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滁[滁,讀音作chú(ㄔㄨ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滁”,即今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一帶地區,非安徽省的滁州市,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濁漳河)。古滁邑位於太行山腹地,山多川少,境內南部有海拔2012米的樺樹凹山,西北部諸峰海拔皆在1700米以上,還有山勢高矗雄峙、奇峰突兀,令人登頂而有開胸廣志之感的古滁山(今廣志山)。由於古滁邑既是古代該地區最早見到日升的地方,又是最早培養和種植棃(黎米、黃粘米、粘糜子)的地方,且其著民膚色偏黑,因此又稱作“棃”,後統一為“黎”。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堯者,號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堯,是帝嚳(黃帝曾孫高辛氏)的次子,姓尹祁氏,初封於陶,後又封於唐,故有天下之號為陶唐氏。其號曰“堯”,史稱為唐堯,史稱上古五帝之一。十八歲時,堯代摯為天子,都於蒲阪(蒲坂、蒲州,今山西永濟)。堯帝在位時期有德政,他常徵求四岳的意見,而且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盡情發表意見,並設立了多項政權組織,要求薦舉賢人加以任用。堯帝在位七十年後讓位於舜,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傳說,“萬棋之聖”的圍棋,就是堯帝發明的。相傳在商王朝時期,堯的孫子大由就被分封於古滁邑,其族被稱為“滁黎”、“黎方”。傳至西周時期,已經多稱該地區為“黎”,漸次淡漠了“滁”之稱謂。到殷商晚期,大由的後裔傳承之國被稱為黎侯國,後被西伯侯所滅,周文王在先後戡滅了黎國、邗國(今河南沁陽)、崇國(今河南嵩縣)等重要諸侯國,並將自己的國都自西岐遷於豐邑(今陝西長安)之後,“以周為氏”,構成了周族對商紂王都城的直接威脅。西周初期,黎侯國復又為周武王重設,仍由堯帝的後裔承位。傳至西周春秋時期,已經多稱該地區為“黎”,漸次淡漠了“滁”之稱謂。在文獻《偃師姓氏源流》中稱“周武王滅黎,黎人以國為氏。”在文獻《史記志疑》中也記載“帝辛四十四年,武王伐黎。”但本書認為,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已經沒有黎、邗、崇等的重要阻力了,因此,仍當為周文王所滅。
周宣王姬靜(姬靖)十五年(公元前812年),晉國滅了黎侯國,隨即又復其國。周惠王姬閬十四年(公元前663年),赤狄民族的潞氏部族攻滅了黎侯國。周定王姬瑜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晉國大將軍荀林父滅了潞氏部族,又把逃在異鄉的黎侯後裔請回來,重建了黎侯國,不久又為晉國所吞併。
在東漢、曹魏迄西晉時期,古滁地被設為潞州(縣)。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置刈陵郡,治所在今故縣村。隋朝文帝楊堅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為黎城縣。唐朝昭宗李曄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改名為黎亭縣,五代時期的後唐政權復名為黎城縣。宋朝仁宗趙禎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遷縣治於今縣城。古滁邑(黎城縣)迄今已經具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古滁邑(黎城縣)演進迄今,已經具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了,而今安徽省的滁州在古代原稱摩陀嶺、南譙州,到晉朝時期稱作琅琊山,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才改稱為“滁州”的,比山西的古滁邑之稱延晚了一千二百八十多年。在堯帝之孫大由的後裔子孫中,在殷商晚期就有以先祖封邑之古稱為姓氏者,稱滁氏,在五代十國的戰亂期間有分遷至今今安徽省的琅琊山地區者,指水為滁,成為至今乃稱“滁州”的地方,亦有近一千四百二十年的歷史了。
滁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分衍有塗氏、徐氏、凃氏、黎氏、潞氏、路氏、陸氏等諸多姓氏,世代相傳至今。其中的塗氏、徐氏、凃氏之姓氏讀音仍作chú(ㄔㄨˊ)。
得姓始祖
陶唐大由。滁氏以及分衍的塗氏、徐氏、凃氏、黎氏、潞氏、路氏、陸氏等族人皆尊奉堯帝之孫陶唐大由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滁氏是一個非常古早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刈陵、滁州為郡望。
今廣東省的汕尾市陸豐市,福建省的泉州市永春市,江西省的宜春市奉新縣,河南省的南陽市社旗縣,四川省的閬中市,浙江省的衢州市開化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融安縣,湖北省的孝感市,重慶市,北京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安遠市,湖北省的鹹寧市通山縣,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滁氏以及分艷的塗氏、凃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刈陵郡:即今山西黎城縣,上古時期稱“滁”。相傳在商王朝時期,堯帝的孫子大由就被分封於古滁邑,令人登頂而有開胸廣志之感的“廣志山”。因此其族被稱為“滁黎”、“黎方”。周宣王十五年(公元前812年),晉國滅黎侯國,隨即又復其國。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赤狄潞氏部族攻滅了黎侯國。在東漢、曹魏迄西晉時期為潞縣。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置刈陵郡,治所在今故縣村。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為黎城縣。唐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改名為黎亭縣,五代時期的後唐政權復名為黎城縣。宋朝天聖年間(公元1024年)遷縣治於今縣城。古滁邑(黎城縣)迄今已經具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了。
滁 州:滁州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古稱摩陀嶺、南譙州、琅琊山。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作。考古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夏、商、周時期,這裡分布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沿淮“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華夏文明。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攻戰頻繁,這裡曾為吳國、楚國分據,所謂“吳頭楚尾”。秦朝統一中國又亡於暴政,接著楚、漢相爭,江淮一帶至今仍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和“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三國鼎立時期,滁州成為魏、吳兩國交兵的戰場。西晉“八王之亂”時,琅琊王司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嶺避難,琅琊山因此而得名。經歷了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爭戰,到隋、唐時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滁州。唐朝名臣李幼卿、韋應物、李紳、李德裕等先後任過滁州刺史。北宋歐陽修亦曾貶任滁州,寫下了《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蘇軾又將“兩記”寫成了碑貼,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揚四海。南宋時期,江淮一帶成為宋、金兩國對峙的前沿,抗金名將、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整軍抵禦金兵,使滁州面貌為之一新。宋朝時期的文化、經濟和戰爭對滁州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元朝後期,滁州鳳陽縣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南征北戰,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鳳陽府曾一度營造為明朝開國皇帝的都城,滁州亦曾直隸於明初京師,如今鳳陽明朝皇城遺址和皇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朝時期滁州產生了許多學有功名的人物,如狀元戴蘭芬,女學者王貞儀,“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吳氏宗族,舉世聞名《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等。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江北皖東一線成為太平軍與清王朝軍隊反覆爭奪的重要戰場,清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在滁州爆發了著名的烏衣之戰。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滁州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運動的啟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皖東抗日根據地。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滁州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滁州經歷了幾十年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乾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1992年12月,國務院批准滁州設立省轄地級市。
堂號
刈陵堂:以望立堂,亦稱黎城堂、滁邑堂、廣志堂。
滁州堂:以望立堂,亦稱摩陀堂、南譙堂、琅琊堂。
家譜文獻
江西清江灘溪滁氏(塗氏)宗譜二卷,(清)塗興肇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註:始遷祖為[元]塗以文。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四川冕寧沙壩滁氏(塗氏)老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重慶市圖書館。
河南唐河滁氏(塗氏)五編宗譜,(現代)塗文遠編輯,2002年計算機排印本。註:始遷祖為[清]塗顯。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字輩排行
江西南昌滁氏(塗氏)字輩:“智正萬明金賦祖純言文玉大天章”。
江西奉新滁氏(塗氏)字輩:“貴已上開天作述友賢良學可光先德自期永字邦”。
四川營山滁氏(塗氏)字輩:“來永遠德昌光明顯大良朝中倫友習邦各勤諸常”。
四川閬中滁氏(塗氏)字輩:“善易均文登國思天元清”。
河南南陽滁氏(塗氏)字輩:“辛興克保源遠流長”。
河南社旗、台灣滁氏(凃氏)字輩:“光年文書義國朝學興顯公正成士澤道德振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