2].第六屆挑戰杯遼寧省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遼寧省一等獎,2010.3
[3].無機化學多媒體課件,遼寧省第十屆教育軟體大賽三等獎,2009.9
[4].堅持六個方向,建設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無機化學省級精品課程,瀋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9.1
[5].無機化學,遼寧省普通高校精品課程,2008.8
[6].基礎化學,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3
[7]. 基礎化學,第八屆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一等獎,2007.1
[8].無機與分析化學,瀋陽化工學院優秀課程,2008.6
[9].無機化學課程名師, 瀋陽化工學院課程名師 2007.12
[10].鈀:鋇配位超分子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遼寧省教育廳科研成果2006.6
[11].鈀(Ⅱ)的新型抗腫瘤配合物及其與DNA作用研究 遼寧省教育廳科研成果2002.9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個人簡況

男,1965年1月出生,1985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地理系,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
1、資源評價與利用
2、城市與區域規劃
3、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術成就

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國家民委等有關部委的各類研究課題20餘項,出版著作和發表論文30多篇。

代表性學術著作

生態經濟區劃研究——以西北6省為例,生態學報,2005,第7期。
基於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中國欠發達地區類型劃分和發展模式研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第1期。
內蒙沿黃地區水資源利用矛盾的主要動因與緩解對策,自然資源學報,2002年第5期。
長江中下游岸線資源的特徵及其開發利用,地理學報,2002年6期。
長江金沙江段生態屏障建設的功能區劃研究.山地學報,2007年第3期。
長江中下游岸線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資源科學,1999年第6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環境保護,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第3期。
長江上游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科技導報,1999年第6期。
長江中下游幹流港群空間結構的演化特徵,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0年第3期。
我國民族城市的職能分類初探,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