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姆(Ulm)位於德國南部,一座11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整個城市布局圍繞著市中心的敏斯特教堂(Ulm minster)展開。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高度為世界第一。這座磚石結構的教堂從設計到建成經歷了近600年人世滄桑.凝結了數代工匠的智慧和血汗。
結構
烏爾姆大教堂(內廳) 公元813年,查理曼大帝建造了最初的烏爾姆教堂,它屬於德意志修道院的管轄範圍。十四世紀,烏爾姆日漸繁榮,成為德國最富庶的城市。在修建城牆的時候,城中日趨強盛的資產階級拒絕把教堂劃入城內,這使它孤零零而且毫無保護地待在城外。
烏爾姆大教堂長126米,寬52米,共有三座塔樓。東側雙塔並立,西側教堂主塔高聳入雲,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鐘樓,十分壯觀。烏爾姆建造一座大教堂的計畫始於1377年,同年6月30日埋下基石。1392─1419年當地建築師恩辛格(UlrichEnsinger)主持建造磚石架構的教堂主,設計高度156米,但經過恩辛格極其兒孫三代人接力賽的努力,仍未能實現設計者的願望。
教堂主塔高度達161.6米15世紀末以後,該教堂的建造斷斷續續,幾經反覆,一代又一代留下姓名的建築師和難以計數的石匠參與壘建教堂主塔,直到1890年在建築師拜爾(AugustBeyer)的主持下終於實現了恩辛格的構想。
教堂主塔高度達161.6米,超出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1944年,一枚流彈將教堂主塔穿了個窟窿,戰後,修復工程歷時10年,到1970年基本恢復原貌。
教堂主塔在70米、102米、143米高度設有環型平台,768級台階盤旋而上,通道僅一人多寬,兩個胖子側身也不能同時上下。站在塔頂平台可以俯視多瑙河和愛因斯坦誕生地的全貌,當地人稱這座教堂不僅是上帝賜給他們的榮譽,而且是數代工匠留給後人的傑作、失而不能復得的珍寶。
歷史
羅馬式建築就其歷史範圍來說,自羅馬帝國以後,凡不屬於拜占庭建築體系的西方建築,在哥德式興起以前,都可以算羅馬式建築。可事實上,真正具有歐洲羅馬風格的建築,是在公元1000年時形成的。對這一風格還可以具體劃分成兩個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公元500至1000年,稱前羅馬式時期(或稱加洛林時期,加洛林為法蘭克王國的一個王朝);後一階段在公元1000至1150年間,稱羅馬式時期。嚴格地說只有這一階段才算羅馬式建築時期。
在封建割據的時代里,國王沒有統一的集權,國家的建設也是分散的。新的王國與新的城市增加後,建築物數量較古羅馬時期為多了,分布也廣泛了。由於經濟上與文化上的原因,這些建築物不可能有統一的規劃,一個普遍的特點是建築的個體性與封閉性。經常的戰爭要求所有宮殿或教堂能有堅固的城堡性質的建築物,鐘樓(或稱鐘塔)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逐步發展而成的附屬建築物。
在大教堂的兩邊(一般在西面)造一對鐘樓,大約最早是從敘利亞帶來的形制。在萊茵河地區,有的城市教堂在兩端都有一對鐘樓,有些甚至在橫廳和正廳的陰角也有鐘樓。這種鐘樓的形式逐漸地豐富多樣。至11世紀後,這種附屬建築已大大減弱它原來的堡壘屬性,使教堂總體的輪廓變得活潑起來。此外,除了鐘樓與採光塔、聖壇及其外面的小禮拜堂圓龕以外,在外牆上也增加了許多裝飾結構。外牆上露出扶壁,在侖巴底還流行一種用浮雕式連續的小券去裝飾檐下和腰線;侖巴底與萊茵河流域的一些城市教堂,甚至還用小小的空券廊裝飾教堂牆與鐘樓的上部,窩牧斯教堂的這兩座鐘樓即是一例,它具有十分典型的裝飾意義,也即是說這種結構變化突破了原來鐘樓的封閉性質,加重了裝飾線腳,藉以減輕在門窗洞上所暴露出來的牆垣的笨重感。
萊茵河窩牧斯主教堂建於11至13世紀,它是市民文化與神學思想發生對立的一種藝術反映。只要細細觀賞這種教堂的各個細節,便知建造這種教堂的工匠們已無意再恪守神學的教條,要求增強裝飾因素,減弱沉重壓抑的因素,反對無偶像的基督教崇拜,要在建築牆上適當添加雕刻與雕像裝飾,甚至還增加異教題材,如雙身怪獸,吃人妖魔等形象,而11世紀後羅馬式教堂建築在鐘樓點綴上所表現出來的蔑視教會戒律的思想則尤其明顯了。
地址:德國巴登-符騰堡州(Baden-Wuerttemberg)烏爾姆市(U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