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芎

滇芎,多年生草本。根粗壯,紡錘形,表面淡棕褐色以至紫褐色。莖直立,圓柱形,有縱條紋,無毛。基生葉片輪廓呈三角形或卵狀長圓形;葉柄有窄翅。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小傘形花序;萼齒近半圓形;花瓣白色,卵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幼時短而直立,長約土毫米,果期向外開展。果實廣卵形,基部微心形。花果期5—9月。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滇芎
種拉丁名:Physospermopsisdelavayi(Franch.)Wolff

科學分類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傘形目Apiales
科:傘形科Apiaceae
屬:滇芎屬Physospermopsis
種:滇芎P.delavayi
二名法
Physospermopsisdelavayi
(Franch.)WolffinNo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5—75厘米。根粗壯,紡錘形,表面淡棕褐色以至紫褐色。莖直立,圓柱形,有縱條紋,無毛,基部常殘留稠密的纖維狀葉鞘,上部有分枝。基生葉片輪廓呈三角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6厘米,寬2.5—5.5厘米,1回羽狀分裂以至3深裂,羽片1—3對倒卵形以至倒卵圓形,長2—3厘米,寬1—2.5厘米,基部楔形,頂端不規則的3淺裂,邊緣有缺刻狀鋸齒,頂端或中間的裂片較大,倒卵形,基部闊楔形,頂端常3淺裂至深裂;葉柄長4—7.5厘米,有窄翅。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序梗長7—20厘米,總苞片4—5,葉狀,長7—13毫米,頂端通常2—3裂,裂齒略帶紫色;傘輻5—8,長3—5.5厘米,側枝上的傘輻略短;小總苞片3—4,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4—6厘米,寬不超過2毫米,全緣或頂端3裂,脈1條;小傘形花序有花7—14,花柄長3—5毫米;萼齒近半圓形,長約0.2毫米;花瓣白色,卵形,長2—2.2毫米,寬1.8—2毫米,基部有短爪,脈1條;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幼時短而直立,長約土毫米,果期向外開展。果實廣卵形,基部微心形,長2—3毫米,寬2.5—4毫米;主棱5,隆起;分生果的頂端窄,橫剖面近圓形,胚乳腹面有深槽,背槽油管2,側槽3。花果期5—9月。

地理分布

特產雲南(洱源、建水、賓川)。
生境:生長在山坡草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縣,摩挲營,洋芋山。

屬中文名:滇芎屬
屬拉丁名:Physospermopsis
本屬特徵: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基部覆蓋纖維狀的葉鞘。葉片倒卵狀披針形,闊三角形至長圓形,1—2回羽狀分裂,極少不分裂。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苞片發達,上部3裂或羽狀分裂,小苞片全緣或頂端3裂至羽裂。花白色,黃色或暗紫色。萼齒細小或不明顯;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頂端鈍圓或有極短的內析小舌片;花柱基幼時扁壓,邊緣略呈波狀,果熟時隆起呈圓錐形,花柱短,向外反曲;花絲與花瓣近等長或稍短。果實卵形至廣卵形,頂端漸縮,基部略帶心形,表面平滑,兩側扁;分果主棱5,絲狀、凸起、心皮柄2裂;每槽有油管2—3,合生面有油管2—4。花期5—8月,果期8—10月。2n=11。多種屬。
本屬花粉形態:P.Cuneata花粉長球形,赤道面觀為近菱形,極面觀為三角形,萌發孔位於角上。大小為(21.8一)24.4(一26.1)×(16.5一)18.4(一20)微米。3孔溝,溝長而狹,長於極軸長度的2/3,裂縫狀;內孔近於方形,向外突出,具孔緣。外壁厚度為1.7微米,外層厚於內層,較粗的皺塊狀紋飾。圖29.2.
本屬生境:生於林下,疏林草地或山地草坡,海拔2700—4000米。
本屬分布:四川:鹽源、木里。雲南:中甸、洱源、建水、賓川、麗江。西藏:亞東、聶拉木。P.Obtusiuscula也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和印度的阿薩姆。地圖29.
科中文名:傘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本科概述:該科約270屬,2800種,分布於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地區或熱帶高山。我國95屬,525種,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17屬為特有屬。是我國特有屬最多的科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