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猴

爬山猴

爬山猴(學名:Begonia wangii)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8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石上,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異名】紅孩兒、爬地龍、爬岩龍(《貴州民間方藥集》),岩蜈蚣、野海棠(《貴州民間藥物》)、少瓣秋海棠、富寧秋海棠(雲南植物名錄)。

基本信息

藥物信息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秋海棠科植物盾葉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莖。

【植物形態】見盾葉秋海棠 。

【採集】秋後採集。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味澀微酸,性溫,無毒。"

【功用主治】《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消傷腫,逐瘀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乾爬山猴二錢,淫羊藿二錢,杜仲二錢,紅牛膝二錢,紅禾麻二錢,大血藤二錢,黑骨頭二錢,水冬瓜二錢,閻王刺二錢,耗子屎二錢,四塊瓦二錢,搜山虎二錢,土三七二錢,一口血二錢,鐵筷子二錢,川芎一錢,伸筋草二錢。抱酒兩斤,每晚臨睡時吃一小杯。

②治跌打損傷有瘀血:爬山猴五錢。泡酒服。或捶絨敷傷處。

③治虛腫:爬山猴五錢。煎水服。

④治肺結核:爬山猴五錢,鐵包金(凍綠根)、金銀花、馬鞭草各三錢,折耳根五錢。煎水常服。(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中華本草》)

【拼音】 Pá Shān Hóu

【來源】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少瓣秋海棠的帶根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wangii Yu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小草本,高6-15cm。全株無毛,無莖,根莖長而橫走,有長卵形棕色的鱗生復蓋。基生葉2-4枚盾狀著生;葉柄長4-12cm;葉片肉質,長卵圓形,長7-10cm,寬3-4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或淺波狀,斜展,下面紫紅色。聚傘花序從根莖生出;總花梗長達20cm,超過葉長,多花,紅色,雄花被片3-4,外花被片圓卵形。蒴果紅色,有3個不等大的翅,其中一個最大,寬約1.3cm。有縱紋。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林下陰濕石岩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酸;性平

【功能主治】理氣和血;調經潤膚。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肥膚不榮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消傷腫,逐瘀血。

【摘錄】《中華本草》

形態特徵

爬山猴爬山猴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伸長,長圓柱狀,長3-5.5厘米,直徑5-8毫米,表面不平整,節間明顯,呈結節狀,被多數褐色膜質鱗片和粗壯纖維狀之根。

葉盾形,均基生,具長柄;葉片兩側略不相等,輪廓卵狀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20厘米,寬3-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略偏斜,窄側寬1.5-3.4厘米,寬側寬2.3-6厘米,邊全緣或略帶波狀,上面暗綠色,下面帶紫色,兩面無毛,掌狀5-7條脈,呈放射狀,下面明顯;葉柄長5-20厘米,有縱棱,無毛;托葉卵形,長約8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頂端帶刺芒,無毛。

花葶高12-17厘米,無毛;花數朵,呈二歧聚傘狀;花梗長8-10毫米,無毛;苞片卵形,長6-8毫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無毛;雄花:花被片2,寬卵形至扁圓形,長15-18毫米,寬12-16毫米,先端急尖或鈍;雄蕊多數,花絲長1-2毫米,基部合生,整體呈球狀,花葯倒卵球形,長約0.8毫米,頂端截形或微凹;雌花:花被片2,圓卵形,長14-18毫米,寬10-15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子房長圓柱狀,3室,中軸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3,離生,2裂,柱頭膨大扭曲成U形,並密被刺狀乳頭。

幼果下垂,果梗長約3.5厘米,無毛;輪廓 長圓柱狀,長約2.1厘米,無毛;翅不明顯。花期5月。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陰濕石岩上。

產雲南東南部和廣西南部。生於石上,海拔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富寧。

相關物種

盾葉秋海棠盾葉秋海棠

昌感秋海棠Begonia cavaleriei H. Lév.

重齒秋海棠Begonia josephii A. DC.

盾葉秋海棠Begonia peltatifolia L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