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派

國畫流派“滬派”又稱“海上畫派”,一般指的是於十九世紀中葉(1843年),至廿世紀初期(1927年)時,一群畫家活躍於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

“滬派”又稱“海上畫派”。

區域性而言,上海的開埠,所引發的社會發展──屬於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業的頻繁已成為中國的活動特區,人民的生活也隨著商業興趣,而有更廣泛的視野;就經濟的發展,使之富裕的象徵,甚至酬謝禮物,便落在精緻文化的發展上;就文化特質來說,繪畫創作是極為適宜的主題藝術。因此,自古雖也有賣畫的記載,但文人大都以知音相贈,或停留在教畫授徒,以求“束條”的供養,雖然先有鄭板橋等人,有類似職業性的主張外,真正以畫為職業的事件,上海地區的繁榮,成為此風氣的催發者。究其原因,當然是上海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包括了政治的涉入,被劃入外國道商的港口;本身傳統文化的承繼,如揚州畫派的存留,事實上商賣與仕紳交往之間,繪畫畫法的贈酬,是極為現實性的禮品,典雅適宜;這項經濟狀況的衡量,也間接促成上海地區藝術活動的蓬勃發展。
所以說上海的畫風已接近職業性、專業性的畫作,並且頗有現實性的題材,包括傳統人文精神的形式,諸如吉祥意義、道德品評、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緒”性的創作,如喜怒哀樂為內涵,這便是海上畫派大都以花鳥畫為主的主因。因為山水畫較不易表現出大富大貴的即興題意,言及此,這又要檢視繪畫完成的快慢問題,花鳥畫頗具象徵性的意義,配合人物畫亦近於人情世故的題材,只要安置妥當,畫家在快速度下,很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山水畫雖有簡筆畫法,畢竟無法草率,因此“海上畫派”的風格趨向民俗性的畫作,亦歷歷可數。當然就繪畫發展而言,外延於內斂的充實,當畫家感受到仕紳與商業之間有所牽動時,如何引導人情高雅又簡明的畫法,是促成畫風的主因。

“海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形成於近代,即清末上海闢為商埠以後,一些文人墨客從各地流寓於上海,以賣畫為生,日久,遂成繪畫活動中心。
一、匯集中國江南地域人物,一些文人墨客從各地流寓於上海,以賣畫為生,人數達百餘人,其中近、現代“海派”,主要以趙之謙、任頤、虛谷、黃賓虹等為第一代著名代表人物,其畫風傾向於中國傳統繪畫的“集團風格”一派。
二、現、當代“海派”,人數更多,傾向於畫派寬泛的“地域”一派。如今第一代和第二代海派畫家大多已經去世,甚至有評論認為這標誌著海上畫派的真正謝幕。
但其中優者,除了少數第二代傳承派之藝術名家,如吳湖帆、顏文梁、鄭午昌、江寒汀、謝稚柳、來楚生等以外,還有聲譽於中國美術界的,有突出的“個性風格”,尤以上海籍陸儼少(嘉定人)、程十髮(松江人)、朱明(崇明人)等為最著名。

“滬派”文化特色

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最早是指文化藝術的流派,起源於清末民初的上海畫派,以後擴展到建築、家具、服飾、作風等,形成以商業、開放、多元、大眾、新穎和海納百川為特色的滬派文化

“滬派”文學風格

文學史研究界有“滬派”文學之說,但文學史上並不存在一個標舉“滬派”旗幟的創作團體,被納入滬派文學的作家也是色彩各異,既有新文學作家群所排斥的“星期六派”,也有後期創造社的某些成員、“現代派”和“唯美派”,甚至有人將魯迅、茅盾等人也歸入滬派。歷史上,滬派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挑起“京海之爭”的沈從文等人對滬派的定義是“道德上與文化上的”“惡風氣”,是“名士才情”與“商業競拍”相結合;魯迅則指出:要而言之,不過京派是官的幫閒,滬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
總體看來,人們將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各路作家都當作了滬派,其中包括已成流派的“現代派”詩歌,“新感覺派”小說,以及無法歸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張愛玲,蘇青,林微音,予且等人,而忽略了他們在創作主張和藝術風格上的差異。若從藝術流派的角度加以考察,只有施蟄存、劉吶鷗、穆時英、杜衡、戴望舒偉代表的現代派,他們熱衷於在都市生活中虛秘五光十色的美,熱衷於表現商業文明的節奏和情緒,有同人刊物,真正體現了流派的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