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歷史

烏克蘭歷史

烏克蘭是一個位於東歐平原的國家,又稱為小俄羅斯、羅塞尼亞。是中世紀東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現代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就是以基輔為基地發展起來的。以後,烏克蘭和俄羅斯以及白羅斯的歷史聯繫非常緊密。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烏克蘭全境被德國占領,1944年,蘇軍解放了烏克蘭全境,並將原屬波蘭領土的西烏克蘭劃歸烏克蘭。1954年,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割讓給烏克蘭,組成了現代烏克蘭的疆域。1991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成為主權國家。

基本信息

早期歷史

在距今5至10萬年前的阿雪裡文化(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時期,在現今烏克蘭領土上就居住著最古老的東斯拉夫族不同部族的小型群體。大約在4萬年前的姆斯特艾文化時期,這些人就已遍布當今烏克蘭領土。

在6至7世紀,原始社會制度開始瓦解,並開始出現階級社會。

在8至9世紀,原始社會制度完全瓦解,氏族社會開始轉變為封建社會。

基輔羅斯

公國鼎盛

882年,瓦良格人的首領奧列格依靠軍事力量建立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基輔羅斯國家。

10至11世紀前後,基輔羅斯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12至13世紀,基輔羅斯由盛至衰,並發生分裂。出現了封建王公紛紛割據的局面,形成了若干個羅斯公國,其中加利西亞公國和沃倫公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蒙古統治

10到11世紀的基輔羅斯 10到11世紀的基輔羅斯

13世紀上半期,蒙古韃靼人入侵東歐,於1240年占領了基輔。烏克蘭大部分地區被蒙古金帳汗國征服。在蒙古金帳汗國統治時期,在每一公國內又形成許多小的公國,封建割據又進一步加劇,但加利西亞-沃倫公國未遭受蒙古統治,並發展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公國之一。

在古羅斯國處於封建割據時期(12至13世紀),王公之間不斷進行分裂和聯合。由此產生了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為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各羅斯公國同時形成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族打下了基礎。

烏克蘭民族是在基輔公國、佩利亞斯拉夫公國、契爾尼戈夫北方公國、沃倫公國及加利西亞公國的領土上形成的。以基輔為中心的第聶伯河中游地區在經濟、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對烏克蘭民族形成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在14至15世紀,烏克蘭民族的形成過程繼續進行,這期間,烏克蘭民族已經形成了單獨的民族共性--有自己的語言、領土、並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經濟生活特徵。12至13世紀在南羅斯公國使用的“烏克蘭”稱號其最初的含義是“邊區”,指的是南羅斯加利西亞沃倫地區,接下來開始具有民族意義,這一稱謂逐漸擴及到現今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並逐漸演變成民族概念,地理概念和語言概念。

外族入侵

立陶宛、波蘭入侵

金帳汗國 金帳汗國

在各羅斯公國割據期間,11至13世紀,外喀爾巴阡地區被匈牙利占領。

14世紀初,立陶宛成為東歐大國,烏克蘭一些王公脫離了蒙古金帳汗國投靠了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乘機占領了基輔周圍和沃倫公國的大部地區,波蘭取得了加利西亞和沃倫公國的西部。

14世紀中期,加利西亞和沃倫公國的一部分領土又被莫爾達公國吞併。

16世紀後半期和17世紀前半期,奧斯曼土耳其及其僕從國——克里米亞汗國進攻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和頓河地區的哥薩克在陸地和海上進行自衛戰,並在1621年在波蘭戰勝土耳其的霍亭戰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15世紀末,莫斯科公國興起,並向外擴張,為了對抗其威脅,1569年立陶宛和波蘭簽訂了盧布林條約,兩國合併為 立陶宛波蘭聯合王國。烏克蘭全境都處於波蘭的統治之下。

歸屬沙俄

14世紀之後,隨著外族的不斷侵入,烏克蘭的封建農奴制度加重了對農民的壓榨,烏克蘭各部族和農民進行了多次反對本國和外國占領者的鬥爭。烏克蘭東正教徒也反對波蘭天主教的擴張。

1648年,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宗教矛盾交合條件下,烏克蘭哥薩克首領鮑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再次率眾起義,在遭到波蘭軍隊殘酷鎮壓的情況下,他被迫向強鄰莫斯科公國求援。

1653年,俄國縉紳會議接受請求。次年,佩利亞斯拉夫哥薩克大會通過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統一的決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佩利亞斯拉夫協定。協定規定烏克蘭受俄國保護。這之後,俄國與波蘭進行了長達13年的戰爭。1667年,俄波簽訂了瓜分烏克蘭的停戰協定,規定西烏克蘭(第聶伯河右岸)屬波蘭,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歸俄國。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併入自己的版圖。

到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至1918年由奧地利控制)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

沙俄統治時期

資本主義制度確立

1654年,烏克蘭在外患威脅下,即在面臨強敵-波蘭侵占的背景下,做出了與莫斯科公國“統一”的決定,從此開始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前263年間,一直受沙皇俄國的統治,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與俄國密不可分,發展速度也與俄國同步。

18世紀,烏克蘭封建農業經濟發展迅速,18世紀後半期,儘管封建農奴制度仍占統治地位,但已開始瓦解,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在烏克蘭確立,手工業和資產階級性質的私人對土地的占有關係得到發展,商品生產和貿易日漸興旺。

1861年在俄國和烏克蘭進行的俄國農奴制改革,使烏克蘭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進一步確立。

1861年有農奴制改革,仍保留了土地的地主所有制(由農民贖買土地)為了反對沙皇的土地政策,烏克蘭農民僅在19世紀60年代就進行了大約3100次波及4160個村莊,捲入200萬農民的起義。

烏克蘭工業無產階級也走上政治鬥爭舞台。1860至1870年烏克蘭工人罷工和起義發生72次,1880至1894年發生110次,1895至1899年發生226次。1875年,以扎斯拉斯基為領袖的敖德薩工人成立了“南俄工人協會”,1897年,巴布希金建立了基輔和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這一時期的人民革命運動,主要是反對沙皇專制制度和爭取社會與民族的解放。

俄國第一次革命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工人剝削的加重,階級矛盾日益激化,1889年基輔出現了烏克蘭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

由於俄國沙皇奉行壓榨烏克蘭及其它非俄羅斯民族的政策,在1905至1907年俄國發生第一次革命期間,烏克蘭大工業中心都舉行了政治罷工。

基輔、尼古拉耶夫等城市還建立了工人代表蘇維埃,黑海艦隊發生水兵起義。由於沙皇的鎮壓,1906至1917年,烏克蘭的革命落入低潮。

二月革命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期間,烏克蘭各地紛紛舉行遊行、集會和罷工,要求廢除沙皇政權,建立工兵代表蘇維埃。

1917年3月,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基輔建立了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中央“拉達”,並於11月4日宣布烏克蘭獨立,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由於中央拉達敵視蘇維埃政權,11月9日,基輔工人和士兵代表蘇維埃通過了把基輔政權交給彼得格勒軍事委員會的決議。

12月24日,在哈爾科夫召開了第一次全烏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宣布烏克蘭為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2月30日烏克蘭蘇維埃政權由哈爾科夫遷至基輔,並將基輔定為首都。由於俄羅斯蘇維埃紅軍的幫助和各地不斷起義,中央拉達政權很快土崩瓦解,其領導人最後逃往國外。

1917年12月,即在第一次大戰期間。飽經內戰革命和外患的俄國為取得鞏固蘇維埃政權的休整機會,蘇俄政府派代表托洛茨基去布列斯特與德國軍事集團(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進行停戰和談,此時,烏克蘭中央拉達也派代表去布列斯特,並且托洛茨基違背列寧的指示承認了中央拉達代表團的合法性。但中央拉達聲明不承認蘇維埃政權,並要與德國單獨媾和。

1918年2月,德國軍隊依據1918年與中央拉達簽訂的布列斯特-立陶宛協定,開始進攻俄羅斯和烏克蘭蘇維埃政權。

1918年3月,蘇俄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帶有妥協性質的布列斯特和約。

一戰期間

1918年2月,應中央拉達的請求,45萬德軍攻入烏克蘭。烏克蘭布爾什維克組織領導人進行了反抗鬥爭,但由於勢單力薄,烏克蘭大部分地區被德軍占領,中央拉達也返回烏克蘭,資產階級地主政權在烏克蘭復辟。

1918年4月,德國占領軍解散了他們不再需要的中央拉達,並建立由斯科羅帕茨基為首領的黑特曼傀儡政權。

烏克蘭各地廣泛開展了反對德國占領者和黑特曼偽政權的罷工及武裝起義。

1918年7月,在烏克蘭布爾維什克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建立了烏克蘭布爾什維克黨,在反對黑特曼偽政權的鬥爭中,該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18年秋,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奧匈帝國跨台。德國發生1918年11月革命之後,其占領軍迅速瓦解。按1918年10月烏克蘭布爾什維克第二次大會決議,該組織加強了全民反對外國占領者的鬥爭。

1918年11月13日,蘇俄廢除了布列斯特和約,開始全力幫助烏克蘭爭取民族解放。1918年11月28日,烏克蘭組成了臨時工農政府,黑特曼偽政府崩潰。但1918年11月14日,烏克蘭小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又利用反對德國占領者的大規模民眾運動成立了民族主義的執政內閣,並一度占領了相當大面積的烏克蘭領土。

1919年1月29日,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被改組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1919年3月,烏克蘭通過了第一部憲法。1919年4月,執政內閣垮台。

1918年11月末,協約國軍隊對南烏克蘭進行了大規模的武裝干涉,英國、法國、義大利、希臘等軍隊5萬人和2.5萬白匪軍在南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集結。但由於廣大人民民眾的英勇鬥爭和蘇維埃軍隊的英勇作戰以及在干涉者軍隊中反戰情緒高漲,協約國計畫終於破產,1919年3至6月,南烏克蘭及克里米亞被解放。

1919年,外國武裝干涉者在南俄和烏克蘭以鄧尼金為首建立了軍事獨裁統治。鄧尼金占領了基輔及幾乎烏克蘭全境。1920年3月,鄧尼金被紅軍打垮,他在烏克蘭的獨裁統治被徹底推翻。

1920年4月,烏克蘭彼得留拉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權為了換取波蘭承認其為烏“最高政權”,與波蘭簽訂了協定-放棄西沃倫和東加利西亞。於是波蘭軍隊對俄烏髮動了不宣而戰的戰爭。1921年3月,俄國為儘快結束戰爭,在有烏克蘭代表參加的情況下,同波蘭簽訂了有利於波蘭的《里加和約》,和約規定,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劃歸波蘭。

在波蘭占領西烏克蘭期間,西烏克蘭經常發生人民爭取社會和民族解放,爭取建立蘇維埃政權和與蘇維埃烏克蘭重新統一的鬥爭。

蘇聯時期

加入蘇聯

1920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簽訂聯盟條約。1922年12月,第7次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倡議成立蘇聯。1922年12月30日,烏克蘭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南高加索聯邦等國共同成立了蘇聯。

1939年9月1日,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導致波蘭政府滅亡。1939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出兵占領了被波蘭管轄的西烏克蘭。1939年11月,西烏克蘭正式成為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組成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除波蘭占領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外,1918年,羅馬尼亞也趁機收回了被沙皇兼併的比薩拉比亞,捷克斯洛伐克占領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1919年,第一次大戰後召開的巴黎和會、聖日耳曼和約(對奧和約)和1920年簽訂的特里亞農和約曾規定上述占領為合法,但俄羅斯和蘇維埃烏克蘭從未承認。

1938年,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布羅基和伏洛申按希特勒分子旨意在外喀爾巴阡山建立了法西斯政府。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又被匈牙利霍爾蒂政權占領。

由於蘇聯不斷強大,1940年6月,蘇聯政府以比薩拉比亞原屬俄國和北布哥維那的居民主要是烏克蘭人為由,以武力迫使羅馬尼亞將這兩個地區交給烏克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4年10月,蘇軍解放了被希特勒占領的外喀爾巴阡烏克蘭。1945年6月29日,蘇聯政府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簽訂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條約,將外客爾巴阡烏克蘭劃歸烏克蘭。至此,統一烏克蘭全部領土的歷史進程得以完成。

1945年8月16日,蘇聯又與波蘭簽訂了關於波蘭-烏克蘭邊界的條約。這樣,戰後,烏克蘭與波蘭及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劃分問題得以重新界定。

1954年2月19日,在慶祝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統一300周年時,由赫魯雪夫提議,蘇聯將從前在俄土(土耳其)戰爭中奪取的克里米亞地區從俄羅斯手中劃贈給烏克蘭。這樣,烏克蘭的領土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加入蘇聯後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的多年戰亂後,到1921年,烏克蘭重工業產值比戰前下降了8/9,金屬產值只相當於戰前的5%,機器製造業相當於戰前4%,穀物種植面積下降到戰前的30%。

為了重振經濟,1920年,烏克蘭參加了列寧倡導的全國電氣化計畫,1921年,實行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1925年,蘇聯開始搞社會主義工業化,1928至1932年,蘇聯制訂並實行第一個五年計畫,1933至1937年實行第二個五年計畫。在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烏克蘭工業產值增加一倍多。1936年社會主義經濟成份在全部工業產值中占99.8%,在全部農業產值中占97.7%。農業集體化全部實現、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有很大提高。由於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和經濟的迅速發展,1936年,蘇聯(包括烏克蘭在內)宣布基本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

1938至1942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三個五年計畫。在1939年,蘇聯提出要在人均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口號和任務。

後來歷史表明,這種願望未成為現實,但也反映了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全蘇社會經濟發展的蓬勃勢頭。

到二戰前夕(1940年),烏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工業得到了徹底改造,重工業產值比1913年增加了9倍,能源產量增加23倍,機器製造業產值增加41倍,鋼產量達到893.8萬噸。農業在實現了集體化和機械化基礎上,穀物產量到1940年達到2640萬噸。

1941年6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在德國閃電戰中,烏克蘭全部淪陷。烏克蘭人民和軍隊與蘇聯各族人民展開了英勇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44年11月,烏克蘭全境獲得解放。

戰後,烏克蘭迅速恢復國民經濟,並於1946年開始實施第4個五年計畫(1946至1950年)。到1985年,烏克蘭隨同整個蘇聯執行了第11個五年計畫。1986年,在蘇共二十七大上,制訂了1986至1990年及至2000年蘇聯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方針。

在烏克蘭加入蘇聯60多年中,工業產值擴大近300倍,建立了發達的農業,消滅了文盲,建立了巨大的科技潛力,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

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以後,烏克蘭及整個蘇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速度日趨緩慢,1985年以後,經濟發展基本陷入停滯時期,在50年代曾一度縮小的與西方的經濟差距再度拉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遲緩。儘管80年代以後蘇聯進行了一些經濟改革,但經濟發展始終沒有脫離中央計畫經濟體制,沒有建立起嶄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機制,烏克蘭同全蘇一樣,面臨不徹底改革就無出路的歷史選擇。

烏克蘭的獨立

獨立的背景

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蘇聯實行的中央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體制日漸失去活力,經濟失去發展勢頭,經濟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

在政治上,蘇共成立幾十年來曾犯有肅反擴大化等錯誤,國內民主與法制建設薄弱,民族矛盾隱憂嚴重。蘇共在民眾中的實際威信下降。

1985年,戈巴契夫在蘇聯上台以後,力主改革,但它提出的改革路線——“公開性”、“民主化”迅速導致全蘇各地各種政治力量紛紛出現,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失控。烏克蘭的獨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

獨立的過程

1990年,蘇共中央二月全會和3月14日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否定了蘇聯憲法中對共產黨執政地位的規定,蘇聯迅速形成多黨制。在這一背景下,烏克蘭各種政黨紛紛成立,公開活動。這些政黨和組織大都主張烏克蘭獨立,實行新的政治制度。1989年9月成立的擁有百萬之眾的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對推動烏克蘭獨立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

1990年3月在烏克蘭舉行的共和國和地方選舉中,各種政黨和組織的代表進入議會,7月16日,烏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1991年蘇聯“8·19”事件後,烏克蘭最高蘇維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率先退出蘇共中央和烏共中央,接著,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宣布烏克蘭正式獨立。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確定為烏克蘭獨立日(國慶節)。8月30日,烏克蘭最高蘇維埃決定停止烏共的活動,12月1日,烏克蘭舉行全民公決,在3700多萬選民中,83%的人參加投票,結果90%以上的人贊成烏克蘭脫離蘇聯,成立獨立的國家——烏克蘭。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