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漁家傲·從叔父乞蘇州濕紅箋
【創作年代】宋朝
【作者姓名】陳師道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
漁家傲·從叔父乞蘇州濕紅箋
一舸姑蘇風雨疾,吳箋滿載紅猶濕,色潤朝花光觸日。人未識,街南小院應先得。
青入柳條初著色,溪梅已露春訊息,擬作新詞酬帝力。輕落筆,黃秦去後無強敵。
作品賞析
這首詞,詠蘇州濕紅箋,表達自己獲得濕紅箋以後的欣喜以及由此激發的創作衝動和自豪心情。《雨村詞話》卷二:“後山有漁家傲詞,詠蘇州濕紅箋,有‘色斗朝花光觸日’句,疑即今硃砂箋也。”元費著《蜀箋譜》謂蜀中“仿姑蘇作雜色粉紙,曰‘假蘇箋’,皆印金銀花於上”。這種金銀花紙,實際上是在色紙上加工飾有金銀片或金銀粉的紙,故名金花紙或銀花紙,又名冷金紙、灑金銀紙、冷金箋等。濕紅箋,應為當時吳地生產的一種類似金銀花紙的名貴紙張。中國造紙業素稱發達,以唐宋為例,負有盛名的有四川的蜀紙、浙江的竹紙、九江的雲藍紙、江西白藤紙、觀音紙、溫州的蠲紙、蘇州的春膏紙、安徽的宣紙等(見《文史知識》1986年第8期介紹)。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特設專門機構監造宣紙,並把這些精品宣紙貯藏在澄心堂。據說這些宣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名澄心堂紙,常人極難得到。歐陽修、梅堯臣、蘇軾等人在得到一些澄心堂紙後,都驚喜萬分,並且賦詩讚美。蘇州的濕紅箋,亦應為當時名貴紙種,陳師道偶然獲得,賦詞頌揚,亦可見當時文人心態。
詞的上片寫得到蘇州濕紅箋後的躊躇滿志之態。“一舸姑蘇風雨疾,吳箋滿載紅猶濕”,寫吳箋通過水路,歷經風雨,來之不易。“紅猶濕”三字暗示了濕紅箋的特點和命名由來。“色潤朝花光觸日”一句,概括了這種紙的特點,“潤”一作“斗”,從毛校本改。名貴的紙,其主要的特徵是細薄光潤,色彩絢麗,不僅紙的質地要高,另外還有染色、印花等再加工的創新,有的能有十幾種顏色,有的能印上山林、人物、鳥獸等砑花(暗花紋),使紙上“隱起花木鱗鸞,千狀萬態”(《文房四譜》)。這樣的紙,說它“色潤朝花”,自然就不是簡單的溢美之詞。這一句,寫濕紅箋的色和光,不是直接描寫,而是同“朝花”和“日光”這些人們習見的事物作類比,給讀者的視覺形象似更為鮮明。“人未識,街南小院應先得。”可能這種紙過於名貴,一般人不易得,也就不易識,而身處“街南小院”的作者,卻慧眼獨具,捷足先得,這種躊躇滿志之態,既有自詡之意,更多的是傾注了對濕紅箋的愛慕之情。
下片寫用濕紅箋創作新詞的強烈欲望。得到如此佳紙,自然能助文人雅興,因為這種紙有助於表現作品的藝術神采和風韻。因此,作者的創作衝動和欲望被調遣起來了。這時,在作者眼中,“青入柳條初著色,溪梅已露春訊息”,春意萌動,春色宜人,正是作詞寫詩的大好時光,“擬作新詞酬帝力”,關鍵在“擬作新詞”,在作者看來,新詞力作,才能不辜負這樣美好的紙箋,作品的藝術性應當同紙張的名貴度成正比,這裡實際上也傾注了作者對濕紅箋的珍愛之情。結末兩句,“輕落筆,黃秦去後無強敵。”是對自己創作高水平詞作的自信。一個“輕”字,絕非草率從事之意,更多的是包含了在濕紅箋上寫詞那種小心翼翼的情態。“黃秦”是指北宋“蘇門四學士”中的黃庭堅、秦觀,是當時有名的詞人。陳師道自己曾說過:“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餘下不逮也,詞家以秦黃並稱”(見《歷代詞話》卷五)。又說:“他文未能及人,獨於詞不減秦七黃九”(見《苕溪漁隱叢話》)。說明作者對秦黃的推崇和對自己詞作的自信。“黃秦之後無強敵”,那么,自己自然就可稱雄於詞壇了。這樣的結尾,因為有上片作鋪墊,始終沒有給人以作者在自我吹噓、故為狂妄的印象,相反令讀者對濕紅箋在觸發藝術創造力方面的能量增加了理解。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無己,別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哲宗元佑時,由蘇軾等推薦,為徐州教授,後歷任太學博士、潁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家境困窘。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