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題壁[譚嗣同詩作]

獄中題壁[譚嗣同詩作]
獄中題壁[譚嗣同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獄中題壁》是近代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獄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張儉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頑固派的狠毒,表達了對維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後兩句抒發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雄心壯志。這首詩格調悲壯激越,風格剛健道勁。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獄中題壁》《獄中題壁》

作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注釋】

1.儉:(jiǎn)

2.臾:(yú)

白話譯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緊張,看到有人家就上門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為、梁啓超能像張儉一樣受到人們的保護。也希望戰友們能如杜根一樣忍死待機完成變法維新的大業。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崑崙山一樣的雄偉氣魄。

創作背景

光緒二十四年(1898)是農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八月,譚嗣同奉詔進京,參預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康有為、梁啓超避往海外。許多人勸譚儘快離開,但他卻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來”,決心留下來營救光緒帝。幾位日本友人力請他東渡日本,他說:“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請自嗣同始。”9月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這首詩即是他在獄中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望門投止思張儉止”這一句,是身處囹圄的譚嗣同記掛、牽念倉促出逃的康有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懷。私心祈告:他們大概也會像張儉一樣,得到擁護變法的人們的接納和保護。

“忍死須臾待杜根”,是用東漢諍臣義士的故事,微言大義。通過運用張儉的典故,以鄧太后影射慈禧,事體如出一轍,既有對鎮壓變法志士殘暴行徑的痛斥,也有對變法者東山再起的深情希冀。這一句主要是說,戊戌維新運動雖然眼下遭到重創,但作為銳意除舊布新的志士仁人,應該志存高遠,忍死求生。等待時機,以期再展宏圖。

我自橫刀向天笑”是承接上兩句而來:如若康、梁諸君能安然脫險,枕戈待旦,那么,我譚某區區一命豈足惜哉,自當從容地面對帶血的屠刀,沖天大笑。“讓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對於死,詩人譚嗣同早有準備。當政變發生時,同志們曾再三苦勸他避居日本使館,他斷然拒絕,正是由於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所以才能處變不驚,視死如歸。

“去留肝膽兩崑崙”,對於去留問題,譚嗣同有自己的定見。在政變的第二天,譚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館見梁啓超,勸其東遊日本。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康有為)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他出於“道”(變法大業、國家利益),也出於“義”(君臣之義、同志之義),甘願效法《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鄉的行節,以個人的犧牲來成全心目中的神聖事業,以自己的挺身赴難來酬報光緒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時,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熱血能夠驚覺苟且偷安的芸芸眾生,激發起變法圖強的革命狂瀾。在他看來,這偉大的身後事業,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們的推動和領導。基於這種認知,他對分任去留兩職的同仁同志,給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評價:去者,留者。路途雖殊,目標則同,價值同高,正像崑崙山的兩座奇峰一樣,比肩並秀,各領千秋風騷。

藝術特點

其一,巧於用典,寄意深永。短短二十八字,連用兩個典故,其學力之深富、史籍之純熟,可見一斑。尤其是,這兩個典故用於此情此景,確當精切,二箭而三雕:一是剖露了對出亡諸君的深心祈禱,傳達了對身處逆境中的同道者的諄諄叮囑;二是表明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殷切希望,相信變法者會有出頭之日;三是直接影射著慈禧專權的畸形政治,暗含著對其殘暴行徑的憤慨與蔑視。

其二,氣勢宏大,筆走風雷。面對人頭落地的血的現實,詩人沒有顫慄,沒有悲傷,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凜然難犯,心靈上的無比坦然;於是,他從容不迫,昂首向天,臨危不懼,縱聲大笑。這笑,既是強者的笑、英雄的笑,也是冷峻的笑、輕蔑的笑,還是輕鬆的笑、快慰的笑;這笑。不僅內涵豐富,而且使一首主題沉重的“死亡之詩”頓時有了讓人盪氣迴腸的生命活力,在藝術上堪稱破“滯”妙筆。

全詩用典貼切精妙,出語鏗鏘頓挫,氣勢雄健迫人。詩中寄託深廣,多處運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氣奈情的表達兼具含蓄特色。

名家點評

清朝詩人黃遵憲:頸血模糊似未乾,中藏耿耿寸心丹。

武灜海:這是一首“拔起千仞,高唱入雲”(譚嗣同語)的詩作。

版本爭議

此詩是譚嗣同死後,由刑部獄卒從獄中傳出。然據說原詩是:“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枝根。手擲歐刀向天笑,留將功罪後人論。”後來所傳頌訥是經過梁啓超改動的,即是此詩。譚嗣同死後,梁啓超悲憤異常,並為之作《譚嗣同傳》以志千秋。

作者介紹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今湖南省瀏陽縣)人。曾為候補知府、軍機章京。自幼隨父宦遊,足跡遍大半個中國,較熟悉當時的社會情況。中日甲午戰爭後,他憤中國積弱不振,積極從事變法維新活動,嚴厲批判君主專制和封建倫理道德,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中的激進派。一八九八年參加戊戌變法運動,失敗被捕,慷慨就義。著有《譚嗣同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