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出自:《菜根譚》之一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籍貫不詳。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年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
譯文:
人生在世不必勉強去爭取功勞,其實只要沒有過錯就算是功勞;救助人不必希望對方感恩圖報,只要對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圖報了。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我們生在世間,尤其是大丈夫本應立功建業,但不要過度被功名心所驅使,或以齷齪低下的手段去做不可告人之事,增加自己的光榮與威嚴,這樣是會引起種種禍端的。不如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的去為一生事業努力,才是偉大的功業。
對他人施恩惠也是很好的善行,但我們施捨的時候應以仁心施捨,並且了解「舍」的真義。真正的舍,絕不是舍一點小惠於人,心中抱一種希望報酬的心理,如有一絲一毫這樣的心理,就是貪不是舍了。真正的舍,要像蠟燭般犧牲自己給人以光,又如太陽的光熱照著大地,都是沒有任何條件的。不望代價,不望酬勞,如此才符合施捨的真義。否則施恩求報反而招怨,要無怨心才是恩德。
佛教所說六度,第一度是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在行菩薩道時,左手施人,右手沒有想受報。佛經上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此是不朽的名言,我們要好好遵守去做,發揚我們的德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