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鳳凰公園地處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城西北部,鳳凰路11號,南北長542米,總面積為2.7公頃,1990年始建。
其內風光
公園內粉牆黛瓦、小橋流水,茂林修竹、花木扶疏,風景優美。因公園附近原有兩座青石砌築的名為雙橋又名鳳凰橋的橋樑。公園由此得名。全園分飲綠湖、碑林、珍竹園、山水園、花圃、兒童樂園、牡丹園、梅園和意園閣等九個景區
主要景點
浣紗女
在園中屹立著一座大型浮雕,名為“浣紗女",這其中還有個美麗的故事:公元前528年左右,楚平王聽信讒言,將大將伍奢全家300多口抄斬,唯獨伍子胥幸免於難。伍子胥逃入吳國界地,在今高淳固城沙灘頭村附近迷失方向,見一女子在河邊漿紗,便上前問路,浣紗女得知伍子胥乃忠良之後,給他漿紗米湯為其充飢,並為伍子胥指明通往吳國的道路。 行走片刻,伍子胥回頭一望,見浣紗女立在原地,心中起疑,便又折回身來。浣紗女知其心意,便轉身跳入溪中,捨生取義。數年後,伍子胥帶吳兵伐楚,雪恥之日,伍子胥來到當年浣紗女捨身相救的溪邊,將在楚宮內繳獲的三斗三升“金豆子”撒在溪中,黃金港以此而名。
浣紗女捨身滅口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據記載,唐朝著名詩人李白遊歷高淳時,被浣紗女義舉震動。當時縣令鄭晏提出為浣紗女立碑,並請李白撰寫碑文,李白欣然答應。在碑文中寫道:“子胥東奔,乞食於此,女分壺漿,滅口而死。聲動列國,義形壯士,投金瀨沚,報德稱美。”
唐代石刻井欄
井欄鑿造於唐元和六年(811)。據《溧陽縣誌》記載,此井欄原在溧陽縣西門零陵寺內,宋元祐五年(1090)被遷至東門外報恩寺,後又遷至溧城鎮楠木廳(狄氏宗祠), 1991年移至溧陽鳳凰公園內,並建“唐井亭”加以保護。
井欄(即井圈)外形似覆置(倒扣)的巨碗,麻石質地。平沿,短直頸、圓肩、腹壁微斜直,肩部有三圓孔,等距離分布,孔徑5.5厘米。井欄高54厘米、口沿內徑86厘米、腹壁外圍408厘米,口沿處厚近11厘米。
井欄外表腹壁有陰刻行楷21行91字銘文:“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欄並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卿郭通以偈贊曰:‘此是南山石,將來造石欄,流傳千萬代,各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沾勝福者,超於彌勒前。’”刻字剛勁有力,難能可貴的是麻石質地粗糙易碎裂,要在這樣石質的表面鐫刻如此流暢的文字實非易事。雖歷經近1200年,字跡仍清晰可見,可見書者是高手,鐫者亦是能工巧匠。據考查,此井欄是我國留存至今唯一可見的珍貴的唐代石刻井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