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白絨草
種中文名:濱海白絨草
種拉丁名:Leucas chinensis (Retz.) R. Br.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繡球防風屬
屬拉丁名:Leucas
國內分布:產廣東海南,台灣;生於向陽的海濱荒地上。模式標本可能采自廣東海南。
命名來源:【Prodr : 504. 1810】
中國植物志:65(2):419
英文植物志:17:141
組中文名:直萼組
組拉丁名:Sect.Ortholeucas
亞族中文名:野芝麻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 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20—30厘米。莖基部木質,粗大,自其上發出極叉開或近平伏的當年生枝條,枝條四棱形,略具溝槽,密生白色向上平伏絹狀絨毛。葉小,無柄或近於無柄,卵圓狀圓形,長0.8—1.3厘米,寬0.6—1厘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圓形或近心形,紙質,基部以上具圓齒狀鋸齒,兩面均被白色平伏絹狀絨毛,側脈2—3對,中肋與側脈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輪傘花序腋生,分布於當年生枝條基部直至枝條的上端,具3—8花,圓球形,連花冠徑l一2厘米,密被平伏絹狀絨毛,其下承以少數苞片;苞片線形,細小,短於萼筒很多,長2—3毫米,密生平伏絹狀絨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5毫米,外面密被絹狀絨毛,內面在上部1/3處密布平伏絹毛,脈10,外面明顯突出,內面略凹陷,齒10,長約1毫米,長三角形,近等大,其中數齒略大。花冠白色,長約1.1厘米,冠筒細長,喉部稍膨大,比萼筒長,長約7毫米,外面無毛,內面在中部以上有極斜向的稀疏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狀,外被白色長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開張,3裂,中裂片最大,近於腎形。雄蕊4,內藏,花絲絲狀,略具鬚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絲狀,略超出於雄蕊,先端極不相等2裂。花盤平頂,波狀。子房無毛。成熟小堅果未見。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產地分布
產廣東海南,台灣;生於向陽的海濱荒地上。模式標本可能采自廣東海南。
本種提示
據檢查我國海南產的過去曾訂名為LeucascollettiPrain的具花標本,其特徵均為花萼內面上部1/3處密布平伏絹毛,花冠筒伸出於萼很多,內面中部以上有斜向的毛環,均不符合LeucascollettiiPrain,故Prain在發表後一種時認為中國有分布顯然是不可靠的。而海南產的上述標本,十分吻合Leucaschinensis(Retz.)R.Br.這一種,推斷Retz.采自中國的濱海白絨草的模式標本,很可能是采自廣東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