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94年的夏天,那個時候的紐約街頭到處都被嘻哈文化所充斥著,與此同時,空氣中還飄蕩著大麻的“芬芳”,但是卻有兩個人置身事外地成了這場變革中的“局外人”:其中之一是面臨高中畢業的盧克·夏皮羅,這個不喜歡社交的小伙子通過販賣毒品賺錢。他沒有朋友,在女孩面前更是缺乏自信,而他的父母也因為總在吵架而沒辦法給他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另一個則是心理醫生斯奎爾斯,盧克通過給他運送大麻而換取免費的專業心理諮詢,然而斯奎爾斯自己的問題要比他的病人多得多,因為他年輕的妻子克里絲汀拒絕和他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並以此來疏遠他,所以他只能借用大麻來忘掉歲月給他留下的痕跡,儘量他從思想上還維持住一顆想要重拾青春的心。兩個人因為一個共有的需求而發展出一段不可思議的友誼——那就是對性愛的渴望。其實盧克一直喜歡他班級上的時尚女孩史蒂芬妮,而史蒂芬妮似乎對盧克也很有好感,不過讓盧克沒有想到的是史蒂芬妮竟然是斯奎爾斯的繼女。盧克與史蒂芬妮這段純純的初戀直接逼迫他邁進了成人的世界。這個時候,思想上不堪重負的斯奎爾斯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而盧克就成了他惟一可以依靠的同伴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喬希·佩克 | 盧克·夏皮羅 | |
本·金斯利 | 斯奎爾斯 | |
奧莉薇·瑟爾比 | 史蒂芬妮 | |
法米克·詹森 | 克里絲汀 | |
瑪麗·凱特·奧爾森 | Union | |
艾倫·余 | Justin | |
Charlene Biton | College student | |
Nicole Berger | Fly Girl | |
彼得·康博伊 | Man on park bench | |
Doug Aguirre | Desk Officer in the Prison | |
Dawn Noel Pignuola | Fly Girl | |
Nick Schutt | Albert | |
Jack Caruso | Arresting Police Officer | |
塔拉·巴薩姆 | Mrs. Shapiro | |
David Wohl | Mr. Shapiro | |
Roy Milton Davis | Homeless Man | |
Alexander Flores | Kid in Bar | |
Ken Marks | Oliver | |
Robert Armstrong | Principle Edwards | |
Ross Levine | Blunt Boy | |
Flint Beverage | Bartender | |
Rudy Costa | Corrections Officer | |
Sam Dishy | Subway Musician | |
Joseph Basile | Prisioner | |
Eugene Kim | Subway Guy | |
Rylie J. Neale | Luke's Classmate | |
W.A. Walters | Barfly |
職員表
製作人 | 基斯·卡德、Joe Neurauter、Brian Udovich |
導演 | 喬納森·萊文 |
副導演(助理) | Paul Epstein、Marcus Scigliano、Bruce Hall |
編劇 | 喬納森·萊文 |
攝影 | Petra Korner |
剪輯 | Josh Noyes |
藝術指導 | Annie Spitz |
美術設計 | Beth Kuhn |
服裝設計 | Michael Clancy |
視覺特效 | Tara Ansley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序號 | 曲目名稱 | 專輯封面 |
01 | The What | |
02 | You Used To Love Me | |
03 | Flava In Ya Ear | |
04 | Summertime | |
05 | Can't You See | |
06 | I Can't Wake Up | |
07 | The World Is Yours | |
08 | Can I Kick It | |
09 | Heaven & Hell | |
10 | Bump N' Grind | |
11 | Just A Friend | |
12 | Tearz | |
13 | Long Shot Kick De Bucket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情況 | 獲獎方 |
2008年 | 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 提名 | 《古怪因子》 |
2008年 | 聖丹斯電影節觀眾獎 | 獲獎 | 《古怪因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喬納森·萊文之所以會創作該片,其中一個原因是描述高中生活的電影不少,可是大多為了追求戲劇效果,因而出現了失真的情況。於是,喬納森·萊文從卡梅倫·克羅和約翰·休斯所在的年代裡尋求靈感來源。為了創作該片,喬納森·萊文還看了許多描述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年長者待在一起的故事。影片特別將故事背景的時間定位在了1994年,這源於喬納森·萊文對那一年的情感寄託。1994年是喬納森·萊文高中畢業的時間,為了真實地還原高中生活,喬納森·萊文萌發了製作一部高中生電影的打算 。
選角過程
劇本完成以後,喬納森·萊文就開始挑選演員。本·金斯利是所有人中第一個確定出演影片的人。當導演把劇本拿給金斯利看時,他表示很喜歡它,並且接受了出演該片的邀請。喬納森·萊文認為喬希·佩克和奧莉薇·瑟爾比有著孩童式的天真,因此他們成為了片中角色的扮演者,而原本準備舉行的試鏡活動也不再舉行 。
製作發行
時間 | 國家 | 時間 | 國家 |
2008年7月3日 | 美國 | 2008年9月24日 | 法國 |
2008年7月25日 | 加拿大 | 2008年9月26日 | 巴西 |
2008年7月29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11月14日 | 瑞典 |
2008年8月29日 | 馬爾他 | 2008年11月20日 | 葡萄牙 |
2008年8月29日 | 愛爾蘭 | 2008年11月20日 | 安哥拉 |
2008年8月29日 | 英國 | 2009年3月12日 | 紐西蘭 |
2008年9月18日 | 希臘 | 2009年3月12日 | 斐濟 |
2008年9月19日 | 芬蘭 | 2009年8月28日 | 義大利 |
2008年9月24日 | 摩洛哥 | 2011年3月25日 | 德國 |
影片評價
作為一部帶有黑色幽默的佳作,《古怪因子》是文藝片愛好者的上佳 選擇。它用輕鬆的形式表現嚴肅主題的手法,對不少電影愛好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雖然影片表面打著喜劇的名號,但其實是一部充斥著性、毒品和說唱樂的絕望電影。導演為了表現這種墮落的絕望,竟然花了整部影片95%的時間。如果沒有影片最後時刻盧克的大徹大悟,這部電影會是一部讓觀眾隱隱心痛不止的作品。但正是盧克最後的大悟,也讓影片從絕望升華到了救贖的高度。影片既深刻揭露了精神迷失者的不幸,又慈祥地給出了希望之所在 (騰訊網評) 。
《古怪因子》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廣受好評,成為最優秀的黑色喜劇作品之一,而本·金斯利、喬希·佩克等演員也在片中展現了獨特的魅力。影片的故事本身並不非常複雜,但是每一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卻都是一個複雜的迷宮,尤其是他們在影片中所經歷的一切,不僅讓觀眾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還讓人感受到了難以抵制的共鳴 (《世界電影之窗》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