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博愛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總面積4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2002年)。
博愛縣轄7個鎮、3個鄉:清化鎮、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蘇家作鄉。縣人民政府駐清化鎮中山路。
1927年從沁陽縣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定博愛縣。
建縣前的隸屬關係是:夏朝建立冀州覃懷之域,博愛隸屬“覃懷地”。商代因距商都較近,屬畿內所轄,有商畿舊地之稱。周武王時,設野王邑,博愛隸之。戰國時,博愛先後隸屬鄭國、晉國、魏國、韓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為郡縣制,改野王邑為野王縣,博愛隸屬野王縣,屬三川郡轄。西漢初,項羽立司馬 為殷王,博愛縣為殷國地。漢高祖二年(公遠前205),劉邦率魏王(豹)滅了殷,復為野王縣,博愛隸之,屬冀州河內郡轄。東漢屬司隸河內郡轄。三國時屬曹魏治理,仍為冀州河內郡轄。兩晉屬司州河南郡轄。南北朝沿革同兩晉。北魏屬懷州河南郡轄。隋朝,改野王縣為河內縣,博愛隸屬河內縣,屬河內郡轄。唐武德三年(620年),從河內縣析置太行縣(縣治現清化鎮),武德四年(621年)廢太行縣仍併入河內縣,屬河內郡轄。五代河內縣屬懷州轄。宋朝開皇初年,仍為河內縣,屬河北西路懷州河內郡轄。金代河內縣屬河東南路懷州郡轄。元代初仍稱河內縣,懷孟路設總管府,河內縣屬總管府轄,仁宗延 六年(1319年)改懷孟路為懷慶路,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懷慶路轄。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懷慶路為懷慶府,河內縣屬懷慶府轄。清代隸屬關係與明代同。1913年(民國2年)廢府存縣,河內縣改名為沁陽縣,博愛隸之,屬河南省河北道轄。
1927年(民國16年),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將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四鄉一十五圖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劃出,增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轄。1938年至1945年日軍侵占博愛時改為清化縣。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博愛縣歸平原省新鄉地區轄。1952年冬,平原省撤銷,博愛縣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1954年博愛縣歸焦作市轄。1960年10月博愛縣併入焦作後,取消縣建置,改設城關人民公社、陽廟人民公社、金城人民公社、界溝人民公社、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博愛縣,仍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1966年“文革”開始後曾一度有“紅衛縣”之稱)。1983年9月1日,博愛縣歸焦作市轄。
博愛縣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適中,素有“金博愛”和“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譽。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脈,山地、丘陵面積165.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為沖積平原,面積321.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6%。境內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馬河、蔣溝河、泉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條,地表逕流總量0.73億立方米。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北部山區已探明有鋁粘土、鐵礦、硫鐵礦、石灰石、白雲石、煤等15種礦產資源。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博愛竹編工藝精湛,久負盛名,俗稱“清化竹器”,歷史上被列為皇家貢品。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省級風景區青天河風景區和歷史上曾與少林寺齊名的月山寺以及圪當坡、下伏頭等景區,竹林清雅、幽山空谷、古剎鍾罄、碧水險峰,是遊覽觀光消閒的絕佳勝地。
博愛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幹線四通八達,是晉煤外運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焦枝、鄭太、侯月鐵路橫穿北部,境內月山火車站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級編組站之一。主要公路二線有鄭常、新濟、焦溫、焦克等過境省級公路。博愛縣至晉城跨省公路是晉煤外運的六大公路要道之一。
博愛縣經濟雄厚,物產豐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農業和農村經濟初步形成了以糧食、蔬菜、畜禽養殖、食用菌和花卉等6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特別是清化生薑、四大懷藥和新興的花卉產業馳名中原。工業經濟門類齊全,鄉鎮企業和私營經濟比較發達,主要工業品有新型節能燈具、電腦列印紙、慶大黴素、維腦路通、化肥?回火輪胎鋼絲系列、啤酒、糠醛糠醇、汽車配件、水泥系列、絲綢等百餘種,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