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鋪底料的作用
鋪底料的主要作用是:
①防止高溫帶接近爐蓖,提高其壽命;
②防止粉料由蓖條空隙抽走,減少廢氣含塵量和除塵器負荷,提高風機壽命;
③防止粉料和燒結礦堵塞與粘結爐蓖,保持爐蓖有效抽風面積不變,使氣流分布均勻;沒有鋪底料時,生產中為避免粘蓖條,採取不燒透的辦法,但這會增加返礦率,影響燒結礦的產量、質量;
④採用鋪底料後,台車爐蓖粘料現象基本消除,撒料減少,無須專門清理,勞動條件大為改善。
燒結機在進行燒結改造時,增加了鋪底料系統,使用的是經整粒篩分後10-20mm燒結礦,但因這部分燒結礦數量不足,鋪底料系統無法正常運行,而被迫停止使用。為了充分發揮鋪底料的作用,同時又能克服用成品燒結礦作鋪底料時成品率下降的不足以及脫除褐鐵礦中的結晶水,開展了用梧桐溝褐鐵礦(以下簡稱梧礦)作為燒結鋪底料的研究 。
用梧礦作鋪底料對燒結指標的影響
(1)用梧礦作鋪底料時,垂速分別提高1.02mm/min(焦粉配比為5.3%)和1.96mm/min(焦粉配比為4. 9 % )。主要是因為用梧礦作鋪底料時包括30mm的鋪底料層,若扣除鋪底料的影響,則垂速相差不大。
(2)用梧礦作鋪底料時,成品率分別提高1.45%(焦粉配比為5.3%)與3.02%(焦粉配比為4.9% )。成品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由上部燒結料層滴下的液相將部分鋪底礦石粘結成塊,經測定,剛倒出燒結杯的燒結餅中,粘結在一起的礦石占加入量的56%;成品礦中,粘結在一起的礦石占加入量的21%;
②據測定,87.9%的鋪底料進入成品。
(3)用梧礦作鋪底料時,由於有87.9%的鋪底料進入成品,因而利用係數分別提高0.16 t/m /h(焦粉配比為5.3 %)與0.17t/ m /h(焦粉配比為4.9 % ),固體燃耗分別降低6.33 kg/ t(焦粉配比為5.3%)與6.81kg/ t(焦粉配比為4.9%)。
(4)用梧礦作鋪底料時,轉鼓指數分別提高2.17%(焦粉配比為5.3%)與2.00 %(焦粉配比為4.9%)。儘管燒結後梧礦的轉鼓指數比原礦低,但仍高達80%,這是造成用梧礦作鋪底料時燒結礦轉鼓指數升高的主要原因。
(5)因有87. 9%的鋪底料進入成品中,燒結礦的化學成分也發生一定變化,用梧礦作鋪底料時,燒結礦的TFO升高,FeO,CaO ,SiO,MgO等降低。
(6)兩種燒結礦均有較好的還原性與低溫還原粉化性能,用梧礦作鋪底料對燒結礦的還原性與低溫還原粉化性能影響不大 。
燒結後鋪底料的性能變化
鋪底料層的溫度變化
鋪底料要在較短的時間內(3.93min)經歷急劇的溫度變化(由100℃升到1235℃),其中由100℃升到900℃時,升溫速度最快,高達559℃/min,由100℃升到最高溫度1235℃的平均升溫速度為289℃/min。
鋪底料的理化及冶金性能的變化
鋪底料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經歷急劇的溫度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將會發生結晶水的脫除、碳酸鹽的分解、生礦的爆裂、上部滴下的液相將鋪底礦石粘結成塊等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這將使梧礦的性能發生改變。將梧礦從成品燒結礦中挑出來,經測算得到各粒級梧礦比例,燒結後梧礦的平均粒徑從18.23mm減小至14.04mm, 87.90%的鋪底料進入成品中,梧礦占成品礦的比例為6.42%。
燒結前後梧礦的化學成分、轉鼓指數、冶金性能:
①燒結後梧礦的燒失由原礦的9. 98%降至0. 48 %,這說明當梧礦粒度為10-25 mm時,燒結過程能將作為鋪底料的梧礦中的結晶水充分脫除,能使碳酸鹽充分分解;
②燒結後梧礦的TFe由57. 5%提高到63%;
③由於燒結後梧礦的氣孔率增大,結構變得更加疏鬆,轉鼓指數由原礦的87%降至80 % ;
④燒結前後梧礦的900℃還原性(RI)與低溫還原粉化指數變化不大。
顯微結構的變化
本次研究分別觀察了原礦及燒結後梧礦(包括單體顆粒、與燒結礦粘結在一起的礦石)的顯微結構,顯微結構特點如下:
(1)原礦
主要鐵礦物以褐鐵礦為主,表面多微孔,多為熔蝕狀、格線狀、粒狀,該礦結構疏鬆、氣孔率較高,為30%-35%。
(2)燒結後梧礦
大、小單體顆粒及與燒結礦粘結在一起的梧礦,主要鐵礦物均為赤鐵礦,形狀未改變,只是結構更為疏鬆,氣孔率為40%-45%,和燒結礦交接處的鐵礦物多為細小粒狀 。
總結
(1)可以用梧礦作為燒結鋪底料,並且可以取得較好的燒結生產指標。
(2)用10-25mm梧礦作鋪底料時,可以利用燒結過程產生的熱量使結晶水充分脫除,能使碳酸鹽充分分解,燒結後梧礦中的燒失僅為0.48 %。
(3)87. 90%的鋪底料進入成品中,梧礦占成品礦的比例為6.42 % 。
(4)用梧礦作鋪底料時,燒結礦成品率、利用係數與轉鼓指數均提高,固體燃耗降低;燒結礦的TFe升高,FeO,CaO,SiO,MgO等降低;燒結礦的還原性與低溫還原粉化性能變化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