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莊

炮台莊

炮台莊位於天津市南開區中部,泛指南開二馬路與南開四緯路交口一帶。清道光年間在城南炮台遺址(就是海光寺附近)建村,遂稱“炮台莊”,1900年後發展成為居民住宅區。

概述

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新校天津衛志》記載:明崇禎十二年(1639)在天津城四周建炮台7座,令總兵趙良棟每日各炮台撥派兵士10名,晝夜把守。清代津門八景的第二景便是“七台環向”,說的就是拱衛津門的7座炮台。炮台具體位置,說法不一,按照《天津通志》(1994年出版)的記載,7座炮台的大體方位是:三岔河口北、窯窪南岸、西沽、邵公莊東、城西雙忠廟南、海光寺、馬家口。到了清朝,這些炮台因常年廢置而湮沒不存,但“炮台莊”、“炮台渡口”等地名就指明了其中一些炮台的具體方位。

相關內容

炮台莊位於南開區中部,泛指南開二馬路與南開四緯路交口一帶。清道光年間在城南炮台遺址(就是海光寺附近)建村,遂稱“炮台莊”,1900年後發展成為居民住宅區。炮台渡口在紅橋區東南部,位於耳閘南側,子牙河上,是溝通河北區、紅橋區的交通渡口。南起子牙河南,北至河北區第一毛織廠,清乾隆五年(1740)建,用木船擺渡,初名“小渡口”。同治四年(1865)在此修建炮台,故改稱“炮台渡口”。清末民初,恆源紗廠(第一毛紡廠)在渡口北岸建廠後,又名“恆源渡口”,為浮橋式渡口,每日客流量達7000人次。
聞名海內外的“大沽口炮台”,位於塘沽區東部,大沽口南岸,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津門之屏”、“海門古塞”之稱,1988年被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明嘉靖八年(1529)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築炮台,設定銅鐵火炮,謂之“大將軍”。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於大沽口兩岸各築炮台一座,稱南、北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南岸再置炮台兩座,北岸增建一座。鹹豐八年(1858)清政府令僧格林沁全面整修大沽炮台,共建炮台6座。除一石頭縫炮台之外,其餘5座分別以“威、鎮、海、門、高”5字命名。又建小炮台25座,構成一個大規模的防禦系統。1859年,英、法聯軍艦隊炮襲大沽口,清軍奮勇還擊,擊沉敵艦3艘,擊傷多艘。光緒二十六年(1900)官軍與義和團在此抗擊八國聯軍入侵,大沽口炮台顯示了強大的威力。翌年,依清政府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的規定,大沽口炮台被拆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