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潼關南街背芯子 |
所屬地區:陝西·渭南·潼關縣遺產編號:III-28遺產類別:民間舞蹈遺產級別:省申報人/申報單位:潼關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潼關南街芯子產生於古潼關南街轄區境內,這裡與晉、豫接壤,依山傍水,歷史上水陸交通發達,異常繁華。南依秦嶺,北臨黃河,潼洛河從村中歡樂流過;南街芯子就是這裡勤勞樸實而又充滿生活熱情地先民們,用自己聰明才智創作的社火藝術,早在初唐時期演出就非常走紅,在當地及周邊地區久負盛名。古以木製骨架為裝飾藝術,以後鐵制骨架為各種裝飾藝術的“芯”,可承載一至數名小孩子,加上動作表演,以高、險、奇、巧成為特色藝術,深受廣大民眾及外國友人的喜愛。背芯子民間舞蹈,其鐵芯要用熟鐵再經過多次鍛打,使其成為剛柔兼濟的專用鋼材,既能承載重物,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動,讓人有一種藝術的美感,可以表演古今的戲劇、民間傳說及其它多方面的內容。
南街背芯子的規模可大可小,可以在大型廣場演出,也可在舞台上演出;可以單獨演出,也可以和鑼鼓、秧歌及音樂等配合演出。同時有背芯子、抬芯子和車芯子之分,根據不向;的場合安排出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演出形式。其靈活性新穎和高險性藝術,深受人們喜愛,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南街新老藝術家的努力下,南街背芯子這一民間藝術終乎盛上了藝術的殿堂,走進了中央電視台,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蜚聲海內外,鑄就新輝煌。
歷史淵源
相傳古潼關芯子起源於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這時候漢代古城居民逐漸下移,人口迅速增加。其間在金陵寺旁建造規模宏大的“貞觀塔”,既增加了神話傳奇色彩,又以吸引居民快速往塬下遷移。貞觀塔建成後,舉行了長時間的盛大慶典活動,有人為了讓小孩能看上慶典表演,把孩子架在肩上,頂在頭上,也有將桌子凳子疊起,讓孩子站在上邊,更有甚者,有人用木頭做成特製的“木架”讓幾個孩子同時站在分開的支叉上觀看,以後有人將這種方法演變為鐵制的芯子,表演出多種花樣,供人們玩賞取樂。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沿著黃河、長江這兩條河流域在傳播的,而陝西潼關又是建成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歷史文明最發達的地區,芯子是古潼關先輩們留下的定寶遺產,他在民間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發人向上的作用。
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以後)朝廷下令修建潼關城牆,這期間慶典、慰問活動頻繁,對芯子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清光緒26年(1900年)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由北京逃往西安途中;路經潼關,品嘗了潼關的鴨片湯,觀看了南街的芯子,都給予了很高評價,對南街的芯子也有一定的推動。晚清時期,趙如海、程先登兩位潼關的秀才在當時出資購置器材、器具,策劃增加活動內容,增加了社會日常生活方面的內容,積極支持南街芯子的發展。後來,名廚趙來炮、紳土楊貴彥、名醫孟占元等潼關知名人士廣開思路,豐富了內容,擴大丁規模。解放前後,沈鈞海為繼承和發揚南街芯子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世紀80年代後期,周玉峰、楊連子、張萬金、姚保順等人在原部分演藝人員的指導下,宣傳動員該村的廣大文藝愛好者,重新組織起芯子隊伍,使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煥發了青春。進入21世紀,一代新生力量崛起,把芯子隊伍擴大為目前的規模,在程三喜、朱春榮、劉汶潼等人的組織下,參加了多次重大演出,如人民大會堂“百華迎春”、中央電視台“歡樂中國行”等,使南街芯子名揚海內外,達到了新的高潮。
基本內容
南街芯子有背芯、抬芯和車芯之分,外出演出以背芯子為主,它以單獨和靈活見長。在場面演出時有儀仗隊、秧歌、鑼鼓等配合,以壯聲威。南街背芯子通常在節日慶典及重大活動時表演,從規模大小和構造上分類造型,人數少則幾人多則數十人到百人,以高、險、奇、巧、懸為特點,可以弘揚正氣,鞭韃醜惡,多取材於歷史不同時期的人物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打魚殺家》、《游西湖》、《天仙配》、《封神榜》等。從造型上說,有刀尖上站人、算盤珠上立人、小籠鮮上愚人、菸袋鍋上立人、雨傘尖、扁擔兩頭站人,每組芯子都有3—5米之高,並且還能旋轉自如。背芯子是由一個成年入在身上捆看的鋼筋架上,懸著幾個3—5歲的小孩,一組背芯子由2到3人組成。抬芯子是茌特製的板凳上搭槓,槓下四個成人抬著板凳,凳架上可裝3到5名小孩,組成一個抬芯子。而車芯子規模比抬芯子更大一些,一般在車芯子上裝數人多達10人以上,因抬芯子和車芯子用人較多,加上器具繁重,攜帶不便,而背芯子相對比較靈活多,故而很快發展起來。背芯子在表演形式上,可用鑼鼓伴奏,也可用音樂伴奏,也可用口技伴奏。我們在07年中國《西安·香港》道德經研討會開幕式演出時用華陰老腔伴奏,演出效果很好,表演者踩著鏗鏘的樂調,邊演邊舞,快樂活潑。背芯子入場、出場和進退都有講究,有雙龍擺尾、二龍出水、走四方、四盞燈、小蝴蝶等,背芯子的造型優美,變化多端,是各種慶典、慰問表演活動之一。
基本特徵
渣關縣南街芯子歷史悠久,參與考和支持者眾多,也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在拯救、發掘與發展的過程中有以下特徵;1、有牢固的傳統基礎和眾多的愛好者、支持者,基本上形成了地區性大眾化娛樂的形式;
2、內容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有傳統的保留節目,有新編的時代性節目,又有臨時發揮的即興節目,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經久不衰;
3、規模可大可小,場地與舞台均可表演,可以用鑼鼓配樂,也可以用樂器配樂、表演姿勢靈活、進退自如,形式多樣,因此古有“肉傀儡”之稱;
4、所謂“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著扮演角色的男童或女童,披甲戴盔持各種兵器,在街上遊行表演,成水人在下面旋轉和舞蹈;
5、在發掘、拯救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也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6、近年來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慶典演出,國際和社會影響較大。
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
1、儀仗隊:20人,彩旗20面。2、背花鑼:21人,鑼,鼓架造型、裝飾品。
3、鑼鼓隊:35人,大鼓一面小鼓四面,鑼15面,饒15副。
4、背芯子表演隊:20人,鐵骨架、服裝、造型器具,小孩20人,服裝及輔助道具。
5、抬芯子表演隊:抬芯子4架,16人,少年、兒童及小孩15-20人,劇裝、古裝等20套,扎綁腿帶16條。
6、車芯子表演隊:小四輪車3輛,骨架3套,裝飾布、花各3套,司機3人,服裝3套,表演人員共15人,劇裝古裝等15套。
7、扶持、護衛50人、後勤組織人員25人。
瀕危狀況
南街村芯子活動,日益繁榮,經久不衰,在解放以後及1956年的合作化慶典中基本保持了原貌,以後活動逐年減少,人們開始有所生疏,文革以後的20多年間一直沒有表演過,不少指揮和表演人員相繼謝世。到20世紀90年代僅存四五個直接參與者,了解全部技藝過程的人也不多,能掌握此絕技的更是寥若晨星,改革開放以後,雖有活動開展,但技藝不夠全面,加上外出打工人員多;組織起來也比較困難;另外因農村經濟不活躍,也使這一文娛活動受到了限制。據有人估算,全村能完全子解芯子裝扮、演出詳細過程的僅有2人,有4人一知半解,了解不夠全面,能掌握一部分訣竅的僅有3人。觀看過系統演出的全村不足百人,如果再有10年時間不搞活動,估計此種技藝將會失傳。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潼關縣秦東鎮南街村,地處北緯34度23分至3度40分,東經100度09分至110度25分,村子分布在古漁關縣城內,距現潼關城10公里,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346戶1746口人。古潼關千古名關,為秦地東大門,南依秦嶺,北鄰黃河西有華岳屏障,東有函谷關,歷來為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和平年代為交通樞紐,商賈雲集,四街繁華,古城四門險要,城牆堅固無比,東門虎踞雄關,西門樵樓晚照,南關十二連城,北望中條雪岸。遠望溝、禁溝、列斜溝、膠泥溝遍布四周,險要無比,易守難攻,城內有蠍子山、鳳凰山、印台山、東山等四大名虬名勝古蹟星羅棋布。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潼關文化,以戰爭、神話為題材的景觀讓人難以忘懷,戰國時依地守險,三國時馬超刺槐,明末李白成南塬大戰……大小數百次戰鬥都給潼關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華岳千仞當檻立,黃洞九曲抱關來”這就是對潼關的真實寫照,毛澤東古詩:“荊山已去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開。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新破蔡州回。”說明了潼關在古代戰爭中的特殊位置。
該村為古潼關城的南街,故名南街村,在古潼關的影響下,這裡有廣泛的民眾文藝基礎,尤以南街背芯子稱著。芯子演藝源淵流長,演技超群,獨具特色。另外,古潼關的人文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為南街書子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歷代有知名人士扶持資助,使芯子演藝活動經久不衰。改革開放以後,在老傳人的動員下,廣大愛好者積極投入到這一活動中來。尤其是省市、縣委、縣政府及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使這種演藝活動更加發揚光大,不但繼承了古代演藝的特色,而且壯大了隊伍,增加了配角,使芯子的表演不再單調扣更加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實為古潼關優秀的文化遺產。潼關南街背芯子主要分布在古潼關南街及其鄰村。
保護計畫
目前資金投入情況:2004年,潞關縣政府撥款1.5萬元,潼關縣文體局撥專款1.3萬元,察東鎮政府向社會簿措資金0.5萬元,黨員和民眾捐款1萬餘元,用於拯救南街村瀕危的芯子表演,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培訓,使一些即將消亡的項目得到了復甦。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3年10月,潼關縣委、縣政府召開了:“保護古潼關民間藝術,打造古潼關特色文化品牌”會議,會上對古潼關南街村芯子、城區的管南、三堡、段名、稅南等村的社火重點保護髮展等,均作了保護的安排指示。
2、2004年,縣文體局局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湯振華,主持召開了打造古潼關南街村背芯子的品牌會議,會後印發檔案,提出奮鬥目標,並作了具體安排部署。
3、建立了政府、黨員、幹部、民眾各拿一點的“四個一”集資保護機制。
4、動員知名人士,有識之士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捐助活動。
保護內容:
為了保護好南街背芯子。特制定出由黎東鎮負責組織實施。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管理監督的十年保護計畫:1、靜態保護:①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潼關地區背芯子藝術的歷史沿革及其重要的藝術價值。②將調查所獲資料進行分析歸類、整理、存檔。
2、動態保護:①建立以秦東鎮南街村、蘇家村等周邊幾個村的文化生態保護體系。⑧建立以南街村為基地的背芯子培訓基地,定期對兄弟村芯子藝術骨幹進行培訓,以促進古潼關背芯子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十年保護目標:
1、不斷改進背芯子酌內容和形式,揚長避短。提取精華,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讓技藝不斷地提高和升華。
2、建成系統的組織保護和發展體系,讓其成為一支秀美的民間藝術奇葩,又能廣泛地流傳於其它地域,吸收其它地方民間芭藝術的長處,不斷豐富和其內容與形式。
3、建立完善的資料體系,打好靜態保護基礎。全面提高培訓水平,提高人員素質,打造芯子知名品牌。
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時間:2007.5-2008.5保護措施:深入調查,掌握一手資料,建立培訓基地,加強和完善隊伍建設
預期目標:建立完的資料體系,打好靜態保護基礎,培訓20人以上的演出隊伍。
時間:2008.5-2009.5
保護措施:整理調查資料,進一步全面開展培訓工作。
預期目標:全面提高培訓水平。
時間:2009.5-2010.5
保護措施:基地培訓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預期目標:提高演職人員素質打造知名品牌。
時間:2010.5-2011.5
保護措施:研究製作新的發展規劃,推出新的節目。
預期目標:與時俱進,抓好創作,推出1-2個有影響的新節目。
時間:2011.5-2012.5
保護措施:提高知名度,讓這一民間演藝走向世界。
預期目標:打出國際品牌,爭取向外國友人演出。
五年主要保護措施:
1、建立有專家指導的,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核心的領導小組機制。2、組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普查工作隊。
3、大力宣傳,提高認識,爭取資金,發展芯子藝術。
4、充分利用民俗和節日,增加演練機會,提高演技水平。
5、通過各種手段,每年籌集一萬元龍右的保護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