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亭橋

漁亭橋

明代,用石砌先建起西側“永濟橋”,延至清代,年久傾圮。 清嘉慶《黟縣誌》載:“舊為橋名永濟橋,後改漁亭橋,久圮。 在“永濟橋”東側,依舊為木橋,名“通濟橋”,每被春水漂蕩,行人苦之。

歷史傳承

漁亭自古為黟縣水陸交通唯一出口,河中有小洲,古時依小洲架木橋兩座,連線河東、河西,木橋常為洪水所沖斷,行人甚感不便。明代,用石砌先建起西側“永濟橋”,延至清代,年久傾圮。清嘉慶《黟縣誌》載:“舊為橋名永濟橋,後改漁亭橋,久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楊乃賢捐資二千兩興建。乃賢死,其子天培續成。”仍名“永濟”。在“永濟橋”東側,依舊為木橋,名“通濟橋”,每被春水漂蕩,行人苦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時知縣孫維龍捐俸並倡勸邑紳士樂輸,改建石橋,取名“普濟”與“永濟”並峙。兩橋之間為中洲,上有房舍、店鋪,人稱“中州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漳河“出蛟”,河水肆虐,中洲街廬舍漂沒無存。西遞人胡學梓(字貫三)及漁亭集市士商捐資合力重修,並接兩橋合併為一橋,仍用“
永濟、普濟”名。石料取自岩下馬欄塢優質茶石,歷經百年後,又遭水毀。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黟人汪俊卿、余文廣、余桂芬、姚國儀等倡議,捐款重建,至宣統二年(1910年)竣工。欄桿全用長方塊石壘成,高大雄偉,為黟縣最大的石拱橋。橋身兩側分別有光緒丁未年十月所鐫刻的“永濟橋”、“普濟橋”石刻各兩塊,故又名“雙濟橋”。橋旁原豎有清代《漁亭通濟、永濟橋碑記》、《重修漁亭石橋碑記》碑刻兩塊,現已無存。民國24年(1935年),慈張公路建成,該橋作公路橋通車。抗日戰爭時期,為阻止日軍,國民政府要炸毀該橋,幸得鄉紳陳伯和等人力阻,才免於一劫。
建國後,漁亭橋曾幾經整修,至今仍作為省道慈張線主要公路橋樑使用。1964年5月,分水尖、欄桿勾縫加固;8月,用40立方米2—4厘米石渣改鋪泥結碎石橋面,長114米,解決了原條石橋面的跳車問題。1986年10月至1987年7月,安徽省公路局投資,黟縣公路管理站組織施工,對古橋進行加固、拓寬,鋪設鋼筋混泥土橋面。改造後,橋面行車道淨寬7米,兩測人行道寬0.7米橋面縱坡3%。上部為等截面石腹式石拱,矢跨比1/2;下部為漿砌條石重力式,總投資21.35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