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書解釋
(《萬病回春》卷二)。《雜病源流犀燭·諸郁源流》:“霧露風雨坐臥,濕衣濕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臥,陰寒則發,脈沉澀而緩,是濕郁。”宜祛濕解郁為大法,選用濕郁湯、昇陽除濕湯等方。參見六郁條。
濕郁,六郁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指感受外濕、郁於體表肌膚而致病。龔廷賢謂:“濕郁者,周身骨節走注疼痛,遇陰雨即發。”
(《萬病回春》卷二)。《雜病源流犀燭·諸郁源流》:“霧露風雨坐臥,濕衣濕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臥,陰寒則發,脈沉澀而緩,是濕郁。”宜祛濕解郁為大法,選用濕郁湯、昇陽除濕湯等方。參見六郁條。
郁病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郁有積、滯、結等...
症狀表現 併發症 診斷依據 鑑別診斷 預防護理肝經鬱熱,濕蘊於脾。 【治法】清肝解郁,健脾滲濕。 【方名】清肝解郁益陰滲濕湯。
辨證 組成濕郁湯主要用來治療因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濕地,或汗出衣衫,皆為濕郁,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濕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shī,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又稱濕邪,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
基本字義 字形結構 詳細字義 古籍解釋 常用詞組暑濕,病證名。指暑熱挾濕的病證。夏季常見病之一。症見胸脘痞悶、心煩、身熱、舌苔黃膩。如暑濕困阻中焦,則見壯熱煩渴、汗多尿水、胸悶身重;如暑濕瀰漫三焦,則...
病因 特點 辨證分析 注意事項 應季提醒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濕阻之病,在江南、...
郁孤台建在贛州市區北部的賀蘭山頂,始建於唐代,因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得名。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詩...
濕熱病,一作濕溫。見於《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以夏秋為多見。臨床以始惡寒,後但熱,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為提綱。其病因感受...
濕熱病篇 作者簡介郁李,落葉灌木,高1~1.5米。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條紋;幼枝黃棕色,光滑。桃紅色寶石般的花蕾,繁密如雲的花朵,深紅色的果實,都非常美麗可愛,是園林...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主要變種 生長習性 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