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介紹
美洲野牛屬
有2種:美洲野牛Bison bison。分布於北美洲。體長2.1~3.5米,尾長0.5~0.6米,肩高2.6~2.8米,成年體重450~1350千克。頭、頸和前身具濃密長毛,骨盆較小。棲息於草原中,群居,有季節性遷徙習性。7~9月配偶,雄性間有爭鬥行為;5~6月間產仔,孕期約274天。仔獸與母獸一起生活到成熟,雌、雄獸及全群均保護幼獸。壽命18~22年。過去曾遍布洛磯山以東廣大地區,達5~6千萬頭,由於人類的獵殺和對草原的開發,數量急劇下降,幾乎滅絕,1889年時僅餘541頭,後經多訪努力,恢復至2萬餘頭,為預防流行病,分別放養於不同地區。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分布於波蘭和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為歐洲最大的陸生動物,體長可達2.9米,高1.8~1.9米,重800~1000千克,現已滅絕。
牛屬
有6種,主要分布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北至青藏高原、南到爪哇:大額牛(印度野牛)Bos frontalis分布於南亞,我國見於雲南和西藏,體形較小,具嗜鹽習性,有極強的攀登能力,有少量飼養,為稀有畜種。氂牛Bos mutus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區,體毛長密,家氂牛作為家畜廣泛分布於中亞地區,而野氂牛數量極少,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爪哇野牛(白臀野牛)Bos javanicus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僅見於雲南,棲息於熱帶森林中。高棉野牛(高棉牛)Bos sauveli目前在越南,寮國和高棉最多只存200頭。原牛Bos taurus為家黃牛的祖先,曾遍布歐亞大陸,現僅見於歐洲。野牛(白肢野牛)Bos gaurus分布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我國見於雲南,雄性體長250~330厘米,肩高190~220厘米,體重650~1000千克,為是現生牛類中體型最大者,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水牛屬
約有5種,分類有一定爭議。水牛(野水牛)Bubalus arnee為亞洲和美洲普遍畜力,野生種群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和泰國以及澳大利亞北部,數量十分稀少;印度水牛(河水牛)Bubalus bubalus有時被認為是野水牛一個亞種。民都洛水牛Bubalus mindorensis分布於菲律賓民都洛島,現僅存約200頭;山地水牛Bubalus quarlesi和低地水牛Bubalus depressicornis均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群島,數量亦為稀少,三者體型較小,有時另置於倭水牛屬Anoa。多棲息於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單獨或成對或結小群活動,晨昏覓食水生植物,所有水牛均為瀕危物種。
非洲水牛屬
僅1種,即非洲水牛(非洲野牛)Syncerus caffer。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樹草原和森林地帶。體型龐大,肩高可達1.8米,體重近1噸。為典型熱帶草原動物之一,群居,數量可上千頭。也有人將熱帶雨林中的種群分出單獨的赤水牛(剛果野牛)Syncerus nanus,二者外形和習性均有一定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