獪
kuài<形>
(形聲。從犬,會聲。本義:狡猾) 同本義(含有詭計多端而又易敗露的意思) 【crafty;cunning】
獪,狡獪也。——《說文》
馬三寶,性敏獪。——《新唐書·裴寂傳附馬三寶》
陟有吏乾,性狡獪。——《宋史·侯陟傳》
又如:狡獪(狡猾);獪猾(狡猾)
kuài 獪猾(獪猾) 狡猾,刁鑽。
狸猩獪是一名叫狸猩獪的網友在他的部落格“狸猩獪的童曼家園(2009)”上發表了一篇惡搞魯豫有約的文章,引起了網路的廣發關注討論。
簡介 對聯招親 魯豫有約獪胡派兵十七萬前來助戰,仍被呂光擊敗。“獪”字與“滑”(gu骨)字同音,滑國即為嚈噠的自稱,因此,獪胡應是嚈噠西遷時,在伊塞克湖一帶建立的國家。 例證:《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八年》:“龜茲王帛純窘急,重賂獪胡以求...
奸獪 拼音: 解釋: 1.亦作"奸獪"。 2.狡詐;奇巧。 ...
駔獪 拼音: zǎn�� kuài 解釋: 1.見"駔儈"。 ...
jué kuài ㄐㄩㄝˊ ㄎㄨㄞˋ 譎獪(譎獪) 詭詐狡猾。 ...
"拼音: 解釋: 1.亦作""狙儈""。"
險獪拼音: 解釋:1.邪惡狡猾。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近世官司以探事者,謂之‘察子’。按, 唐 高駢 在 淮南 ,用 呂用之 為巡察使。 用之 募險獪者百餘人,縱橫閭巷間,謂之‘察子’。”參閱《新唐...
拼音tān kuài引證解釋貪婪狡猾。《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會刺史 喻士珍 貪獪,陰掠 兩林 、 東巒 口縛賣之,以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