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河橋

熊耳河橋

熊耳河橋,位於鄭州市老城阜民門外南關大街熊耳河上。原為單孔石橋,清乾隆三年(1738)知州張鉞重修。橋長34米、寬 6.83米,橋孔為一伏一券式,用大方石排列砌造。


位於鄭州市老城阜民門外南關大街熊耳河上。原為單孔石橋,清乾隆三年(1738)知州張鉞重修。四年,河水暴漲,橋被沖塌。十年,知州張鉞為解除水患率郡人重修,並增石券1孔,《重修熊耳河橋碑記》有較詳記述。橋長34米、寬 6.83米,橋孔為一伏一券式,用大方石排列砌造。券上雕有飛禽、花草、海石榴、鳳鳥等,正中券頂刻1獸頭,怒目大嘴,象徵鎮服水患。伏石左右兩角各刻 1龍,龍頭向上,四肢伸開,造型精美。從雕刻手法和生物形態來看,當創建於宋元之際。橋券淨跨度為4.72米,矢高2.4米,整個券基本上呈半圓相等。與宋代法式相吻合,現仍為車輛通行要道。
按照《鄭州文物志》的記載,在鄭州市區,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橋是位於管城區南關大街上的熊耳河橋。據說“熊耳河橋”原來叫“熊兒橋”。關於熊兒橋的來歷,民間是這樣傳說的:明朝末年,在鄭州的石柱村(今天的新圃東街),住著兄弟兩人,哥哥叫熊大,弟弟叫熊二。因為父母雙亡,家貧無以為生,哥哥就把弟弟送到鄭州城裡南門內大戶張谷囤家裡當童僕。張大戶頗有錢財,花錢捐了個監生,人稱張監生。熊二眉清目秀,幹活勤快。張監生很喜歡熊二,就給熊二改名叫熊兒,並提拔他當上了管家。熊兒生活儉樸,所以天長日久,就積攢了些銀錢。當時南關有條小河,每到秋季河水都泛濫成災。河上面又沒有橋,來往行人趟水過河都很不方便。熊兒就把積攢下來的錢全部拿出來,帶領民眾疏通河道,又修建了一座小橋。為了感恩,老百姓就給了熊兒這座橋的“冠名權”。後來河以橋名,就連橋下的小河也叫熊兒河了。再後來時間一長,以訛傳訛,“熊兒”又傳成了“熊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