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蝕病

玉米全蝕病

玉米全蝕病為玉米土傳病害,苗期染病時症狀不明顯,抽穗灌漿期地上部開始出現症狀,初葉尖、葉緣變黃,逐漸向葉基和中脈擴展,後葉片自下而上變為黃褐色。嚴重時莖桿鬆軟,根系呈褐色腐爛,鬚根和根毛明顯減少,易折斷倒伏。7、8月土壤濕度大時,根系易腐爛,病株早衰,影響灌漿,導致千粒重下降,嚴重影響玉米生產。病苗屬子囊菌,存活於土壤病殘體內,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

玉米全蝕病玉米全蝕病
玉米全蝕病玉米全蝕病

症狀

該病是近年遼寧山東等省新發現的玉米根部土傳病害。苗期染病地上部症狀不明顯,間苗時可見種子根上出現長橢圓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漿期地上部開始顯症,初葉尖、葉緣變黃,逐漸向葉基和中脈擴展,後葉片自下而上變為黃褐色枯死。嚴重時莖稈鬆軟,根系呈栗褐色腐爛,鬚根和根毛明顯減少,易折斷倒伏。7、8月土壤濕度大根系易腐爛,病株早衰20多天。影響灌漿,乾粒重下降,嚴重威脅玉米生產。收穫後菌絲在根組織內繼續擴展,致根皮變黑髮亮,並向根基延伸,呈黑腳或黑膏藥狀,剝開莖基,表皮內側有小點,即病菌子囊殼。

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et Zhu稱禾頂囊殼玉米變種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graminis Trans.稱禾頂囊殼菌水稻變種在玉米上的一個生理小種。均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組織在PDA培養基上,生出灰色絨毛狀纖細菌絲,沿基底生長,後漸變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經誘發可產生簡單的附著枝,似菌絲狀,無色透明;另一種為扁球形,似球拍狀,有柄,淺褐色,表面略具皺紋。玉米全蝕病菌玉米變種在自然條件下於莖基節內側產生大量子囊殼。子囊殼黑褐色梨形,直徑200—450um,子囊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呈束狀排列。子囊孢子線形,無色。在PDA培養基上25℃培養,菌絲白色絨毛狀,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後期形成黑色菌絲束和菌絲結。菌絲有2種,一種無色,較纖細,是侵染菌絲;另一種暗褐色,較粗壯,在寄主組織表皮上匍匐生長稱為匍匐菌絲。菌絲呈銳角狀分枝,分枝處主枝和側枝各生l隔膜,連結成“A”字形。苗期接種對玉米致病力最強;也能侵染高粱、穀子、小麥、大麥、水稻等,不侵染大豆花生。該菌在5—30℃均能生長,最適溫為25℃,最適pH6。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是較嚴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組織內於土壤中越冬。染病根茬上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罹病根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從苗期種子根系侵入,後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變色壞死或腐爛,為害整個生育期。該菌在根繫上活動受土壤濕度影響,5、6月份病菌擴展不快,7—8月份氣溫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擴展。沙壤土發病重於壤土,窪地重於平地,平地重於坡地。施用有機肥多的發病輕。7—9月高溫多雨發病重。品種間感病程度差異明顯。丹玉13號、魯玉10號、自交系M017較感病。

防治方法

主要靠綜合防治。(1)選用適合當地的抗病品種 如遼寧的沈單7號、丹玉14、旅豐l號、鐵單8號、復單2號,山東的掖單2號、掖單4號、掖單13號均較抗病,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適期按要求播種。;同時改善耕作制度。與豆類、薯類、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實行大面積輪作;適期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前翻耕滅茬,發病地區或田塊的根茬要及時燒毀,減少菌源。(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2500kg,併合理追施速效肥。孕穗期要噴施壯穗靈,可強化農作物生理機能,提高授粉、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3)收穫後及時翻耕滅茬,發病地區或田塊的根茬要及時燒毀,減少菌源。(4)與豆類、薯類、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實行大面積輪作。(5)適期播種,提高播種質量。(6)穴施3%三唆酮或三唑醇複方顆粒劑,每667m21.5kg。此外可用含多菌靈、呋喃丹的玉米種衣劑1:50包衣,對該病也有一定防效,且對幼苗有刺激生長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