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灣甸子鎮鎮政府駐灣甸子村,人口1.56萬人,面積358.72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灣甸子村;17個村委會:灣甸子村、冰湖溝村、坎椽溝村、尖山子村、紅樹溝村、大那路村、大廟村、西土門村、二道溝村、關東場村、得勝村、腰嶺子村、大邊溝村、風道村、白廟子村、龍頭村、七道溝村。
資源狀況
河道工程防護境內水源充足,渾河發源地在境內滾馬嶺下,另有四條河也從灣甸子鎮境內發源匯入渾河,流向大夥房水庫。灣甸子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810毫米,年平均溫度3.4℃,無霜期125天,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資源豐富,林木材質優良,野生的山野菜、食用菌、中藥材漫山遍野,種類繁多,儲量豐富。東北特產林蛙年產500萬隻,優良食品紅松松籽年產300噸。人工種植中藥材6000餘畝。灣甸子鎮以木材生產為主的工業生產蓬勃發展,主要產品是集成材,現有集成材企業45家,年生產集成材5萬立方米,以其天然紋理、優質美觀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東北最大的集成材集散地,產品銷往韓國、日本、美國及國內各大中城市。林業資源豐富,森林類型繁多,有落葉松、紅松、油松、樟子松、核桃松、花曲柳、水曲柳、楊樹、柞樹、樺樹等30餘種林木,木材質地細膩、堅硬,可做多種建築材料與生活家俱用材;這裡野生山菜豐饒,有蕨菜、大葉芹、刺嫩芽、猴腿、廣東菜。野生食用菌類有紅蘑、榛蘑、灰蘑、趟子蘑、榆蘑等20餘種。良好的生態環境滋補了生存在其中的各種野生動物。礦產資源蘊藏量較大,有草碳土、花崗岩、矽酸岩、鐵礦藏。其中草碳土儲量極大,鎮域很多角落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經濟狀況
氣化站設備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5億元,比2001年增長195﹪,年均遞增19﹪;工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5.9億元,比2001年增長190﹪,年均遞增25﹪;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9000萬元,比2001年增長80﹪,年均遞增10﹪;糧食產量9542噸,比2001年增加3000噸;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比2001年增長48﹪;農民人均純收入5375元,比2001年增長35﹪,年均增長8﹪;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實現221萬元,比2001年增加121﹪,年均遞增8﹪,完成全口徑稅收62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億元;招商引資9400萬元;2007年全鎮人口17814人,全年出生人口99人,自然增長率3‰。主要產業
大那路村部.農業生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以最佳化產業結構為突破口,把發展綠色、特色農業作為重點,建設三大基地和六大主導產業。藥、菌、煙、菜和牛、豬、雞、蛙、鹿等特色種植業、養殖業生產初具規模,逐漸向一村一品方向發展。2007年訂單農業達到11000畝,其中綠色無公害膠質玉米1萬畝,胡蘿蔔200畝,速凍玉米600畝,蘿蔔籽200畝。完成了砍椽溝村、大廟村的山野菜林下移栽、播種400畝,山野菜返季溫室大棚200棟。建成了大那路村500畝中藥材基地、甸心子百畝藥園。全鎮當年新發展龍膽草、五味子等平地中藥材1000畝,總量達到8000畝。建成了得勝養殖小區,新建擴建雞舍6700平方米,新增5戶蛋雞養殖專業戶,增加養殖量4.9萬隻,總量達到8萬隻。灣甸子鎮新增肉雞、蛋雞養殖專業戶16戶,達到27戶,養殖家禽20萬隻。全鎮黃牛飼養量預計可達到4000頭,生豬4100頭,羊2000隻,以養鹿、狍子為主的特色養殖可達到500頭。食用菌生產得到了恢復發展,大廟村、灣甸子村、風道村新發展冷棚地菇、露地香菇50畝,20萬箱段。林蛙養殖繼續擴大,養殖量達到500萬隻,產業結構的調整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推進了全鎮經濟發展。工業企業:按照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培育和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集成材企業由2002年的4家發展到現在的45家,年生產集成材5萬立方米。工業產值年遞增50﹪。2007年,工業園區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設,投入資金80萬元回填、平整企業用地80畝,使園區內企業達到20家。2007年全鎮工業產值可實現5億元,入庫稅金6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億元,招商引資9400萬元,規模企業升級4家,企業轉型5家。集成材產業的蓬勃興起,有力地拉動了全鎮製造、維修、餐飲、運輸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全鎮企業安置勞力2400人,可為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城鎮建設
灣甸子鎮為了加快山水小城鎮建設步伐,全面提升鎮頭景觀帶創建水平。切實抓好鎮頭3.3公里樣板路建設,鎮黨委、政府年初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借鑑外地成功經驗,完成了小城鎮建設的總體規劃設計。僅用13天就完成了50多戶的拆遷任務,拓寬了鎮頭街道,並將3.3公里的街道劃分為休閒景觀區、商業開放區、生活居住區分別建設。開發建設經濟適用房5000平方米,新建衛生院門診住院樓600平方米,科技文化中心400平方米,寄宿制學校教學樓3000平方米。在鎮頭新上路燈140盞;投資40萬元,新上戶外大螢幕電視一處、燈箱式電子顯示屏5處10面;新上開拓者、孔融讓梨等標誌性雕塑3個;新上電子監控器7處;遷移路邊線桿140根;鎮頭劃分林場休閒景觀區、商業區和居民區。林場休閒景觀區對原道北居民區域內進行拆遷,公路外預留3米,鋪設人行步道磚15000平方米,栽植梧桐等大苗木10000株,全面完成了鎮村綠化工作,同時統一修建標準式紅磚+鐵藝圍牆700多延長米;對商業區採取開放式建設,全面鋪設水泥步道磚進行硬化;居民區統一施工建設標準式紅磚+鐵藝圍牆2000延長米;修建蓋板式邊溝2000延長米。改造了供暖設施,對鎮內四棟住宅樓實行統一供暖,面積達1.4萬平方米。改造自來水管道4100米,建成了集健身、休閒、體育活動為一體的5000平方米文化廣場和8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解決困擾鎮頭多年的騎路市場問題,並投入20多萬元購置了1台鏟車、2台垃圾清運車,設專門清運隊,垃圾箱48個,垃圾房8處,每天負責衛生清理。通過以上措施,鎮容鎮貌發生了極大改變,從而使我鎮生態型小城鎮建設品位得到進一步提高。全面提升了小城鎮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