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次耕

簡介潘次耕(1646—1708),名潘耒,又字稼堂,晚自號止止居士,吳江人。 檉章家富藏書,尤多明代文獻,著《明史》,次第略備。 周夢莊(1904—1997)先生,自學成才,博覽文史典籍,通佛學、文學、史學、考古,著述不輟。

基本信息

簡介

潘次耕(1646—1708),名潘耒,又字稼堂,晚自號止止居士,吳江人。從伯兄檉章學。檉章家富藏書,尤多明代文獻,著《明史》,次第略備。莊廷瓏《明史》文字獄大案發,檉章首罹其禍,被殺,其妻發往黑龍江配與包衣,因懷孕,潘耒獲準隨嫂沈孺人同行,時年十六歲。至廣寧城,沈孺人分娩後即自刎殉夫,次耕得以護喪南歸。後更名吳開奇,避難北上,依顧炎武(1613—1682),成為弟子,於經、史、歷算、音韻、訓詁等,無不精通。康熙18年(1679),他不聽炎武勸阻,應試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充會試同考官。二十年前血腥文字獄,兄嫂之慘死,早已忘卻矣!周夢莊(1904—1997)先生,自學成才,博覽文史典籍,通佛學、文學、史學、考古,著述不輟。曾問學於章太炎,是章門弟子中傑出詞人。夢莊先生晚年任鹽城市政協主席,往來海峽兩岸,其子周仲元上將,曾任蔣經國侍衛長,台灣聯勤司令。他從多種野史、筆記中輯錄潘次耕事跡,並加按語。節引《潘次耕親筆家書一通》,是次耕護嫂北行首途之際,寫信伯叔諸兄的,滿腔悲憤,一字一淚。但為德不終,不僅出仕清廷,還向僧人大汕索賕,夢莊先生評曰“化仇為恩”“其人之品德可知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