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是遊宦、商賈、墨客從中原至南粵的必經之地;地勢險要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唐代韓愈和張署,劉禹錫和柳宗元從長安被貶南粵都曾在此留詩惜別。現已廢棄,僅存2千公尺完好的青石板古驛道。
《史記》記載,趙佗於公元前202年,幾乎和西漢王朝建立的同時,在嶺南建立了南越國。公元前213年,趙佗在嶺南擔任秦朝南海郡的龍川縣令。
公元前209年,致命的危機在帝國的中心爆發了,中原突然爆發的反秦起義蜂擁撲來,貌似強大的秦帝國剎那間岌岌可危。
任囂在秦末風雲突變的局勢中去世了,繼任南海尉的趙佗,面對中原連天的戰火,開始實施割據嶺南、建立獨立王國的步驟……
趙佗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斷決嶺南和中原溝通的要道三關道,並且稱“盜兵且至”。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當年秦軍修築在五嶺山脈險要處的關口,正好卡死了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通道。
三個關口在地理布局上形成了一個軍事大三角,可以互相支援,大三角的支點,正是連江下游的湟溪關。
湟溪關正好處在西江和連江匯合的地方,它設定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為了支援上游的橫浦關和陽山關,如果上游的關口一旦被突破,湟溪關還可以作為第二道防線。
趙佗正是憑藉這三個關口和另一道橫跨五嶺山脈的軍事防線,幾乎卡死了所有從嶺北進入嶺南的要道。為後來南越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
橫浦關
橫浦關和陽山關、湟溪關是秦漢時期嶺南與嶺北交通線上著名的三大關隘。橫浦關在漢後被毀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文字記載,沒有發現遺址,只憑後來的一些零星史...
-
南雄梅關
“嶺南第一關”——梅關,設在梅嶺上,被列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梅關,古稱秦關,又稱橫浦關,宋時立關於梅嶺上,並刻有“梅關”二字,遂稱梅關。
景點簡介 相關圖片 交通指南 飲食住宿 參考資料 -
梅關
梅關,古稱秦關,又稱橫浦關。坐落在南雄縣城約30公里梅嶺頂部,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梅關的隘口合嶺路,為唐朝開元四年(公元7...
地理概況 名稱由來 軍事地位 歷史 特色 -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位於江西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餘縣城10公里。梅嶺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的。梅嶺的另一說法是梅樹眾多,故稱“梅嶺”。梅嶺...
簡介 梅嶺的由來 主要景點 歷史 不斷修建 -
湟雞谷關
湟雞谷關指廣東陽山縣城東北部的銅鑼寨嶺一帶。
-
橫埔關
橫埔關在廣東南雄縣西北,在今大庾嶺上橫浦關和陽山關、湟溪關是秦漢時期嶺南與嶺北交通線上著名的三大關隘。其軍事地位極其重要。
-
陽山關
基本簡介在今廣東陽山縣西北,《史記南越尉佗傳》尉佗檄陽山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元和志》故關在縣西北四十里茂溪口,當騎田嶺路。 這段道路稍有險...
基本簡介 -
趙煦[宋朝第七位皇帝]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 宋哲宗坐像軸 趙傭( 後改名趙煦)於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生於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為宋...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藝術造詣 人物評價 逸聞趣事 -
隴右都護府
湟一帶發布論恐熱的罪狀,支持唐人後裔歸唐。大中三年(849年),屯軍河源...四年(844年)三月,唐朝利用吐蕃諸部的甘青內亂,擬復河湟四鎮十八州,派...(849年)二月,唐朝先後收復秦、安樂、原3州、原州所屬的7關。此時,沙州人張義...
史書記載 西夏攻略 宋初形勢 西夏介入 通鑑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