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觀贈高道士

玉泉觀贈高道士 張方平(公元1007年——1091年),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溢“文定”,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時年27歲的張方平中茂才異等科,任江蘇崑山知縣,後歷任知諫院、知制誥、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宰相)等。

文章概況

玉泉觀贈高道士
《玉泉觀贈高道士》 宋·張方平

古屋氣象冷,蒼崖煙翠中。 龍歸半天雨,虎嘯一岩風。
露後芝房紫,霜余柏實紅。 終期把藜杖,來伴白雲翁。

作者簡介

張方平(公元1007年——1091年),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溢“文定”,今河南商丘人。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時年27歲的張方平中茂才異等科,任江蘇崑山知縣,後歷任知諫院、知制誥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宰相)等。鎮守兩蜀時認識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深表器重,並積極舉薦蘇家父子,後因蘇軾“烏台詩案”而受牽連,但仍能不顧個人安危,奏章論救,後為蘇軾終身所尊重。張方平性格豪邁剛正,立朝無所阿附,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早年與范仲淹、歐陽修等人立場不同,但他為人多識見,有氣量,且文采出眾,詩酒豪邁。元佑六年逝,年八十五,遺有《樂全集》四十卷。蘇軾《東坡全集》中有近萬字介紹張方平生平的墓志銘,可見蘇軾對其熟知及敬仰程度。

文章詳解

根據《張文定公墓志銘》記載,張方平曾兩次到秦州任職。第一次到秦州大約是在宋仁宗嘉佑九年之前的三五年中,即公元1064年的前幾年。這時的張方平年齡已逾50歲,以工部尚書帥秦州,防衛吐蕃與西夏侵襲。當時的秦州城是經歷戰事後的短暫和平。秦州作為北宋西北邊境口岸,其榷場已開通,沿渭河等河谷的采木務將大批木料順渭河、黃河運往沿線州府直至汴京。而此時的張方平也剛剛經歷了一場其部將間不和的內部矛盾紛爭,同時也經受著與王安石等朝中改革派政見不和這樣一場政治風波。在這樣一種境遇下,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日子裡,他拋開一身繁雜的公務來到了城北玉泉觀。張方平第二次來秦州的具體時間現已無從考起,但作為在政治上起伏不定,歷經三朝的老人,其詩之滄桑,心之飄然,是可以想像與理解的。而這首詩應是其在這兩次秦州任職期間寫成的。

首先從標題上講,“玉泉觀贈高道士”啟示我們在宋仁宗時期,玉泉觀名稱已存在。根據道教發展史分析,在唐代玉泉觀被稱為“北山觀”(見呂洞賓詩),在宋真宗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詔天下各州置天慶觀,其後近三四十年中被稱之為“天慶觀”,而後在宋仁宗嘉佑年間已變成“玉泉觀”。這使“玉泉觀”稱法,從碑文記載的元代初期提前到北宋中期,時間推進了近兩百年。其次從詩作寫景內容上講,當時的玉泉觀已經有“古屋、芝房、柏實”,其實這就是當時的古老殿字、道院和古柏。這一景觀特徵對研究宋代時的玉泉觀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如果按玉泉觀創建於唐代早期的時間考證的話,從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至北宋仁宗年間(公元1064年)間已有近400年歷史,殿宇、樹木都應該稱得上“古”了。再者從詩中可見殿宇建築並未敗落,只是到了南宋末年時玉泉觀才遭到巨大破壞。在《秦州志》南宋時大事記中,秦州十年九戰,特別是玉泉觀地處城北要塞之處,屢遭戰火損毀也就不足為奇了。再者,從詩作的意境上講,作者用“龍行雨,虎行風”的道教教義來解釋自然現象的思想與自己感悟人生的觀點結合了起來,才有了“終期把藜杖,來伴白雲翁”這樣一句超脫塵世的詩句,這也是這首詩的核心詩句。最後,再來分析這位“高道士”,他作為張方平拜訪並贈詩的道士,肯定是當時在玉泉觀內具有一定修養和地位的人,或者說是一位得道的道長,並且是張方平稱的“白雲翁”,是一位年長道士(年齡至少在60歲以上)。而“白雲”有可能是他的號,“高”有可能是他的姓,也有可能指他的修行高,這些都值得再深入的去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