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概況
2001年,溫江大學城開始建設,成為推動溫江經濟發展的一個新亮點,為溫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幾年來,溫江大學城的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與日俱增,對周邊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溫江經濟發展的三張名片之一。
溫江大學城入駐學校一覽表
入駐高校
本科院校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大的秋景](/img/4/0b3/nBnauM3X2UTN5cTM0cTO1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3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西南財經大學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愛國怒潮中,聖約翰大學的愛國師生脫離該校,擁戴張壽鏞先生創辦光華大學。校名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卿雲歌》),象徵著復興中華、反抗帝國主義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由上海內遷成都,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私立成華大學改為公立,匯聚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四川財經學院。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
學校始終與國家民族共命運,格致誠正,興學報國;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進步,經世濟民,勵精圖強,在國家經濟騰飛中寫下了雋永篇章。胡適、錢鍾書、徐志摩、葉聖陶等大師在此傳道講學;謝霖、陳豹隱、湯象龍、許廷星、劉詩白等著名經濟學家於此授業解惑。
截至2017年6月,學校攜光華、柳林兩校區,總占地2300餘畝;有專任教師138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2600餘人;下設27個教學單位。
截至2013年9月,西南財經大學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3951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492人;碩士研究生5993人,博士研究生1103人,留學生363人。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img/a/096/nBnauM3X0IzNwUD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學校最早起源於1906年在成都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前身為原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遷往雅安獨立辦學,定名四川農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
2018年3月,學校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個校區,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625萬冊(件)。有教職工3400餘人,其中教授326人、副教授578人;博士生導師246人、碩士生導師647人;設有學院26個,研究所(中心)15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本科專業91個;全日制在校生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3.7萬餘人,研究生近4000人。
學校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2013年,學校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列全國高校13名,NPI列7,科研機構列14。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本部)
![成都中醫藥大學](/img/6/58b/nBnauM3X0EjNxITM4cTO1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3k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為現名;2006年6月,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四川省衛生管理幹部學院併入成都中醫藥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醫藥大學共有溫江校區、十二橋校區、人南校區、汪家拐校區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800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達到3.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0餘萬冊;下設19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餘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00餘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萬人,其中研究生2000餘人。
成都師範學院(校本部)
![成都師範學院](/img/3/c38/nBnauM3X2cTMwkD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其前身是1955年創辦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學校,歷經四川省教育幹部進修學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學院(1978年)、四川教育學院(1984年)等歷史發展階段。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為成都師範學院。
截至2016年5月,學校占地面積1100餘畝,有溫江校區、人民南路校區、白果林校區3個校區,校本部設在成都市溫江校區。學校建築面積31.0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958餘萬元,藏書145萬餘冊,數字資源12TB。學校設有17個學院,開設有普通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15個,涵蓋了經、教、文、理、工、藝、法、管、史等9個學科門類。有專任教師686人,高級職稱教師223人(其中教授73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27人;有普通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13479餘人。
高職院校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img/6/3f5/nBnauM3XycjM1EDNzgTO1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4k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校發軔於1937年由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代辦的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前身為1958年組建的四川省溫江農校;2002年升格更為現名;2005年成都畜牧獸醫學校和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併入。2009年教育部、四川省與成都市簽訂協定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支持學校發展是重點建設工程。學校教學改革工作得到中央肯定,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同志曾接見學校黨委書記並聽取學校教學改革工作情況的匯報;胡錦濤總書記曾參觀學校產學研結合基地。
截至2018年,學校共1608畝,校區442畝,在彭州、崇州建有兩個農業科技園區;擁有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和省級眾創空間。固定資產總值3億元,圖書107萬餘冊。設有7個二級學院,專科專業44個;全日制在校生逾萬人。有教職工573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38人,省市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省市級各類科研獲獎成果51項。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img/3/e18/nBnauM3X0MTMwkTM1gTO1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4k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前身為創辦於1952年的四川省交通學校,曾五易校名,四遷校址,1992年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1999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獨立升格為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院成為四川省第一所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並獲優秀級高職高專院校;2007年,學院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0年順利通過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驗收;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占地1033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3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2億元,圖書館藏書120萬冊;設有11個教學系部,開設56個專業(方向);有教職工700餘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3人,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121名,中組部“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省學術帶頭人1名,省級教學名師4名,省學術後備帶頭人選2名,全日制在校高職生13000餘人。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溫江校區、主校區)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img/3/90f/nBnauM3X3UzNxcT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學校創建於1917年;1956年更名為成都水力發電學校;2001年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更為現名。
據2018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溫江校區、草堂校區、羅家碾校區、青峰嶺教學電廠四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00餘畝,固定資產總值4.21億元,建築面積23.8萬平方米;全日制大學專科在校學生5000餘人。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和盛校區、主校區)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img/5/56c/nBnauM3X4cjN3kT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院現有成都市青羊區文家場正街文家校區及溫江區和盛鎮和盛校區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580餘畝。學院設有六系兩部兩中心,全日制在校學生8838人,教師總數478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12人。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img/a/f9a/nBnauM3X3gzM5Aj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他院校
成都廣播電視大學
![成都廣播電視大學商貿管理學院](/img/9/15a/nBnauM3X0MTN5Ij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學校實行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辦學體制。形成了以總校為中心,完全覆蓋成都市20個區、市、縣,並輻射成都周邊地區的完善的辦學網路系統,下轄15所區(市、縣)級分校和5所行業系統分校及10個二級學院和30多個教學站點,截止2009年底,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2餘萬人,目前,全系統教職工約1700餘人,各類在校學生30000餘人,校本部在編教職工105人,外聘人員36人,編內外職工共141人。
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成都校區)
![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img/8/550/nBnauM3XxMTM2gDN1kTO1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5k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四川化工工程學校
![四川化工工程學校](/img/5/e6e/nBnauM3XwQzNzkj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溫江校區)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img/4/0ce/nBnauM3X4YTOwEz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科研院所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img/7/891/nBnauM3X0UTNzMz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主要開展農業、林業、水產業的基礎技術研究、套用研究和技術推廣等公益性農業服務,承擔國家、省、市下達的相關任務;開展農業、林業新品種、新技術和水產品選育(引進)及配套技術的研究與套用,開展相關科學技術宣傳、諮詢和服務;開展農業科技的研發推廣及農業和農村實用人才的短期培訓。
根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新院區占地總面積297畝,科研試驗基地730畝;全院總編制282人,在編職工234人;有科技人員16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人、副高級職稱64人,博士8人,碩士61人。
成都通信勘察設計院
成都通信勘察設計院經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批准成立於1984年,是一個由建設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核准頒發資質證書的一家在全國範圍內專門從事通信網路規劃、可行性研究、技術諮詢、通信工程勘察設計、通信信息系統集成和工程監理等業務的綜合性通信設計單位。現擁有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建設部核准頒發的“工程諮詢乙級”、“智慧型建築甲級”、“工程勘察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和信息產業部“通信信息網路系統集成乙級”資質證書。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img/8/4ea/nBnauM3X2MDOxUzM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主要從事農產品食品加工、微生物發酵、釀酒工程、優勢傳統食品改造等方面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及配套工程設計。
歷年取得科研成果300餘項,獲得各級科技成果獎100餘項,獲授權專利40餘個,其中“黑曲糖化酶活力的提高及其在工業上的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直投式功能菌發酵泡菜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套用”、“發酵法製衣康酸”等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50餘名,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研究人員占60%以上,享有政府津貼、技術帶頭人、突出貢獻專家、青年科技專家等名譽的有10餘人。
“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西南站”、“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中心分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國家食品企業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示範中心”、“釀酒生物技術及套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食品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食品加工)示範平台”、“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十多個機構設建在本院。
成都通信建設工程局
成都通信建設工程局,是由建設部核定的電信工程專業承包壹級施工企業,專業從事通信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維護。現隸屬於中國移動四川通信服務公司。我局下設一個擁有甲級資質的通信勘察設計院,十二個施工處,一個維護中心。工程局現有正式員工474人,平均年齡32歲,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37人,占員工71%,其中,擁有工程師以上職稱人員84名,一至三級項目經理61名。企業資產總額1.5億元,註冊資本4568萬元,擁有總價值3977萬元的各類先進設備、儀表和機具。具有承攬各類通信建設項目,年完成投資額50億元的綜合能力。
周邊旅遊
魚鳧城遺址
![魚鳧城遺址](/img/1/e92/nBnauM3X0ETN5czM3ADM2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溫江文廟
![溫江文廟](/img/6/4c2/nBnauM3X0AjNyEjM5ADM2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陳家桅桿
![陳家桅桿](/img/3/7c0/nBnauM3X1YDOzEDN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大乘院
![大乘院](/img/9/fb7/n5GcuM3XwAzMwAzNyEDM2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A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國色天鄉
![國色天鄉](/img/c/4be/nBnauM3X2gjNygDN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泰迪熊博物館
![泰迪熊博物館](/img/3/47f/nBnauM3X1QDO0UTN1Q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c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地理優勢
位置優越
![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img/d/d7e/nBnauM3X2IDNxgzN3EDM2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是大學城一端與溫江老城區緊密相連,老城區各種生活配套十分完備,使得大學城板塊除了享受自身配套以外也能就近享受老城區配套;
二是大學城另一端緊密連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海科園內有占地45萬平米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包括酒店、寫字樓、商業街區、總部基地等配套,這無疑是該區域未來最具推動力的因素。
作為溫江“八大功能片區規劃”之一的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工業片區,1998年經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正式批准納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享受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各項優惠政策,是全國四家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區之一,中國西部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區。
交通便利
![成都捷運4號線二期工程](/img/5/9a4/nBnauM3XzADNwYTN5EDM2MDN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捷運4號線二期工程向西延伸至大學城(萬盛站),具有如下重要意義:一是帶動科技園區域的發展:該站點的建設能夠更好的輻射科技園片區,為區域帶來更多的人流;二是“騰籠換鳥”,促進園區轉型:立足該站點,規劃建設CBD,作為科技園核心區,為科技園未來轉型發展提供配套支撐服務,使其健康高速發展;三是提升站點周邊土地的使用價值:該站點周邊尚有2.86平方公里的土地未開發,結合該站點,規劃建設商業圈,利用軌道帶來的大量客流,提升地塊價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公交線路
成都公交309路,連線溫江(大學城東、大學城西)與成都市中心(百花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