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症狀
春麥區流行頻率高。是小麥全生育期典型的多階段性病害,從幼苗到抽穗結實期均有發生。幼苗期引致芽腐和苗枯,成株期引致葉片早枯和穗腐、根腐、莖基腐、葉斑、黑胚粒、籽粒秕瘦等。其中成株期葉斑發生最普遍,為害最重。芽腐、苗枯染病重的種子不能發芽或剛萌芽就變褐腐爛不能出土。發病輕的可萌發出土但胚芽鞘或其他地下部分發病,多在冬前死掉或產生弱苗。根腐、莖基腐在苗期的胚芽鞘、地下莖或幼根上出現褐色病變、局部組織腐爛或壞死,常致地下莖基近分櫱節處出現褐色病斑,近地面的葉鞘生褐色梭形斑痕,大小3~5×1~3(mm),一般不深達莖節內部。常致幼苗發黃,田間出現一片片淺綠至淺黃色,病苗矮小、稀疏、葉直立。成株期下部1~2葉時葉尖枯焦1~2cm,根部發育不良,次生根少,種子根、莖基表面具褐點,可深達內部,病部腐死,嚴重的次生根根尖或中部也褐變腐爛、分櫱枯死或生育中後期部分或全株完全死亡。葉斑秋苗期或早春染病在近地面葉片上產生很多橢圓形、淺褐色至褐色小斑,大小1至幾mm。拔節後至成株期顯症,產生典型的淺褐色、橢圓形至梭形病斑,大小1~3×0.5~1(cm),周圍多具黃色暈圈,病斑中間枯黃色,其上常生長鏈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或其它第二寄生物,外圍淡褐色,其上可見麥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擴展快時,病斑融合形成大斑,致葉片部分或全葉乾枯。此外有些品種葉上可產生橢圓形深褐色小斑,長約1cm。穗腐、黑胚粒穗期染病,在穎殼或穗軸上產生褐色病變,病斑多時常致大部分穎殼或穗軸變褐,嚴重的引致半穗或全穗枯死。病穎上菌絲侵染種子後,胚部變為深褐色,出現黑胚粒,種子瘦秕。
形態特徵
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ex Sorok.)Shoem.稱麥根腐平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名Helminthosporium sorokinianum、H.sativum、Drechslera sorokiniana。有性態為Cochliobolus sativus(Ito&Kurib.)Dreehsler ex Dastur稱麥根腐旋孢腔菌。無性態分生孢子梗生於葉兩面,正面居多,2~5根叢生或單生,直立,直或呈屈膝狀彎曲或扭曲,淺褐色或暗褐色,基部膨大,大小250×4.5~8(um)。分生孢子廣梭形或橢圓形,略彎,暗橄欖褐色,具離壁隔膜3~12個,多為6~10個,大小40~120×17~28(um),長多為60~100um,臍部明顯,端平截。有性態假囊殼,直徑530um;子囊棒狀,每個子囊含子囊孢子1~8個或4~8個,大小110~230×30~45(um);子囊孢子無色至淺褐色,細長,有分隔6~13個,大小160~360×6~9(um)。
病原菌
在自然條件下很少產生。菌絲生長溫限4~37℃,分生孢子萌發溫限3~39℃,適溫22℃,pH2.2~12.4範圍內,生長的pH範圍為2.7~10.3。該菌除侵染小麥外,還可侵染大麥、燕麥、黑麥、冰草、高粱、狗尾草、看麥娘等數十種禾本科植物。此外,1989年白金鎧等在東北春麥上發現麥長蠕孢菌新種Drechslera triticicola Pai、Zhang et Zhu稱內臍長蠕孢也可引起小麥根腐病。該菌中國山東麥區分布也較普遍,賈廷群等分離14批2584塊病組織,蠕孢菌占19%,其中平臍蠕孢菌占蠕孢菌分離總數的77%,內臍長蠕孢菌占23%。該菌孢子圓筒形,壁薄隔晰,與平臍蠕孢菌比較產孢量較少,生長速度稍慢,致病性略弱。也可侵染大麥、玉米、穀子等引起根腐病。此外,在小麥上寄生或腐生的真菌還有Bipolaris triticicola Sivanesan稱小麥離蠕孢。偶生於小麥上的還有Drechslera avenacea(Curtis ex Cooks)稱燕麥德氏霉、D.gramineaShoem.稱禾德氏霉、D.bicolor(Mitra)Subram.&Jani稱雙色德氏霉等,引致小麥葉斑病。在自然界蠕孢菌常與其他真菌混合侵染,引起小麥葉斑。常因菌的種類組合或所占比例不同使症狀複雜多變。如陝西關中地區常有雪黴菌、鐮刀菌、鏈格孢、枝孢、小麥附球霉等。前兩種是寄生菌,其餘為第二寄生物,多寄生在其它病原引致的病斑上,有的只能侵染衰老或生活力差的寄主組織。
傳播途徑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種子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經胚芽鞘或幼根侵入,引起地下莖或次生根或莖基部葉鞘等部位發病。帶菌種子是苗期葉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寄主病殘體徹底分解腐爛之後,病原菌也就失去了侵染能力,小麥拔節後至成株期,根腐繼續擴展的同時,葉斑病也從下向上不斷擴展,地面上的病殘體和植株病部不斷產生大量病菌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該病潛育期僅幾天至七天,菌量積累速度快,達到流行臨界菌量早,氣溫18~25℃,相對濕度100%,功能葉片和麥穗就大量染病或流行成災。此外栽培措施對該病發生也有直接影響。生產上春麥遲播或冬麥早播苗期易發病,種植過密發病重。在田間管理上凡能減少病殘體落入田間的機會或促進土壤中病殘體儘快腐爛(如深翻,中耕、施肥、澆水等)的措施均利於土壤中病原菌減少,則發病輕、這些措施對小麥生長發育有利,又可增強抗病力,從而減輕發病。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
該病系全生育期病害,穗期葉斑和穗腐是防治的關鍵。千方百計減少田間菌源,降低病菌積累速度,保護成株功能葉片,可有效地防治本病。
(1)農業防治提倡輪作以減少土壤中菌量,秋翻滅茬,加強夏秋兩季田間管理,加快土壤中病殘體分解;選用無病種子,適時適量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減輕苗期發病。
(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
(3)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冬小麥抗(耐)病品種有:豫麥21號、鄭州8915、西農88號、西農881、秦麥12號、西農1376。
(4)藥劑防治
①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2%~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或33%紋霉淨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拌種,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按種子重量0.1%~0.3%拌種。小麥用三唑酮拌種影響小麥出苗嚴重的地區或品種,提倡用三唑酮與增產菌混用拌種可消除三唑酮對小麥出苗影響,用量每100kg麥種用三唑酮按種子量有效成分0.02%~0.03%,增產菌40~60g,增產菌代謝產生的生理活性物質中,含有類似於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成分,可解除三唑酮對赤黴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促進種子萌發。
②用50%退菌特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浸種24~36小時,防效80%以上。
③成株期當初穗期小麥中下部葉片發病重,且多雨時,噴灑70%代森錳鋅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或15%三唑醇(羥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2000~4000倍液,能有效地控制整個生育期該病的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