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來自外地到廣州打工的人員,落戶在廣州各大人才市場,成為集體戶口中的一員。由於結婚後必須遷出人才市場集體戶口的硬性規定,數以萬計的人逐漸成為潛在的“滯婚”人群,據2007年9月的統計,有十萬人之多。
從落入戶口的那一天起,他們就成為“滯婚”一族。他們或許已經擺了喜酒,接受了親朋好友的祝福。在外人看來,儼然誕生了一個小家庭。然而,他們還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正式夫妻。
政策管理
人才市場是這樣操作的:外地人員達到廣州落戶標準,辦理完手續並獲人事局審批後,可把戶口放在人才市場。不過,落戶者須簽保證書,保證結婚後把戶口遷走。雖然人才市場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開出戶口證明,但“結婚必須遷戶口”協定在雙方自願簽署的前提下。如果不簽,人才市場就不會同意進行戶口代理。
南方人才市場人事代理中心工作人員劉鈞說出了人才市場的苦處:戶籍由公安部門管理,集體戶籍人數過多給公安部門造成太大壓力。“我們有幾十萬人搭戶,計畫生育是國策,我們有生育指標。集體戶口人員結婚後的計畫生育難管理,容易出現漏洞。” 而公安部門戶籍管理部門和計畫生育部門則表示,他們並沒有出台“集體戶口不允許結婚”的規定。
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夢琴分析道,集體戶口不允許結婚的直接原因是戶籍管理與計畫生育管理捆綁在一起,後者的嚴格管理自然限制了前者。廣東青年幹部學院教授譚建光說,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有制度沒有改革,二是新問題的不斷出現。“我們一方面鼓勵人才流動,要人有歸宿感,但舊有的戶籍制度卻限制了人才的流動和創新。後來出現的計畫生育政策,對個人戶口所在單位的問責,又給戶籍管理下了"緊箍咒"。”
解決之道
長遠方法
解決這個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靠戶籍制度改革的推動,戶籍改革本身並不複雜,但附加在戶籍制度之上的相關社會經濟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利益分配格局錯綜複雜,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出現,計畫生育政策也會做出一些調整。最終達到動態平衡。
現實方法
“房子”成為他們開啟婚姻之鎖的萬能鑰匙。
投親靠友政策或實施: 2010年4月,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正在與戶籍管理部門協商,力圖多渠道解決集體戶口結婚難的問題,或將嘗試“允許掛靠集體戶口的人通過投親靠友落戶”,戶口遷出後就可順利領證結婚。
催生經濟
“滯婚”人群直接帶動了“搭戶”生意的興盛。所謂“搭戶”,就是代辦廣州人才市場集體戶口“搭戶”轉入親戚或朋友戶口手續(市內遷移)。“搭戶”形式有集體戶“搭戶”入個人戶、集體戶“搭戶”入集體戶。搭個人戶,需要自己提供親戚、朋友,否則只能代搭在其他公司的集體戶上,可以結婚。
“需要這個業務的人最多,因為集體戶不能結婚的問題現在很嚴重。”天河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搭戶”越秀的價格是5000元,而“搭戶”天河的價格是3000元。一般5~10個工作日就可以辦好所有業務,辦成功後收錢。 他介紹,“如果找不到這種親朋好友掛靠的,還可以代辦掛靠在某個公司的集體戶口下,這樣就可以結婚生孩子,小孩也可以落戶(但沒學位)。一次3000元,以後每年交500元的管理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