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潮宗街防空設施遺址位於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中山西路社區潮宗街165號,洞口朝北開,約建於20世紀30-40年代,為抗戰時期沿街某單位修建。2005年潮宗街改造時被發現,按原貌進行修繕,洞頂建朝宗亭,洞內辟“日本侵略軍轟炸長沙暴行圖片陳列室”,後陳列室搬走,洞口被封,裡面只存兩枚廢棄的炮彈。潮宗街防空設施遺址曾在抗日戰爭時期保護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雖防空功能已衰退,但其對豐富長沙城的防空洞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抗日戰爭殘酷現實的見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特點
整體保存較為完好,洞口由鐵柵欄封住。年代久遠,曾作為重要的人防工程使用。解放後,一度廢棄並被世人遺忘致使其年久失修,內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毀,2005年潮宗街進行改造時發現,進行了修繕,基本恢復了原貌。
潮宗街防空設施遺址所在地地形為河谷地帶,水系發達,地處湘瀏盆地的湘江沿岸,西距湘江約150米,與嶽麓山隔江相望。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8-17.2度,年平均降水量為1422.4mm。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常見樹種有樟樹、梧桐等,土壤類型為以紅壤土為主。遺址處於長沙市鬧市區,植被較為稀少。
潮宗街防空設施遺址地處長沙城區的鬧市區,位於開福區通泰街街道。所在的開福區人文魅力獨特,因千年古剎開福寺而得名,是“楚漢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遺址所在的潮宗街潮宗街是近現代長沙米市的中心街區,集中了多家糧棧和米廠,現麻石古韻猶存。清末軍機大臣瞿鴻璣曾居於此街,1914年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在這裡創辦,潮宗街56號是1920年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的舊址,人文底蘊深厚。遺址周圍均為居民住房,臨潮宗街,近民國旅社戲樓、真耶穌基督教堂,西距湘江中路約80米,東距黃興北路約240米,交通便利,人口流動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