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涵堂

玉涵堂

玉涵堂即吳一鵬故居,俗稱閣老廳,位於閶門外廣濟路東楊安浜16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吳一鵬(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累官至大學士,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故居現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臨小河(其西段已填塞),東近通關橋,過橋即山塘街。其正路偏東,第一、二進為樓,第四、五進是與兩廂連通的走馬樓。第三進主廳即"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東西兩山牆貼磚細牆裙,青石鼓墩柱礎,軒敞古樸,尚屬明代遺構。除主廳外,均為清代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玉涵堂 玉涵堂

玉涵堂位於蘇州閶門外的廣濟路上。它為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的故居,歷

玉涵堂 玉涵堂

史悠久,是蘇州最大的古建築群。該古建築分為三路五進,匯集了中國的各種房間的形態,廳、堂、樓、閣、齋等等。玉涵堂為吳一鵬故居的主廳。玉涵堂的建築特色明顯,它的雕樑畫棟,無一不顯示出了明代的文化和藝術特色。 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玉涵堂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美譽

在長時間的無人管理狀態下,玉涵堂變得破敗不堪。蘇州市政府決定發展旅遊事業,把玉涵堂列入了首個重修對象,五百多名建築工人、能工巧匠開始了玉涵堂的重修工作。他們給玉涵堂注入了現代藝術理念,使它在古典風格上又加入了時尚元素,使玉涵堂再次散發出了生機。重修後的玉涵堂受到了很多遊客的歡迎,並且獲得了“山塘高級會所”的美譽,成為了蘇州乃至全中國的著名景區。

新貌

修葺後的吳一鵬故居 建築群落為四路五進。除主廳玉涵堂為明代遺構,其餘都是清代及民國年間的建築。

東路建築為桃花塢木刻年畫工作室。這裡不僅全面展示了發源於山塘,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的桃花塢木刻年畫,而且還全過程演示了此畫製作的複雜的過程。

中路建築為吳一鵬宅邸的主廳――玉涵堂的所在地。玉涵堂是蘇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築,其名取“君子於玉比德”之意,把玉比喻為修身的道德標準,體現了主人崇高的道德準則。玉涵堂建築高大宏敞,它面闊三間,進深九架屋(前面一架廊屋不計在內),扁作梁架,前為翻軒,柱礎為雕花青石鼓墩,牆身勒腳處為波浪紋雕花磚,建築風格極為大氣。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參觀了玉涵堂後,對此極為欣賞,欣然寫下了“文物化新,玉涵於堂”的題詞。

西二路建築的山塘人文風情館堪稱對古老山塘作了準確的複製。該館分為山塘管窺、市井民風、風雅書香、官宦世家、商賈鱗集和紅袖鬢影六大部分,以富有文化氣息和歷史氛圍的形式為主調,運用具有現代思維的布展技巧和高科技幻影成像手段真實地再現了山塘1700的歷史變遷和人文風情。館中的圖片、實物無一不彌足珍貴,特別是耗資百萬之巨的國內規模最大的“幻影成像”,展示方式奇特、故事情節奇趣,讓人在短短的8分鐘時間裡就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神州第一街”喧囂和繁華。

建築群的西二路原為蘇繡頂級大師任嘒閒先生的刺繡工作室,是山塘保護性修復工程的資料陳列室。

吳一鵬故居分為東西兩部分,整座住宅搜羅了中國古建豐富多彩的各式類型:廳、堂、樓、閣、齋等。作為主廳的玉涵堂面闊16米,進深六檁14米,東西兩山牆為甘蔗脊,牆面貼磚細,牆裙青石鼓墩,軒敞古樸。但該古建歷經數百年後,一直處於無人管理的清冷狀態。部分危險構架曾被拆除,在古宅的茶廳倒閉後,整座建築群更是傷痕累累,危機四伏。蘇州市把修復玉涵堂作為政府2003年的實事工程,在修復與部分重建的規模工程量來說,是解放後蘇州歷史上少見的。

玉涵堂修復工程有多家古建單位競標,其中以“香山幫”傳人,匠師世家的太湖古建築有限公司中標,該公司總經理薛林根曾為日本長崎建造過蘇州園林,被評為當時的優秀工程;總工程師薛福鑫是紐約“明軒”的建造者之一,該建築也是中國首次出口到美國的蘇州園林模式的範本。為保質保量完成搶修任務,施工中投入大木三個隊,雕刻三個隊,磚細二個隊,水作四個隊,合計500餘人日夜施工,奮戰工地。在修復玉涵堂過程中,用材尺度和建築比例精當,所用木材均採用精選杉木,而製作工藝上本著修舊如舊的理念,施工時全力保持“工整柔和、淡雅明快,簡潔利落”的明代建築風格。就連每一處雕縷的花卉圖案,都精細操刀,使之栩栩如生。造園大師薛福鑫根據史料記載,以傳統造園手法,利用古宅基地西北角一處廢棄的庫場重造真趣園,梅林春曉、玉溪風荷、金秋待月、疏影亭等景點錯落有致。

修復完畢的玉涵堂經過專業藝術院校的重新規劃布置,融入了許多現代審美意識。同時,由於現代化裝修行為可能對古建築本身造成破壞,施工時十分謹慎,小到一根釘子都不使用。整體建築被分作幾個不同的展示區來表現吳地風貌。有陳列老山塘微縮景觀、歷史資料和舊物實樣的山塘人文風情館,有任慧閒蘇繡精品展覽室,有鄉土氣息濃郁的桃花塢木刻年畫館等等。還有中華第一澄泥硯,它有六個多平方米,在上面擺桌酒席都綽綽有餘,旁邊還有金柱旁懸掛的如椽巨筆。

玉涵堂樓上的“西洋景”很受遊客的歡迎,這裡定時放映著中國最大的幻影成像片。片子裡古代七里山塘河街並鄰商賈雲集的市井風貌栩栩如生,脆生生叫賣聲,弦索叮咚的彈詞,委婉動聽的吳音細語。主廳玉涵堂的裝飾布置很有藝術,傳統的文化理念,用現代藝術符號進行詮釋,表現手段和裝潢風格明朗簡潔。這裡被定位成舉辦重要會議和商務活動的場所,有人稱其為“山塘高級會所”。貝聿銘、李政道參觀過整修一新的玉涵堂之後都讚不絕口。並且,玉涵堂已加入岡州會館餐飲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繼岡州會館以後的又一高級餐飲會所。

結構

設計特色

玉涵堂的設計符合明代特色

建築面積達5千平方米的玉涵堂是明代大學士吳一鵬的故居,俗稱閣老廳,位於閶門外廣濟路東楊安浜16號。吳一鵬(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累官至大學士,出為南京吏部尚書。吳一鵬故居現有房屋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築共有5進,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第三進主廳即為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14米,如此大體量的明式建築在蘇州的古建築中極為少見。

建造

玉涵堂 玉涵堂

楓拱上的梁托、山脊部分的山霧雲等處的明式雕刻簡潔圓潤,就連每一個梁下雕刻的花卉、圈草等圖案也極為精細。整個玉涵堂建築面積近5000平方米,他在保持原有風貌的基礎上,突出山貴有詠、水貴有源的文學意蘊,做到不僅“形似”,更要“神似”。根據其地形地貌的特點,辟出春、夏、秋、冬四個景區。四時風景,各有其妙,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故居現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臨小河(其西段已填塞),東近通關橋,過橋即山塘街。其正路偏東,第一、二進為樓,第四、五進是與兩廂連通的走馬樓。第三進主廳即“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東西兩山牆貼磚細牆裙,青石鼓墩柱礎,軒敞古樸,尚屬明代遺構。除主廳外,均為清代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