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語示例
憐香惜玉無情緒,~惹是非。(《水滸》第十八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 :“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
煮鶴焚琴,成語,作謂語、賓語、定語,意思是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出自宋·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憐香惜玉無情緒,~惹是非。(《水滸》第十八回)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 :“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