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地處盧氏縣橫澗鄉境內,距縣城30公里,為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界嶺,是中國南北地質、氣候、生物分界嶺。湯河溫泉--熊耳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盧氏縣湯河、橫澗兩鄉境內,地處伏牛山南麓,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溫帶大陸性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森林覆蓋率70%。距縣城30公里,距隴海靈寶站128公里,距連霍高速公路函谷關出口130公里,距溫叫國防公路29公里。交通便利,位置優越,景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近年來,經省、市有關旅遊部門調查,景區內雄山秀水,森林茂密,優質的天然溫泉加之奇特的裸浴文化,可開發價值極大。景區風光
湯河溫泉又名“湯池”,系天然形成,背靠湯池邊,山勢險峻,冬青松柏覆蓋,終年綠色。光緒十九年“盧氏縣誌”記載“湯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雞,冬可沐瘍……”,神話傳說為泉山之下壓一太陽,乃后羿所射之日,經專家測定,泉山時流量20噸,水溫49.5℃,富含硫酸根、氟、鐵、鈣、鎂、磷等二十多種礦物質身微元素,水質PH值8.5,總硬度9.25,經醫學鑑定,常沐此水,可醫類風濕、關節炎、皮膚病以及麻痹症、神經痛等多種疾病,許多實例證明泉水具有消食、散寒、導氣、化瘀、殺菌去毒、舒筋活絡、抗增生、去疲勞、助睡眠的神奇功效,許多客人稱為“天賜聖水”。尤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青山腳下,大河岸邊,男女輪日裸浴,向著藍天白雲,盡情沐浴自已的胴體,形成獨特罕有的裸浴奇觀,湯河乃我國著名文學家、前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曹靖華先生的故鄉,其父清秀才曹植甫先生制訂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女界三、六、九”男女輪日共享泉水裸浴俗習沿襲至今,形成中原一絕的裸浴文化,令無數外來遊客為之感嘆。熊耳山系秦嶺支脈,北側耳為黃河流域,南側為長江流域,熊耳山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篇“導洛自熊耳”,《水經注》載“雙峰齊秀,望若熊耳”,因其兩峰向中斜,狀似熊耳,幫得此名,是著名的道教聖地。自唐宋至今,香火不斷,從一些遺存的石像上可以得到鑑證,與武當山一脈相承,“武當山志”曾有記載,其山勢走向,古建遺蹟,與武當山多有相似。熊耳山的山水集大氣、秀氣、靈氣於一體,居山頂遠眺,四周層巒疊嶂,群山皆向熊耳山主峰,呈萬山朝拜之勢,真可謂“一覽眾山小”,近看大小青龍壁環四周,展翅欲飛,呈五龍捧聖之狀,熊山巍巍,灌洛蕩蕩,此乃大氣。數十處自然景觀險、峻、獨、奇,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大孤山、小孤山挺拔競秀;梳妝樓一根獨木橫跨懸岩峭壁之間,歷經千年而不朽,堪稱神來之筆;透眼窯一徑穿山,朝陽洞一線貫天,風洞四季有冰,霧雨岩飛流直下,冒雲洞是百姓的氣象站,古有“熊耳戴帽,長工睡覺”之說;觀月樓、望鄉台、仙家洞都有著各不相同的獨特景色,而“熊耳積雪”為盧氏古八景之一,素有“熊耳不墨千秋畫,白雲積雪映仙境”之稱,是豫西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湯河溫泉—熊耳山景區境內奇山異峰遍布,河流澗溪眾多,野生動植物種類數不勝數。屬暖溫帶至亞熱過渡地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既有“駿馬秋風薊北”的粗獷,又有“杏花春雨江南”的靈秀,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當地風俗
當地的湯河人自古以來就有裸浴的習俗。據說在古時,本地男女常為洗浴爭池,為此曹靖華之父曹植甫從中調停,最後約定女了洗浴時間為農曆的初三、初六、初九、紉十,其餘時間均為男子洗浴。此後,一年四季里,男女都能夠按約定時間,在大河岸邊,輪日裸浴,向著藍天白雲,盡情淋浴,眾目睽睽之下,旁若無人,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原始風情。遠遠望去,如一幅流動的人體水墨畫,令無數外來度假的遊客感嘆、稱奇。省著名歷史學家單淵慕到湯河考察後曾賦詩一首:“夜宿湯河青山下,夜濤聲求入耳,對崖數十裸浴女,微雨清晨洗文化”。交通提示
從乘車路線:三門峽市區火車站坐長途汽車到達盧氏縣橫澗鄉乘盧氏到湯河的班車名家記載
《水經注》《水經注》記載熊耳山“雙峰競秀,望井銘耳”。
《尚書禹貢》《尚書禹貢》上有“導洛自熊耳”敞而得名熊耳山。自古為道教聖地,中原名山。主峰熊耳嶺海拔1569米。有頭無門、二天門、三天門、神仙橋、通天洞、風洞等景觀。熊耳山雄偉險峻,氣勢非凡。主峰雲遮霧罩,或玉帶纏腰,或桂冠戴頂。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雄盼,龍潭瀑舒秀。懸崖絕壁間有一獨木神仙橋,經年累月不見朽跡,相傳為神人架設,遊人無法接近。通天洞平直,進洞後可見天白雲。風洞中的溜冰至七月炎夏不融,入八月積雪仍存。
《盧氏縣誌》湯河溫泉,位於熊耳山南麓湯河多街頭,俗稱“湯池”。光緒九年,《盧氏縣誌》記載:“湯池在熊耳山足,夏可熏雞,冬可沐瘍”。其形成原因,眾說不一。神話傳說為泉山之下壓一太陽,乃后羿所射之日。專家測定:常年水溫49.5℃左右,時流量10噸,台有硫、氟、鈣等二十多種微量元素。常浴湯池水,川醫治風濕關節炎、皮膚病,以及麻痹症、神經痛等多種疾病,對痤瘡、濕疹也有較好的療效。洗浴後皮膚光滑、富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