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流傳於莆田地域的溝邊儺舞(俗稱十惡舞),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儺儀式中的民間舞蹈部份。這種古老的儺舞之花,主要體現在儺表演儀式中,舞者戴著猙獰面具或繪畫詭異面譜,拿著武器、奔騰跳躍、舞姿激烈詭黠,氣氛神秘威嚴,藉助神靈的威力,降魔鎮惡,驅除旱、澇、火、蟲等自然災害及瘟疫疾病等災害,經代代民間藝人沿承,不斷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成為我市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2010年11月,《溝邊儺舞》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俗介紹

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流傳於莆田地域的溝邊儺舞(俗稱十惡舞),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儺儀式中的民間舞蹈部份。這種古老的儺舞之花,主要體現在儺表演儀式中,舞者戴著猙獰面具或繪畫詭異面譜,拿著武器、奔騰跳躍、舞姿激烈詭黠,氣氛神秘威嚴,藉助神靈的威力,降魔鎮惡,驅除旱、澇、火、蟲等自然災害及瘟疫疾病等災害,經代代民間藝人沿承,不斷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成為我市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2010年11月,《溝邊儺舞》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記載

溝邊儺舞,追溯其歷史淵源,從表演形式和舞技探究,應是唐代“百戲”俳優雜戲和歌舞雜奏所流傳下來的產物。溝邊儺舞具有豐富多彩的雜劇和舞蹈表演特點,它的產生和形成時間,與“谷城宮”楊公太師出巡郊遊廟會應有密切關聯,最早出現在宋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黃石谷城宮楊公太師出郊巡遊,是有據可依的,最早可溯至宋朝。“谷城宮”古稱“谷城古廟”(印符尚存),北宋年間建於黃石青山(亦稱谷城山)的三隱岩(松隱岩、梅隱岩、竹隱岩)的梅隱岩中。谷城宮楊公太師出遊一般在每年春天的三月舉行。(個別年間也有推至四月初)。具體出巡日子均向楊太師祈杯,求個吉日而定,故而有二十四鋪百姓自古至今流傳“三隱祈春巡”的名言。即是說每年楊公太師出巡日子要由三隱岩所在地的“谷城宮”求楊公太師府祈杯而定。可見,谷城宮楊公太師的出遊巡視廟會,早在宋朝就有了,而具體何年開始,目前無據可查。

明嘉靖年間倭寇入莆,原“谷城宮”古廟被毀,明崇禎年間,遷建於今荷嶺新址“谷城宮”。“谷城宮”重建後,又重新按例舉行楊公太師出遊,一直延續至今。溝邊儺舞(十惡舞)也跟隨表演至今,長盛不衰。
“谷城宮”楊公太師出巡廟會的原由,是當時朝政腐敗,瘟疫流行,地方官員無能,科學落後,缺醫少藥,百姓生活艱辛,無力就醫,瘟情重且廣,死者不計其數,於是百姓的希望只好寄託於神靈的威力。“二十四鋪”百姓誠請“谷城宮”的五瘟神——楊公太師(他是天賜金禪壓瘟大和尚),出遊進行驅瘟、送瘟,驅妖逐邪,庇護百姓平安。出遊所需各種必要的執事項目,由各鋪百姓認領,一經認領就成為固定世襲不變。而溝邊認領了“儺舞(俗稱十刑十惡)”,其意是裝神者手持刑具緝拿驅逐惡鬼。所謂“十惡”即中國封建王朝為維護其專制統治所規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種重大罪名:謀反、謀大逆、謀叛、不逆、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從隋朝開始,正式以十惡罪名規定於法典。犯此罪名之一者即惡人,死後即為惡鬼。凡十惡者必遭嚴厲的懲治。溝邊儺舞的內容、形式和服裝道具以及表演特點,是根據道教傳說的“六丁六甲”的十二守護神,其神力具有“行風雷,制鬼神”的法道。這是“谷城宮”楊公太師出巡廟會的意願所需的重要項目。它增強了驅瘟逐邪的力度,充分說明儺舞(十刑十惡)其舞蹈的產生形成,與谷城宮出遊是同步的,歷史悠久。

表演儀式

溝邊儺舞是儺儀式中的舞蹈部份。舞蹈採用以人扮神,人神結合,將人神化的形式,系想像鬼神的形態,採用形式壯達,描摹傳神的手法,構成相應的各個特殊驅鬼緝拿的動作。總體上,既有柔美細膩的姿勢,又有鏗鏘有力的陽剛之氣,其動作頗具古典神韻,整體氣氛莊嚴肅穆,體現高度神威,產生既有動人的藝術感染力,又給人望而生畏的敬仰之情。舞蹈隊中的表演者,都是道教傳說中的“六丁六甲”,他們手持刑具,是驅逐緝拿惡鬼的使者。

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

表演內容:儺舞(十惡舞)

表演內容根據傳說神話故事而來,其中人物主要是“六丁六甲”(道教傳說中的十二位守護神),是具有“行風雷,制鬼神”的道法故事演化而來的。其人物的服飾、道具、形象是參仿古宮廟中的壁畫。古時戴面具,臉譜均用戲劇油彩勾勒,極具神威。人物形象逼真傳神,形似神達,栩栩如生,躍然臉譜上。

整體舞蹈分為五個小分隊。

第一分隊:是陰曹地府中的人物,白無常(俗稱大哥),身高2.85m,(身背竹篾編成套架,披上服飾),著白衣紅褲,足系草鞋,戴高帽,帽上書“一見生財”。左手執扇,右手端旱菸槍,八字眉,口吐舌頭,繞煙霧。據傳他是陰間鬼頭,管理一方陰司之鬼。黑無常:(俗稱矮哥),身背竹篾編成套架。身著黑衣紅褲,足穿草鞋,手執“正堂令牌”,執行巡查惡鬼的任務。安奶:(白無常的妻子),身著繡花紅衣(花旦服)紅褲,系紅裙,腳穿繡花鞋。一手執扇,一手攜手絹。她無實際職責,只是增添故事內容,起逗趣作用,增添濃重的鄉土氣息生活色彩。

據老前輩傳說,每年出遊結束後,白無常(大哥)和安奶在坨壩大埕舉行隆重的結婚典禮。當天,大埕上備有香桌,桌上擺滿供品,備有床鋪、棉被,並提供洞房一間。結婚典禮開始時,須過“三通”,新郎新娘要吃“三道”菜:①面一碗;②龍眼乾湯一碗;③酒一杯。然後黑無常高喊“贊句”,送新郎新娘進洞房,後分發紅包(須備紅包40份)給觀眾。觀看的人群圍得水泄不通,可謂“人山人海”。據傳,由黑無常(矮哥)充當媒人,穿針引線,才使得白無常和安奶喜結良緣。結婚典禮舉行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氣氛高漲,場面紅火,預示著一年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的好兆頭。人們和睦相處,夫妻恩愛,納福迎祥,娛神娛人,縱情歡愉,宣洩情感,表達了廣大民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二分隊:“不孝子”,是“十惡”中百姓所常見而怨恨的人物,表演形象化。很有感染力,起勸世警示的作用。他頭髮蓬亂,黑臉龐,身著囚服。背上背著“不孝子”的白布條,垂頭喪氣,搖搖晃晃。前面有一個六甲(使者)手持鐵鏈拉著走,後有一個“六丁”(使者)用鐵叉推著他腰向前,十分形象的表現出“不孝子”的悲慘下場。

第三分隊:“六丁六甲”使者16人,皆白面,赤膊,歪嘴、托眼、長眉毛、腰系紅肚兜,穿紅褲,扎手紮腳足系草鞋,雙足系鈴,頭戴一頂用圓圈製成的有色彩的帽子,插紅白紙抄條,脖子上帶銀鏈,左手執鐵扇,右手執令牌“見惡便拿”,執行巡查任務。沿途表演者全部靜音。

第四分隊:有“六丁六甲”組成的(20—40)人驅逐五方鬼,(東、西、南、北、中五方)的隊伍。身穿蒙面衣,紅衣紅褲,斷虎鬚。足穿草鞋,手腳裹扎。其領頭一人扮劊子手,一手持大刀,一手提人頭。其他人物有的手持叉或戟(有兩齒叉或三齒叉)。皆靜音。本分隊人員皆帶面具,十分威嚴。
第五分隊:白無常(原人形3—5人)綠面孔。頭戴白高帽,上書“一見生財”。白衣紅褲,紅嘴巴,紅舌頭,濃眉毛。他們都是各方陰司鬼頭,分管各方陰司之鬼。自古相傳,參演者帶有虔誠色彩,虔心的參演者,能得神靈庇佑,消災免禍。合家平安,年景順意。

參演者化妝完畢後,須向楊公太師焚香跪拜,以得神靈的認可而神化了,此後參演者之間就不能互相言語,保持靜音,巡遊完成,卸妝後亦向神焚香跪拜,意是報告任務完成,得允退了神,並將頭上紙抄和腳上草鞋當場火化以示著神靈升天,表演者方可回家。

溝邊儺舞表演形式:整體舞隊分五個小分隊,各有自己不同的神服和不同的道具,各小隊又各有自己的舞態和動作。其中一、二分隊,自由表演,動作帶有戲劇性。而其中三、四、五三個分隊,均由一套鑼鼓,統一進行指揮。各分隊舞態和動作仍然各自保持整齊、協調一致。隨著出遊隊伍的前進,且行且舞,時停時舞,有勞有逸,能使善男信女揚眉吐氣,可使作惡奸邪者膽顫心驚。

溝邊儺舞的表演樂器有鼓、鑼、鈸等。分五個小分隊,渾然一體,蔚為壯觀。它表達了人們逐妖驅邪,除惡揚善,寄望太平盛世的美好願景。

溝邊儺舞採用以人扮神,人神結合的形式,其動作頗具古典神韻,整體氣氛莊嚴肅穆,表現神威,有著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在莆仙民間舞蹈藝術形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它是“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遺存,其表演風格既有場面變化複雜,演技細緻嚴謹,生活氣息濃厚,舞姿優美的“文儺”流派,又有氣勢威武,奔放開朗,節奏勢烈明快,動作剛勁有力的“武儺”流派。它對豐富和完善省、市民間舞蹈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