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導致一些青年早戀,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歲就結婚,18歲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稱三十六歲做爺爺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後,頒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區仍有早婚早育現象。
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於春節期間去幾個小伙挑著糍耙,臘豬腿、罈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結婚儀式非常隆重,在結婚前一月,女方開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會陪哭,嫂子們勸解亦哭,統稱“哭嫁”,實際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禮到女家。女方則宴請賓客,舅爺,姑爺及親友禮作賀。這時“哭嫁”也達到高潮。
結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賓客齊集,男方必須在插花日派迎親隊伍去女方家。迎親隊伍由年青的7----11人單數組成。領隊的男人叫“娶親大哥”,女子叫“娶親婆”另外還跟隨一班吹鼓手[樂隊]。迎親隊到女方家寨外即鳴放鞭炮,女方緊閉大門,必待娶親大哥送上開門禮紅包,講一番娶親客套話,才準進門,迎親隊坐席飲酒時。女方村中的姑娘們會向迎親客人們勸酒,必將迎親客人灌醉,姑娘們還借勸酒、上菜、上茶、盛飯等伺機向迎親人臉上摸抹鍋底黑,摸得娶親人個個成為大花臉,名曰“打粑”,或用豆渣和蕁麻葉對娶親人圍攻,打得娶親人遍體都是豆渣;蕁麻葉蜇得娶親火焦辣疼,叫“打親”“打發”,既越打越親,越打越發。要女方待老年人出來制止才停。然後,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對唱山歌,通宵達。結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開始發親,由女方送親大哥[兄弟]背新娘從正門出換新鞋送入戶門外的花轎中,抬去男家。若途中與別寨娶親隊伍相遇,則各搶先從高處繞過。到了男家門外就由娶親大哥背新娘從門前火盆上走過,然後新郎新娘行禮拜堂,男方則大擺宴席三天,答謝親朋好友等不在話下,過完三早後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親小住幾天。
相關詞條
-
湘西苗族銼花
在湖南西部雲貴高原東部末端的武陵山區,湘西苗族婦女用心靈和銼刀創造出具有湘西特色的剪紙品種——銼花藝術,從本質上看,也是一種剪紙藝術,但是它和一般的漢族...
功能分類 主要紋樣 藝術風格 文化內涵 -
魅力湘西
魅力文旅,成立於2000年,主營大型民族歌舞史詩——《張家界·魅力湘西》。公司旗下擁有享譽海內外的文化旅遊演藝基地——張家界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該廣場...
名稱概況 地理位置 特色成績 劇院規劃 政府支持 -
文化人類學的湘西文本:土家族苗族歷史文化研究
《文化人類學的湘西文本:土家族苗族歷史文化研究》是楊選民編著的書籍。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
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簡稱湘西經開區;是中國共產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員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建設的湖南省級園區。湘西經開區同時是州府...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人口 經濟 -
苗族民歌
苗族民歌根據其內容可分為遊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勞動歌、時政歌、兒歌、謎 語歌等幾類,曲調各不相同。飛歌是流行於黔東南的一種特別的民歌演...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代表曲目 苗歌格律 傳承價值 -
魅力湘西大劇院
魅力湘西大劇院,是張家界武陵源景區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劇院,它創辦於2001年3月,歷經八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全國著名旅遊文化演出實體,湘西民族特色濃厚鮮明...
特點 表演節目 登央視春晚 -
苗族風情錄
《苗族風情錄》楊正文、萬德金、過竹編制,1998年8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該書從社交禮儀、節目活動、漁獵生產、工藝品、人生禮俗、起居飲食、服飾、歌舞遊戲...
圖書信息 編輯推薦 目錄 -
神秘湘西
《神秘湘西》是以湘西神秘文化元素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和抗倭題材而創編的一台罕見、古樸、悲壯而震撼的民俗風情劇目!它以湘西巫儺文化樂觀人生的“生命輪迴”為...
內容簡介 目錄 "神秘湘西"牌原香醋簡介 -
苗族的習俗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
生活習俗 節日、宗教信仰 婚喪習俗 建築 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