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叉子是用玉米面製成的麵條,它是以玉米為主料,發酵磨成水面後再經沉澱,上層為澱粉,下層則為叉子面渣取粉,用手工或模具擠壓成條狀,直接下到熱水鍋里煮熟,撈出後以蔥花、肉絲、海米、蘑菇、油鹽等佐料食之,還可以將麵條煮成八分熟,撈出配上新鮮的蛤肉用猛火爆炒,稱為炒叉子。
屬於滿族風味小吃,主要流行在丹東周邊城市,以丹東的叉子最為地道
炒叉子是一種用玉米面壓製成的玉米條,然後配以調料炒制而成。根據配料不同,有肉末炒叉子,雞蛋炒叉子。
主要流行於遼寧省的丹東一帶。
叉子吃起來細膩滑潤,味鮮爽口,鮮香誘人。炒叉子的火候也是一大關鍵,火決不能太小,時間也決不能太長,否則叉子容易炒不透或過火。時間短外面看著好了,但裡面是生的,味道大打折扣(一些小攤往往因為食客多而偷偷縮短工時,一點要注意喔!)最好是一面用燒煤的大爐子燒著滾開的水,煮著擠壓好的叉子,另一面用煤氣爐子爆著鍋,等叉子煮到正好,撈起放到冷水裡激一下,放上淡黃色的蛤肉和嫩綠的韭菜,爆炒翻勺,待麵條通體晶亮透明,軟軟的,糯糯的,一陣陣異香撲鼻而來,哈哈,就可以出鍋了。
小故事
叉子是由滿族食品酸湯子轉變而來的,說起這種食品還有一段故事哪,話說當年東北在女真統治時期,有這么一家人,只有媽媽領著兩個兒子,後來兒子長大了,分別娶了媳婦,然後兩個兒子就追隨完顏阿骨打去征遼,老媽媽先是在大兒媳家生活,這大兒媳不但讓老媽媽使勁幹活,而且還不給飽飯吃,另外總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罵老媽媽。二兒媳聽說後就把老媽媽接回自己家,不光不讓老媽媽幹活,而且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先可著老媽媽。原本故事到這裡應該比較美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哪。這一年二兒媳家的地就遭災了,家裡漸漸沒有米下鍋了,二兒媳想咋地也不能讓老人餓著啊。於是就到大兒媳家去借糧。大兒媳聽說是借糧給老太太吃,不但不借,反而咒罵老太太咋不早死呢。二兒媳苦苦哀求,大兒媳就是不借,最後大兒媳說要糧沒有,只有泔水缸里有一些碎米,要不要,不要就扔了。二兒媳沒辦法,只好從泔水缸里撈出了一袋子已經發酵變酸的碎米。回到家裡,二兒媳把碎米淘洗了好幾遍,然後磨成水面,擠壓成麵條,煮好後怕有毒,二兒媳就先吃了一碗。等了半天,覺得沒什麼事,才給老太太吃。就這樣,二兒媳一家靠著這些變酸的碎米和周圍村鄰的接濟度過了困難時期,生活漸漸富裕起來。而大兒媳家因為雷擊失火,燒成一片白地,大兒媳只好走村串戶去乞討度日。
後來這個故事在東北滿族中傳開來,這種伴隨著滿族人尊老愛幼習俗而來的食品也漸漸在遼東滿族中流傳起來,後來有人因為這酸湯子口味過酸,不好待客,就改良為米叉子了。
特色
在丹東炒叉子最具特色的就是在秋季丹東特有的黃蜆子收穫時,用黃蜆子肉做的蜆肉炒叉子。
先將米叉子煮七八分熟撈出,然後配以黃蜆子肉、韭黃、胡蘿蔔、圓蔥等輔料,再加上蒜末、香油等調料,大火猛炒而成。這樣製作的炒蜆子,色澤金黃,口感滑嫩,越嚼越筋道,味美鮮香。那要是吃上幾口,絕對過癮。當然,現在有些店開始把煮製的湯叉子和朝鮮的石鍋結合,又開始製作石鍋叉子,那又是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