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呱嗒鞭

猴呱嗒鞭

猴呱嗒鞭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屬於民俗文化。

簡介

猴呱嗒鞭 猴呱嗒鞭

在距離蒼山縣蘭陵鎮1公里處的西橫溝崖村,有一種獨特的舞蹈,曾經是周邊鄉村喜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舞蹈以"金箍棒"為主要道具,動作模仿猴子的形態,靈活多變。它的名字叫做"猴呱嗒鞭舞"。源於乞討謀生
蘭陵鎮與江蘇相鄰,自大運河開通以後,南方民間歌謠、舞蹈相繼在蘭陵一帶蓬勃發展起來,融會貫通。距離蘭陵鎮1公里處的西橫溝崖村,歷史上就有唱民歌、扭秧歌、“玩社”的風俗,是“猴呱嗒鞭舞”的發源地。

起源

猴呱嗒鞭舞又稱“雙鞭洛子”,大約起源興盛於清道光年間。它起先是貧苦人討飯謀生的手段,表演者一般為夫婦二人,夫執鞭(即花棍,又可當打狗棍),婦執洛子(竹板,撒拉機)二人互相配合,動作簡單,即興發揮。
到清宣統年間,該形式演變成為一種“玩社”(自娛性群體活動),從演出形式到動作風格發生了變化。舞蹈的成分明顯增多,表演者的人數也漸漸增加,由最初的兩人發展到現在的五人。在動作中,又增加了“對打花鞭”、“單鞭戲洛子”等組合動作,並將單調的打板演唱加入民樂伴奏,使節奏更加明快,氣氛更為熱烈。
在伴唱中,演唱的曲目多為民間流傳的歌曲,如《大踏青》、《小踏青》、《十二陪送》、《繡花燈》等,內容多以反映愛情及勞動生活為主,唱詞本身帶有大量襯詞,使曲調委婉動聽,很有地方戲“柳琴”的韻味。

傳人

今年80歲的張學法是猴呱嗒鞭舞的代表人物,是猴呱嗒鞭舞的“二代”傳承人。他7歲時便跟姥爺孫茂章學藝,在長期的表演實踐中,他不斷地進行發展創造,使該舞更加豐富完整。多年來一直組織排練該舞並擔任主要角色,在當地享有盛名。
提起當初學藝的經歷,張學法頗有感觸。只要姥爺孫茂章有時間,他就要跟著到村裡的拳房學習,一個姿勢一個姿勢地練習。因為這種舞蹈要不停地打手打腳,張學法練的時候吃了不少苦,一個月下來,手臂上鞭子經常打的地方都變得硬硬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學法是在農曆的十月開始學習的,到過年的正月就可以到各莊演出了。
老人說,男性打花棍的表演是“猴呱嗒鞭舞”的精髓,表演的基本動作為右手“ 鞭”,共有八個基本動作組成:一打左手腕、二打左肘、三打左肩、四打右肩、五左手下拍棍、六打右腳內側、七打右腳外側、八打左腳後跟。將八個動作快速連貫起來,很有特點。
花棍形似孫悟空的“金箍棒”,動作模仿猴子的形態,靈活多變,與持洛子的相逗成趣,增強了該舞的吸引力。鞭是特製的,裡面的竹節全部打通,然後串上銅錢,這樣打起來就會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現狀

據張學法回憶,新中國成立後是猴呱嗒鞭舞的發展盛行時期。當時,不但逢年過節要演出猴呱嗒鞭舞,村、鄉召開大會,或村民們辦喜事、慶豐收時,猴呱嗒鞭的藝人們也常常前往獻藝。在那個時候,猴呱嗒鞭舞可以說是一種喜慶活動必不可少的藝術形式。
但是,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現代文明的衝擊。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掌握這門演技的人越來越少,加之受到現代流行音樂的衝擊,致使這獨特的民間藝術一度受到冷落。雖然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搶救這一藝術形式,但是猴呱嗒鞭舞仍處於瀕危的境地。
打花棍對於學習者的要求較高,因為有不少頗具難度的動作,學習者需要有一些武術功底,因此符合學習條件的人並不多。據了解,在發源地西橫溝崖,除了張學法老人外,男的掌握這門技藝的只有孫建忠和曹洪兵二人,後繼乏人的問題較為嚴重。
張學法老人說,雖然現在自己的兩個徒弟已經掌握了打花棍,多數只是比較基本的東西,自己在多年的表演中積累下來的豐富的花樣掌握得還很少,而在當時的演出中又沒有留下影像資料。現在自己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好,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演出體會,也很難完整地演示給他們看了。
由於老人身體狀況不好,只能演示單個的分解動作,記者未能親眼目睹猴呱嗒鞭舞的真正魅力。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當地政府和上級文化部門正在對這一傳統民間藝術進行搶救性挖掘,爭取使其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和傳承。張學法老人說:“自己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讓猴呱嗒鞭舞再現當年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