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抵頭鼓舞

羊抵頭鼓舞

羊抵頭鼓舞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多在祭祀求神活動中表演,以驅鬼、求神、求雨、驅蝗。新中國成立後,常在重大節日、慶典或新婚嫁娶之時,當地人聚集而舞之,盡興表演一番,以慶祝五穀豐登。數年前,由東明縣委宣傳部為鼓隊送去32面大鼓,鎮政府為鼓隊製作了統一的民族演出服裝。

起源

談起羊抵頭鼓舞的來歷,東明縣文化局局長孔素梅認為,羊抵頭鼓舞系山西盤鼓的一個支脈,因其舞蹈動作似羊抵頭,且胸前挎鼓,故稱羊抵頭鼓舞。
關於起源,據老藝人說,元末黃河大堤決口,淹及河南安徽江蘇北部、山東河北南部,人們為了活命,倖存者都逃往山西,那時山西洪桐非常富足,但也養活不了那么多人。朱元璋起兵攻元,元滅明興。明之初舉行大規模遷民活動,東明民眾大多是在明洪武、永樂年間遷移至此,羊抵頭鼓舞也隨之傳入東明縣王菜園村。

表演方式

鼓手表演時,每四人分為一組兩兩交叉相對,數組排成方隊。鐃、鑔、鑼等銅器分列兩旁,尖子號分為四組,置於方陣四角,觀眾可環繞四周。表演起來,鑼鼓震天,氣勢宏大,場面極為熱烈壯觀。行進表演時,鼓隊排成四路縱隊,最前面是鼓,中間是鐃、鑔,鑼等打擊樂器,最後是尖子號,邊行邊奏邊舞,步伐隨著鼓點,講求動作協調一致,整齊化一。
羊抵頭鼓舞表演者將鼓斜挎左肩,鼓置腰腹示,鼓面向上,用雙鼓槌擊奏,右手在前,高揚擊打,左手在後,輕敲鼓面,擊鼓方式有“擊鼓面”、“擊鼓邊”、“擊鼓框”等幾種,鼓點節奏,複雜多樣。因鼓大沉重,所以舞者身架較低,多採用“弓步”,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右腿帖緊鼓框下緣,增強了鼓的穩定性,步法多為前後移動,進退步伐沉穩,落腳生根,蹬腳揚塵,堅實有力。動作迅捷,跨步前沖,四鼓相接,似公羊相抵。表演至高潮時,四人同時躍起,空中相對拋接鼓槌,鏇轉擊打,氣勢威猛雄壯,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體現出穩健沏灑、淳樸剛動的藝術風格。

“如果沒有親耳聽過,就感受不到羊抵頭鼓舞那種強烈震撼的民間藝術風格。”東明縣文化館館長郭劍說,當幾十面大鼓、銅器及尖子在一起演奏時,氣勢十分宏大,遠聽像驚雷,近聽如萬炮轟鳴,頗有排山倒海之勢,驚天動地之威,有一種摧人奮進、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