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概況
1960年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決定在富拉爾基分校(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前身)創辦無線電技術專業,成立無線電教研室,行政管理歸屬自動控制系,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派遣和抽調教師。1975年增設計算機及套用專業。1983年,無線電技術、計算機及套用兩專業脫離自動控制系,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組建計算機工程系。1996年1月,計算機工程系更名為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1998年7月,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更名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5年,學院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成為燕大受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群)之一。2006年,學院整合辦學資源,組建燕山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學院軍用電子與通信工程系。2010年,學院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自建院以來,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就以其先進的學科方向、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學術氛圍,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教學條件,強烈地吸引著莘莘學子,每年考入燕山大學的高素質學生中,相當部分進入信息學院深造。信息學院現有在校學生3120人,其中本科生2234 人,碩士研究生811人,博士研究生75人。信息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每年都有優秀的學者加入到信息學院教師隊伍中來。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210人,教師167人,教授37人(含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39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
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目前,信息學院下轄電子與通信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光電子工程系、教育技術學系四個系和一個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設有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光電子工程、教育技術學4個研究所。擁有9個本科專業,5個一級學科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二級學科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國防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河北省特種光纖與光纖感測重點實驗室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長期以來,信息學院注意與田納西大學、伯明罕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以及德國、日本、法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長期保持著頻繁的技術及人才交流,多次主持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
全院師生團結一致,共同奮鬥,力爭將信息學院建設成為專業特色鮮明,學科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在國內信息學科中具有較大影響的強院,建設成為國家和河北省重要的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基地,特別是國家傳統機械製造行業信息化改造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
科研項目
完成項目
信息學院緊密圍繞國民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承接了一大批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套用價值的科研項目。1.實習基地建設
1960年8月份,無線電專業創辦電子管廠,試製電子管成功,成為國內第一家能夠生產電子管高校工廠,此工廠後成為學生實習基地。
2.科研方向
★無線電發射與接收系統
1969下半年,根據國家戰備需要,中央決定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精尖軍工通信設備,其中國家科工委“09”工程(葫蘆島核潛艇工程)的分支“6~8千瓦單邊帶發射機”(代號“381”工程)責成無線電技術專業教研室研製,總投資240萬,技術總負責人鄭繩楦,歷時三年樣機研製成功。當時的發信機最大功率400瓦,“6~8千瓦單邊帶發射機”研製成功後,傳輸距離大大提高,保密性增強,除用於核潛艇上外,還可作為其它軍以上的戰略通信裝備,並且國家駐外使館也有套用, 1973年12月26日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後勤部與齊齊哈爾電子儀表工業局等聯合驗收,該項目的成功在當時引起很大轟動。
1976年底,中央廣播事業局投資上百萬研製成功“巨型氣球拖帶電視插轉系統”,技術部分由無線電專業教研室承擔,項目負責人殷際傑,實現了電視信號遠程傳送,其中的接收天線自動定向技術國內領先,1983年11月6日該項目通過黑龍江省廣播事業局驗收。
★工程遙測遙控
1980年12月12日,杜文升和王仲文等給國家儲備局齊齊哈爾儲備倉庫研製的“溫、濕、壓遙測遙控系統”通過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齊齊哈爾經濟委員會的聯合驗收,1981年該項目又獲得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1年11月,王仲文等研製的“集中目標無線傳輸遙控遙測遙信系統”通過第一機械工業部驗收。
1985年9月25日,杜文升等研製的“時分制1:N無線溫、濕度遙測遙控系統”通過機械工業部教育局的鑑定。
★微機管理系統
1985年12月2日,王仲文等開發的“庫房微計算機管理系統”通過機械工業部驗收。
1987年4月25日,宋國森、王仲文等開發的“廠內銀行計算機管理系統”通過機械工業部驗收。
1987年4月25日,王仲文、宋國森等開發的“重型產品成本核算計算機管理系統”通過機械工業部驗收。
1987年12月25日,宋國森等開發的“齊齊哈爾造紙廠微機計畫財務管理系統”通過齊齊哈爾造紙廠驗收。
★編碼理論與信息安全
1999年度趙曉群等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陣列偶及陣列偶理論研究”的研究工作,已結題。
2002年度許成謙等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差集偶與擴頻通信地址碼設計研究”的研究工作,已結題,並通過鑑定。
1999年度許成謙等承擔了的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並行級連碼(Turbo-Code)的性能分析及好嗎設計,已結題並通過省級鑑定。
★並行信號處理與套用
2001-2004年,潘明海等承擔的國家航天基金項目“基於VXI的高速並行DSP系統”通過鑑定。
2001-2003年,潘明海等承擔的國防科技項目“三通道地雜波模擬與調製器”通過鑑定。
2003-2004年,潘明海等承擔的國防科技項目“雷達雜波信號模擬器”通過驗收。
2004年5月,練秋生、李英偉參加的為大慶油田開發的“井下電導式相關流量計信號採集與處理系統”通過鑑定。
光電子系成立於1995年,成立10多年即在紅外技術、光纖感測技術、光電檢測技術、雷射醫療儀器、短距離中小容量光纖通信元部件及其套用、多晶GeO2空芯傳能光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較為穩定的、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主要國家級科研項目如下:《微結構光纖結構設計及製備工藝的創新與基礎研究》(973),《單結構與多結構集成式光子晶體光纖及器件》(863),《天基雷射產生電漿的機理與測試系統》(國家863-703主題),《高壓電子互感器的基礎理論及其套用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納米複合材料在塑膠光纖、光纜中的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新型低損耗塑膠通信光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干涉式電流互感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除了上述國家級項目外,光電子系還承擔了多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省級科委高新科技攻關項目、省級科技攻關項目和多項橫向課題。
承擔項目
信息學院承擔著3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項目、以省部委各種基金與攻關項目,近幾年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曾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項。2006年~2008年在Applied Physics : Lasers and Optic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計算機學報、電子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46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42篇,其中SCI收錄28篇、EI收錄205篇。學科建設
信息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個專業學位授予學科。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是燕山大學受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之一,2005年被批准為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本學科群注重開拓研究方向和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緊跟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主要研究方向有:光電感測網路、特種光纖與光電器件、非線性系統與故障診斷、智慧型信號處理與識別、智慧型機器人與智慧型控制、資料庫理論與數據挖掘、軟體柔性與協同技術、實時虛擬場景繪製與仿真等。學科優勢為:具備承擔大型科研項目的能力;擁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具有培養優秀人才的師資隊伍和環境。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燕山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設立於2003年1月,下設的電路與系統二級學科為國防重點學科、河北省重點學科。站內有河北省特種光纖與光纖感測重點實驗室,並擁有河北省光電子與通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該流動站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實驗設備先進,科研任務飽滿,經費充足;研究水平處於學科前沿,特色鮮明,部分研究方向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特種光纖與紅外技術;新型感測器理論與套用;電磁測井技術與套用;智慧型信息處理;非線性光學與光信息處理;新型電子材料與薄膜技術。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 學科代碼 |
光學工程 | 光信息技術 | 080320 |
光纖光學 | 080321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物理電子學 | 080901 |
電路與系統 | 080902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080903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080904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081201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081202 |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081203 | |
軟體工程 | 軟體工程 | 083500 |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 學科代碼 |
光學工程 | 光學工程 | 0803 |
光信息技術 | 080320 | |
光纖光學 | 080321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物理電子學 | 080901 |
電路與系統 | 080902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080903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080904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081001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081002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081201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081202 |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081203 | |
軟體工程 | 軟體工程 | 083500 |
專業學位授權學科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光學工程 | 430103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430109 |
計算機技術 | 430112 |
軟體工程 | 430113 |
重點學科
學科種類 | 學科名稱 | 批准單位 | 批准時間 |
國防重點學科 | 電路與系統 | 國家工信部 | 2008年 |
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2005年 |
省部級重點學科 | 電路與系統 | 原國家機械部 | 1996年 |
省部級重點學科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原國家機械部 | 1996年 |
省部級重點學科 | 光學工程 | 河北省教育廳 | 2000年 |
國防重點學科—電路與系統
燕山大學電路與系統學科於1978年開始招碩士研究生,1996年被機械工業部評為部級重點學科,1998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轉為河北省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批准設立“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2008年被評為國防重點學科。 2009年獲得批准建設電路與系統國防特色學科實驗室。30多年來,本學科形成了以現代電路理論為基礎、以高新科技為先導、緊密與我國國民經濟,尤其是與機械工業實際結合為特色的三個研究方向,即光電路與系統、網路綜合、數位技術套用系統。
光電路與系統學科發明專利“金屬-陶瓷結構光纖Fabry-Perot干涉儀”;設計並實現 “雷達地雜波模擬與調製器”;完成了“無線市話(PAS)通信網路測控系統的改造與開發”。網路綜合學科的“大型板坯連鑄機QC振動台”項目獲國家重大技術成果二等獎,“大型鋼包迴轉台核心技術開發與研製”和“LB-6型智慧型應力信號分析儀”兩個項目獲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數位技術及套用系統方向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出版了專著《休假隨機服務系統》。
本學科已初步建成了光電路與系統、光電線上測試、電子電路設計自動化(EDA)及數位訊號(DSP)四個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於198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機械工業部重點學科,2000年轉為河北省重點學科。同時,也是河北省重點資助建設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現有一支以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主力的學術隊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講師10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18 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智慧型機器人與智慧型控制、資料庫理論與套用技術、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計算機網路性能分析與信息安全。
該學科曾得到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973”計畫的資助,完成了多項實際套用重點工程項目。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近5年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13項。
省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
光學工程學科設有光學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並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被評為河北省重點學科。擁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的科研隊伍,形成了多個有鮮明特色的科研方向。主要有四個研究方向:光纖感測技術及套用,紅外技術與特種光纖,光纖通信元部件及其系統和現場光譜與光學圖像處理。光纖感測技術及套用主要研究用於測量高壓大電流和納米級機械量的光纖感測器。該方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863”項目兩項,獲省部級獎2項,獲發明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104篇,其中被SCI、EI檢索24篇,該方向學術帶頭人畢衛紅教授。
紅外技術與特種光纖方向致力於研究開展新型材料和各種新結構對光纖傳光性能影響的研究,並探索特種光纖的製備工藝。該方向獲國家“863”項目3項、“973”項目1項,獲省部級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154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42篇,他人引用28次,該方向學術帶頭人侯藍田教授。
光纖通信元部件及其系統方向致力於研究塑膠光纖通信系統及其元器件的研究,著重研究塑膠材質的光纖、微結構光纖、光纖放大器、耦合器和連線器等通信元部件,並開展了塑膠光纖接入網技術的研究。本方向曾獲五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次省科技專項資金資助,獲省部級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123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45篇,該方向學術帶頭人於榮金教授。
現場光譜與光學圖像處理方向主要研究用於海洋與環境有機污染物現場監測的螢光光譜技術。該方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32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百篇優博
年份 | 所屬學科 |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提名論文(2篇) |
2006 | 電路與系統 | 《新型光子晶體光纖的數值模擬》 |
2005 | 電路與系統 | 《無序介質的中紅外光子局域化和Z-掃描技術研究》 |
科研平台
機構類別 | 機構名稱 | 批准單位 |
河北省重點實驗室 | 河北省特種光纖與光纖感測重點實驗室 | 河北省科技廳 |
河北省重點實驗室 | 河北省計算機虛擬技術與系統集成重點實驗室 | 河北省科技廳 |
師資力量
信息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每年都有優秀的學者加入到信息學院教師隊伍中來。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210人,教師167人,教授37人(含博士生導師23人),副教授39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信息學院每年派出教師出國及赴港澳台地區講學、進修,合作研究或參加國際會議。通過出訪,擴大了信息學院的影響,加強了信息學院與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及公司之間的聯繫。博導名錄
姓名 | 性別 | 職稱 | 導師身份 | 所屬一級學科 | 所在單位 |
於榮金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光電子工程系 |
侯藍田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光學工程 | 光電子工程系 |
孔令富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劉彬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電氣工程學院 |
劉文遠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畢衛紅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光電子工程系 |
任家東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劉國華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許成謙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與通信工程系 |
申利民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練秋生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與通信工程系 |
張付志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郭希娟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郭景峰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劉永山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金順福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唐勇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賈超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黃國言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
周桂耀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光電子工程系 |
各系沿革
◆燕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系◆1960年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決定在富拉爾基分校(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創辦無線電技術專業,成立無線電教研室,行政管理歸屬自動控制系,由哈工大派遣和抽調部分高年級學生作為教師,專業負責人鄭繩楦、杜文升,黨支部書記由杜文升兼任。始建初期總計7名教師,組織上安排這些人員一部分到分校做籌建工作,另一部分被送到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哈工大等院校進修學習。同年7月抽調58級已經是大學三年級的其它專業學生組成一個無線電專業班級總計30人,正式教學開始。1960年底又從這一班選拔若干學生充實教師隊伍,其中包括殷際傑、王仲文、李風瑞等,後又從其他兄弟院校分配來幾名教師,師資力量逐漸加強。
1962年無線電技術實驗室成立。
1963年第一屆學生畢業後,無線電技術專業停辦,已經入學的59級、60級學生轉到工業自動化專業繼續學習。至1972年恢復招生,期間停辦8年。
1978年與電子學教研室聯合招收電路與系統專業研究生2人。
1983年,無線電技術、計算機及套用兩專業脫離自動控制系,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組建計算機工程系。1985年無線電技術專業部分遷入秦皇島,東重本部停止招生,分校開始招生。1988年專業全部南遷。搬遷以後,依託地理優勢,專業發展迅速,多個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相繼成立。
1986年獲得電路與系統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4年9月,無線電技術專業更名為電子工程,1999年按照國家學科委員會二級學科規範要求更名為電子信息工程。
1994年增設通信工程本科專業,1995年9月開始招生。
1996年至1998年,電子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按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類招生,學生入學兩年後重新劃分專業。
1996年電路與系統學科被原機械工業部評為部級重點學科,1998年劃轉為河北省省級重點學科。
1998年具有電路與系統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9月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2002年9月,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研究生開始招生。
2002年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開始招生。
2004年9月,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研究生開始招生。
2003年增設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2004年9月開始招生。
2003年電路與系統學科被國家人事部批准以其所在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2006年,燕山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學院軍用電子與通信工程系成立。
2010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啟動。
◆燕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1974年成立計算機製造小組,魏權柱任組長,高遠、史慶周任副組長,組員武金木、李秋山、鄒沐昌,總計6人開始自製DJS130小型計算機,並開始籌備組建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
1976年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開始招生(工農兵學員);
1977年春季正式開始招收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本科生;
1977年由武占元和寇志遠組織開始組建計算中心,購買TQ-16、68000、S-3等計算機;
1979年受機械工業部委託開辦“機械工業部工業控制機學習班”;
1983年,無線電技術、計算機及套用兩專業脫離自動控制系,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組建計算機工程系。受機械工業部重型礦山工業局委託開辦“微型計算機訓練班”;
1984年學校籌建秦皇島分校(燕山大學),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在本校、分校同時招生。在北校(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84年9月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分為三個教研室:計算機套用教研室、計算機軟體教研室和計算機語言教研室。1987年三個教研室有合併為一個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在分校(燕山大學)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設定一個計算機教研室;
1997年秋北校全遷秦皇島。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分為兩個教研室:計算機套用教研室和計算機軟體教研室;
1999年學校規模擴建,兩個教研室正式合併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1986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得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得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3年獲得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4年新增設了本科的信息安全專業;
2006年獲得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燕山大學軟體學院成立。
專業沿革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共有8個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信息安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建於1960年,原名為無線電技術專業,於1960年首次招生。無線電技術專業,由工業自動化專業抽組一個學生本科班(58級),作為無線電技術第一屆學生。
1963年,無線電技術第一屆學生畢業,同年停辦無線電技術專業。
1972年恢復無線電技術專業設定並招生。
1975年增設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1977年第一次招生。
1984年6月成立由無線電技術和計算機套用專業組成的計算機工程系。
1984年8月機械工業部批准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在秦皇島建立分校,也稱燕山大學。
1985年秦皇島分校開始招生,形成了南北兩地辦學,南校計算機工程系有無線電技術專業和計算機套用專業,校本部只有計算機專業。
1986年無線電技術專業全部遷到秦皇島,留下的計算機專業併入自動控制系。
1994年無線電技術專業更名為電子工程,1999年按照國家學科委員會二級學科規範要求更名為電子信息工程。
1994年增設通信工程專業並於1995年招生。
1996年至1998年,電子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按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類招生,學生入學兩年後重新劃分專業。
1997年北校南遷,兩校完全合併。
1999年增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2002年增設教育技術學專業。
2003年增設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2004年增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和信息安全專業。
2010年燕山大學軟體學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