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毛川藏蒿(變種)

種中文名: tain tain

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目中文名:

桔梗目

科編號:

300

科中文名:

菊科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屬中文名:

蒿屬

屬拉丁名:

Artemisia

種中文名:

無毛川藏蒿(變種)

種拉丁名:

Artemisia tainingensis Hand.-Mazz. var. nitida (Pamp.) Y. R. Ling in Bull.

其它屬名:

球花蒿、無毛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種下等級:


生境:

洪積台地與石質草地上

海撥低限:

4100

海撥高限:

53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印度;克什米爾

國內分布:

西藏

所在卷冊:

76(2)

物種簡介

無毛川藏蒿(變種)球花蒿、無毛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Artemisia tainingensis Hand.-Mazz. var. nitida (Pamp.) Y. R. Ling in Bull. Bot. Res. 8(4): 33. 1988. ——A. moorcroftiana Wall. ex DC. f. nitida Pamp. in Nuov. Giorn. Bot. Ital. n. s. 34: 681. 1927. ——A. moorcroftiana Wall. ex DC. var. nitida (Pamp.) Ling et Y. R. Ling in Act. Phytotax. Sin. 18(4): 505. 1980;西藏植物志 4: 762. 1985.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植株無毛;頭狀花序具極短的梗,在莖上端或分枝的葉腋內單生或2-3枚集生,並在莖上排成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背面微有短絨毛;花冠檐部紫色。
產我國西藏中部與西部;生於海拔4100-5300米的洪積台地與石質草地上。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西藏。
川藏蒿(原變種)
Artemisia tainingensis Hand.-Mazz. var. tainingensis
多年生草本。根細;根狀莖細短,直徑3-5毫米。莖單生或少數,直立,高15-30厘米,上部分枝,短;莖、枝被白色絲狀絨毛。葉紙質,兩面被白色絨毛;莖下部與中部葉橢圓形,長1.5-3.5厘米,寬1.2-1.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具裂片4-5(-6)枚,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1.5厘米,寬0.5-1厘米,再次羽狀全裂或深裂,裂片每側具1-3枚小裂片或為小裂齒,小裂片或小裂齒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8毫米,寬0.5-1.3毫米,邊不反卷或微反卷,中軸有狹翅,葉柄長1-2厘米;上部葉與苞片葉小,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無葉柄,基部裂片半抱莖。頭狀花序鐘形或卵鐘形,直徑3-4(-4.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具小苞葉,單側下傾,在莖端及短的分枝上單生或2-3枚集生,並在莖上組成穗狀或穗狀花序式的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總苞片近等長或外層略小,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棕褐色,被白色絨毛,內層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雌花13-16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20-24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倒卵形。花果期7-10月。
產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常見生於海拔3700-4 000米的礫質山坡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道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