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乙卯吳興寒食

作品信息

【名稱】《玉樓春·乙卯吳興寒食》

【年代】北宋

【作者】張先

【體裁】

作品原文

玉樓春·乙卯吳興寒食①龍頭舴艋吳兒競②,筍柱鞦韆游女並③。芳洲抬翠暮忘歸④,秀野踏青來不定⑤。行雲去後遙山暝⑥,已放笙歌池院靜⑦。中庭月色正清明⑧,無數楊花過無影⑨。

作品注釋

①乙卯:宋神宗趙頊熙寧八年(1075年)。寒食:即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是上墳祭祖和春遊的日子。

②龍頭舴艋:指江南水鄉一種常見的修飾龍頭體形扁窄的輕便小龍舟。吳兒:吳地的青少年。吳興古屬於吳國。競:指划龍舟競賽。古代清明、寒食有玩龍舟的習慣。

③筍柱鞦韆:指竹製的千秋架。游女並:游女雙雙對對盪鞦韆。

④芳洲:水邊長有花草的地方。拾翠:原指採拾翠鳥的羽毛,此處指採拾花草。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後來泛指婦女水邊野外遊春之事。暮忘歸:謂貪戀景色,天黑了還不記得回家。

⑤秀野踏青來不定:郊野風光秀麗,踏春的人們來往不斷。踏青:城裡人到了春天往郊外遊覽。吳融《閒居有作》詩:“踏青提上煙多綠,拾翠江邊月更明。”

⑥行云:流動的雲彩。遙山:遠處的山。瞑:昏暗。

⑦已放笙歌池院靜:音樂停止了,遊人也散去了,花園裡顯得很清靜。放:停下。笙:管樂器名稱。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

⑧中庭:院子裡。清明:形容月色清白明亮。

⑨楊花:柳花,柳絮。過:飄過去。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鄉居吳興時的作品。此時,作者已經八十六歲高齡了,但詞里卻表現出了他喜愛白天遊春的熱鬧場面,同時也欣賞夜裡歌闌人散後的幽靜景色,從中可見,詞人生活情趣很高。

上片著重寫人,通過吳興健兒駕舞龍舟競渡的壯觀場面及婦女拾翠、遊人踏春的情景,描寫春光的美好以及遊人的歡樂。

下片著重寫物,遊人散後,郊外一片空寂;笙歌已停,原本熱鬧的庭院也變得格外的清靜。作者獨坐中庭,欣賞春宵月色,表現了一種閒雅的生活態度。

這首詞的內容與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有相似之處,可以聞到一點鄉土的氣息,這在當時多以男歡女愛、離別相思為題材的北宋詞壇上,有某些積極意義。

作品格律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游女並。⊙○⊙●○○▲,⊙●⊙○○●▲

芳洲抬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註:○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作品詞牌

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後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或加字令)。又名“木蘭花”、“西湖曲”等。雙調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仄韻。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