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介紹
“玉林八景”之說從最早的明代而流傳至今。
有官方的“八景”之說,也有民間的“八景”說“玉林八景”古今考量桂東南歷史文化研究法,所說的八景編傳不一,很難考證其起初源編自於何人何時。據史料記載,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是指“甌池春暖、白石洞天、鳳嶺秋清、水月岩虛、寒山應雨、石室仙蹤、紫水流霞、龍橋古渡”。這一說法沒有“掛榜山”一景。
而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的八景詩是指:寒山、掛榜山、西甌池、白石洞、水月岩、石室、龍井、南橋古渡。這一說法又沒有“鳳凰嶺”一景。此外,有人把民間流傳八景詩第四句改為“東載鳳凰嶺一丘”。這一說法又減去“水月岩”一景。
在《鬱林州志》詩卷中,記載了清朝乾隆學政許其源所作《合賦鬱林八景》,其中就有“寒山”一景。二、“玉林八景”古今變遷玉林民間廣為流傳的“玉林八景詩”:石室仙蹤在郁州,寒山應雨任君求。龍泉湧出流霞水,水月岩虛射鬥牛。白石洞天仙子至,南橋古渡鯉魚游。西甌池內蛟龍現,掛榜山崩應六秋。此“玉林八景詩”所說的“八景”是指:寒山、掛榜山、西甌池、白石洞、水月岩、石室、龍井、南橋古渡。這“八景”之說在當地民間很有代表性,本文就以此詩為依據,考量其所說的“玉林八景”的古今變遷。
八景分類
“白石洞” 一景
古詩“白石洞天仙子至”, 指 “白石洞”一景。白石洞位置說法不一。一說是在玉林城西南約十里處,即在火車站的大牛窩和嶺洞村的附近,有一淺池,中有一些石筍,露出水面,多是白色,據說此地雨後常見彩虹,美輪美奐,仙子也被吸引到翩翩而至。另有一說在玉林城東南三十里的塘岸石山上,該山峰巒起伏,連綿數十里,大小岩洞不少,其中有一洞,白石很多,幫名白石洞,道書稱為第二十一洞天 。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其中他對“白石洞天”一景是這樣詠嘆的:蕭蕭松葉下秋山,金鼎蟠龍紫霧間。白石煮來秋欲暮,不知仙鶴幾時還。如今 的“白石洞天”已成一片民宅和企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昔日的“仙子之地”已經沒有了一點蹤影。
“石室”二景
古詩“石室仙蹤在郁州”, 指 “石室”一景。“石室”具體地點民間流傳的說法不一。其中有兩種代表性說法:一種說“石室”位於今天玉林城區的玉州區政府大門右邊,原是一個天然石穴,洞口有一巨大石頭覆蓋,洞內又大又深,傳說是神仙修煉之處 ;石穴旁有水井一口,歷年來居民都到此取水,將周圍的石頭踩成了一個個仿似“仙蹤”的凹腳印。另一種說法,“石室”即是在玉州區西北三十里的寒山別乾西面的山坡上,這個石岩有一塊石板,板上石筋隆起,就像虱子一樣,所以又俗稱“石虱”。
在玉林的方言中“虱”和“室”二字同音,所以把“石虱”訛為“石室”。石板上有一個坎,就像巨人的足跡一樣,有數尺之長,幾寸之深,腳趾痕跡非常相似,而且從沒有生長過苔蘚。傳說這山岩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張道仙曾在這裡煉丹,那足跡石坎便是他的“腳印”。 於是,當地人稱之為“石室仙蹤”,併名明該岩為陷仙岩,呀仙隱岩,或張道岩。明朝知州鄺元樂的《詠鬱林八景詩》盛讚石室仙境:亂峰巍峨高插天,丹爐石室隱神仙。黃茅九轉飛星去,洞口桃花空紫煙。今天的“石室” 一景已無從考察,只有神奇仙蹤的美好神話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寒山” 三景
古詩“寒山應雨任君求”, 指 “寒山”一景。寒山在玉林城區北郊約8公里處,方圓數十里。早在漢代的《九域志》書籍中就記載了“南越王趙佗,夏日遣使入山采橘,旬日方返。問其故,雲‘山中大寒,不得歸’故名”。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粵西遊記》中曾有描述:“寒山者,鬰林西北之望也。諸山俱環伏於大容,而此獨與之抗。”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詠嘆“寒山應雨”一景是這樣的:寒山絕頂飛來石,興雨興雲自歲年。知是傳岩能幻化,商霖到處有堯天。寒山山高林茂,山澗飛瀑泉涌,山下淺潭清澈見底。山腰上有一口小井,終年不枯竭。山頂上有五座山峰,俗稱“五鳳穿雲”,其中有塊飛來石,上面刻有“感應龍神”四字。另有三條石筍,老百姓稱之為“寒山三聖神”, 明初在此構建的寒山廟至今香火不斷。
古代州治的官員和百姓都喜歡到寒山頂祈雨消暑,每年農曆二月十二、四月十五、九月十五,是傳說中寒山“三聖”(湖南長沙石垌高沙村張氏三兄弟:桂卿、桂亭、桂寧在此化石升天)的誕辰。這裡便成了每年數以萬計的善男信女朝拜“寒山三聖”的聖地。以寒山為背景形成的廟會活動是玉林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遠的民間民俗慶典活動。經數百年來的傳頌、沉積、演化為現在的喜慶豐收、祈求豐年、歌頌盛世的娛樂大眾廟會活動。而農曆二月十二正值萬物復甦的春天,農曆九月十五又值秋高氣爽時節,所以,寒山廟會又比其他廟會多了一項活動——登山。
如今,寒山旅遊業發展迅速。東邊旅遊線上的代表景點佛子山(寒山)旅遊度假區已經建立了自治區級旅遊度假區,旅遊區建設規模為10平方公里,投資逾億元。滿眼青翠的程控音樂噴泉廣場,隱於滿山蒼松中的桃園賓館,綠蔭掩映的相思園,依山而建、曲徑通幽的動物園,輕波拍岸、浪推白沙的湖濱遊樂場,歐美情調的夏威夷大酒店,依據荔枝林而建的荔園山莊,傳統文化風光的佛光寺等一批旅遊景點建成,把寒山聖境裝點得更為秀麗。寒山西邊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獨特,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加緊開發步伐。
“龍泉” 四景
古詩“龍泉湧出流霞水”, 指 “龍井”一楊 梅
“玉林八景”古今考量1482008 年玉林師範學院學報第 2 期桂東南歷史文化研究景。龍井在玉林城區南偏西一里處,南流江北邊,雲龍橋上游北岸,橋頭龍家南面。民間傳說在此有一口水井,周圍有1米高的磚牆圍住,井下壓著一條龍,一到天旱,這條龍就會呵呵喘氣流出紫色的口水來,故俗稱龍泉,或稱龍井或稱龍泉井。從淳熙巳亥年,通典黃候,取《孟子》所載孔子所遇“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的故事,在井的旁邊立碑,並命名為“濯纓泉”。 古詩中所指的“紫水流霞”,講的 “龍泉”或“龍井”的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甘潤肺腑,泉水呈淺紅色,經過古井水源流經的土層有時是紅土溶解,有時是紅色菌澡繁殖,泉水變成紫霞色,故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詩句。宋嘉定十六年,明洪武與永樂年間、清康熙癸巳年、嘉慶十九年、鹹豐四年,五次流出紫水,所以改名“紫泉”。 有人認為,這是天下太平、科舉興盛的吉祥的徵兆,所以又命名為“瑞泉”。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詠嘆 “紫水流霞”一景是這樣的:城南紫水不常流,桂發新香預報秋。盡說紅霞能映數,祥光偏合照龍頭。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巨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水月岩” 五景
古詩“水月岩虛射鬥牛”, 指 “水月岩”一景。水月岩位於玉林市區、北流、陸川三市縣區的交界處,距玉林市區11公里,北流市區20公里,陸川縣城35公里。水月岩正好位於南流江的支流路峒江上游3公里處。水月岩,有旱洞和水洞。當地廣為流傳著“藏過朝”的典故,相傳明朝建文4年(公元1403年),明惠帝帶領22名大臣,為逃避他的叔父、明成祖朱棣的追捕,在暗洞裡居住40年,直到朝廷換了4個皇帝,他才公開自己的皇帝身份,回到北京。水月岩的洞中有一陰溝,一直橫穿到岩外,迂迴曲折,大概有二里多長。這個岩洞是一個大穹窿,有數丈高,十餘丈深,中兀有一根一砥柱,旁邊就是暗溝洞。岩洞裡面的石乳,凝結著就想倒懸著的欄桿和高掛起來的宮廷燈飾,金碧輝煌,鮮艷奪目。流水將石頭沖蝕得就象芙蓉、仙掌一樣,渦盤柱立,水流不斷的飛濺。石頭的縫隙中有很多大蝙蝠,黃昏時成群結隊的飛出來,聲音響徹整個洞穴。石竇有各種魚類,悠然的游著,就算見到人也不害怕。陽光透射入岩內,濕潤碧綠更顯清新的顏色,就象月色一般,反照在涓涓流水上,構成水月交融的畫景,故稱“水月岩”。岩洞中有一道石縫,俗稱“一線天”,抬頭可以看見鬥牛二星,所以就有“水月岩虛載鬥牛”的詩句。水月岩為歷代名人墨客所讚頌,古代名人蘇軾、徐霞客曾前來攬勝,徐霞客在其著名的《水月岩遊記》中述道:“石山森森,自北而南,如列旗整隊,別成一界矣!”。惟惜十年浩劫時,嚴遭破壞,許多奇石和古碑,今已無存了。
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是這樣詠嘆 “水月岩虛”一景的:月上水生岩半間,岩虛得月透天關。水流到海源頭活,月照人心不照顏。1988年,水月岩——龍珠湖風景名勝區被劃定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7.5平方公里,由水月岩、獅子岩、白石洞、上水洞、摩地洞、仰天洞、紅日岩、馬頭岩、劉三姐洞、龍巖、龍珠湖、大坑寨、將軍寨等奇岩異洞、古老村寨組成。2003年,有關部門對水月岩——龍珠湖風景名勝區進行總體規劃,從風景區現狀的保護情況、景源特色與價值、保護風景區風貌的完整性以及規劃實施管理的可行性出發,保護和逐步恢復風景區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規劃劃定風景區的範圍為7.09平方公里,包括現狀的13個景點,外圍保護地帶為14.51平方公里;確定風景區性質為以山、水、洞、寨為主要特點,融田園風光為一體,以遊覽觀光、休閒遊憩為主要功能的城郊型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南橋古渡” 六景
古詩“南橋古渡鯉魚游”, 指 “南橋古渡”一景。雲龍橋是玉林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玉林城區大南路南端,南北橫跨南流江,在城西南約三里的南流江中,竹尾村江邊古廟的附近。為古代鬱林至欽、廉、雷、瓊等州官道。雲龍橋是古代在南流江上以青石建築規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石拱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古代的時候,南流江還沒有坡壩蓄水,水位比較淺,人們就建了這座小石橋用來渡江,命名為安定橋。後來,坡頭建成,蓄高了水位,這小石橋便被淹沒了,所以有“南橋古渡水中留”的詩句。這“留”字,有人說是“流”字,其實是失誤。因為,石橋是不能在江水中流動的,只有在水下留存著。又有人把“水中留”改為“任魚游”,雖然也是寫實,但與此詩的“任君求”語型相同,在詩的規律中,有所不妥。這南橋古渡,長期浸在水底里,只有大旱的年份,江水比較枯竭的時候,才能露出水面上。解放後露出兩次,一次是1953年後建築鐵路橋樑時,把江水放乾,它便露出了;另一次是1980年大旱,江水很淺,它又露出,但已不見了橋板,只見橋墩罷了。
清嘉慶二十四年,知州恆梧撰《重修雲龍橋引》,說這橋是鬱林八景之一。雲龍橋據清朝舉人稟貢生陳科陵的《重修雲龍橋記》載:雲龍橋是元朝延祐年間(公元1314—1321年)初建,是架起木材做橋樑;明朝永樂8年(公元1411年)才開始砌石頭來做地基,架起木材來做亭;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才開始創造石橋;清朝嘉慶24年(公元1819年),募捐得到白銀6000餘兩,再向達官貴人借支白銀1200餘兩,重新修繕了雲龍橋,用新的石料把橋面鋪平整,有七、八尺寬,成為了現在的樣子。雲龍橋當時是“固西南之關鎖,實行旅之要津”,可見其重要;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這橋原名安定橋,後名瑞龍橋,再句雲龍橋,通稱南橋,是在古渡被淹沒之後,於元延佑年間建的,其後多次重修,1980年7月新修一次,橋拱橋欄,頗有藝術性,應算是景,可以代替古渡。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其中他對“龍橋古渡”一景是這樣詠嘆的:鰲頭浪涌金沙碧,江國飛虹瑞氣搖。發泄地靈知有待,使君題作瑞龍橋。現在,橋南北兩面新建有南流江江濱街道,供車輛人們行走。
龍橋古渡就在今天的雲龍橋畔,已被悠悠流水沖得恬淡許多。據了解,雲龍橋原列為南流江玉林南城區河道整治二期工作主要拆除並改建的內容之一,訊息傳開後,市文化局、市博物館等單位和個人呼籲,雲龍橋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要拆除和改建。對此,市政府非常重視,對是否拆除雲龍橋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為保護一座古橋——雲龍橋,市政府南流江玉林市城區河道整治二期工程中,花費600多萬元在該橋南面新開挖一條分洪新河,保留雲龍橋。
“西甌池” 七景
古詩“西甌池內蛟龍現”, 指 “西甌池”一景。西甌池位於玉林城區西北角,現金茂白馬商城背後,池上有一拱橋名曰奈何橋,橋孔倒映於灩灩春水,景致為當時所稱道。據《唐書·地理志》的說法,鬱林為古西甌駱越所居,所以這樣命名。傳說西甌池內住過蛟龍,後飛往九天。池西北地下有暗河,土質鬆軟,城牆經常倒塌,人說是池內“龍翻身”的原因,當時的州官信以為真,所以就建造了“萬壽宮”用來鎮壓。明朝知州鄺元樂詠鬱林八景詩,其中他對“甌池春暖”一景是這樣詠嘆的:西甌池上蛟龍窟,龍氣成雲水自波。蛟龍飛上九天去,江水茫茫奈若何。如今的“萬壽宮”早已不復存在,西甌池也早已成了居民區,精緻的小橋以不見蹤影,只有民居門牌上的“西湖里”字樣還能讓人感覺到對曾經的那份眷戀。
“掛榜山” 八景
古詩“掛榜山崩應六秋”, 指 “掛榜山”一景。掛榜山——原名榜山,在玉林城區東二十里處,有石壁高十餘丈,側寬數十丈,能容得下千餘人。這塊石壁,呈灰赭色,是過渡性的風化石,長期受到風雨剝蝕,有時石皮會塌下,呈現嶄新的姿態。玉林人聰穎勤奮,崇尚書詩,科甲層出不窮,古人傳說“掛榜山崩,六年之內本州必有科甲人才出”,名題金榜,所以命名“榜山”,俗稱掛榜山。“三山挺秀在郁州,掛榜山崩應六秋。文筆擎天官內閣,筆架山下幾封侯。” 自古以來,掛榜山、筆架山就有“魁星聖地”之美稱。如今的掛榜山依然屹立不倒,一所新興的萬人大學——玉林師範學院矗立在掛榜山腳下。登上綠樹成蔭的掛榜山,舉目遠眺,被“魁星聖地”環抱的玉林師院東校區便一覽無餘——天南湖中,游魚成群,碧波蕩漾;松樹林旁,樓宇矗立,百花飄香..每逢天氣晴朗的周末,都有許多學子、遊人前來登高望遠,休閒運動。而在文化領域,今天的153其它掛榜山更多的也成為了一種象徵,“掛榜山崩應六秋”為玉林和玉林師範學院增添了幾分的文化底蘊和靈氣。而《玉林師範學院報》的文藝副刊正是以“掛榜山”為名,引得無數風流才子奮筆疾書,彰顯才情。“玉林八景”,久經滄桑,千秋演變,有的如寒山、雲龍橋、水月岩、掛榜山等已成為今人觀光、探勝的好去處;有的如今已無跡可尋,耐人尋蹤覓趣,發古幽情。可以這么說,“玉林八景”是玉林老百姓心頭的一道永遠的想往,是玉林這個“千年古州”“嶺南都會”曾經的一個印記和一份文化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