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湘西大劇院

魅力湘西大劇院

魅力湘西大劇院,是張家界武陵源景區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劇院,它創辦於2001年3月,歷經八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全國著名旅遊文化演出實體,湘西民族特色濃厚鮮明,在大陸、港澳台等華人地區,乃至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地都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能容納1080人的演藝場——魅力湘西大劇院,坐落於風景秀美、奇峰聳立的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古樸典雅,大氣厚重,與武陵源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魅力湘西》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目前的劇院,位於武陵源區入口處,毗鄰武陵源國際度假酒店(現改名:京武鉑爾曼酒店),距離市區33公里,由市區驅車往武陵源,過百丈峽及高雲橋即到。周邊車站、超市、酒店雲集,生活、旅遊均非常便利離景區吳家峪入口(標誌門)1500m,驅車1分鐘即到未來的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位於高雲路西側,緊鄰武陵源國際度假酒店北側,同樣位於武陵源核心城區內,3年內,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對面將建起張家界第一家生態廣場,周邊將是娛樂文化一條街。

特點

魅力湘西大劇院 魅力湘西大劇院

她是湘西文化的縮影;她是土家風俗的靈魂;她集力量與柔美於一身,展現了生命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她,就是《魅力湘西》,一場來張家界必看的民俗表演,一場演員與觀眾激情互動的本色演出。 白天縱覽“奇峰三千秀水八百”,晚上欣賞純正濃郁民族風味的《魅力湘西》,想必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放鬆您的神經,吸引您的眼球,她,一定能讓您終生難忘! 《魅力湘西》大型綜藝篝舞晚會,在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民族歌舞劇院——魅力湘西大劇院——每晚8點準時上演。精心的舞美設計、古老的音樂旋律、絢爛的燈光效果、華麗的民族服飾和強大的演出陣容,為您精心奉獻一出高品味的湘西民族文化盛宴;2台大型電腦螢幕的現場直播,6套美國頂級JBL音響,全自動機械升降舞台,4800平米的室內外演出場地,給您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視聽體驗。走進《魅力湘西》,就走進了畢茲卡近800年的歷史,就走進了湘西古老神秘文化的最深處!

《魅力湘西》——中國民族文化演繹新標桿,CCTV-3《藝苑風景線》、鳳凰衛視《九州深呼吸》、旅遊衛視《旅遊資訊》等知名欄目曾傾情推介。她是500多個日日夜夜的靈感創作,是40多位策劃精英的智慧結晶,100多位少數民族演員,激情奉獻美輪美奐的原生態民族歌舞,和精采非凡的湘西絕技表演。《魅力湘西》鄭重承諾:節目不滿意全額退票!因為我們堅信,這場演出一定讓您覺得大開眼界、物超所值! 她,將為您講述湘西的神秘傳說,帶您走進“新·奇·怪”的玄幻世界;她曾令無數中外遊客流連陶醉;而如今,這片神奇土地的某一個夜晚,魅力湘西大劇院正期待您的光臨,帶您親身體驗湘西的魅力!

表演節目

椎牛

吃牛祭又稱“椎牛”、“攏尼”,是苗族最大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動,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據文記載和民間口碑資料證實,它產生於苗族遠古的漁獵文化時期,並迅速地在本民族中傳揚開來。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各苗族支系幾乎都存有這一習俗。

茅古斯舞

擺手堂 擺手堂

茅古斯舞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流傳區域內的各縣誌、廳志均有記載。其主要流傳在湘西州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古丈縣等地。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結稻草為服,扮演原始初民漁獵農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創業功德,祈求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茅古斯具有人物、對白、簡單的故事情節,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為單位輪流舉辦,持續五至九天不等;全用古代土家語演唱,以至有些土語今人無法翻譯。保留至今的劇目有《做陽春》、《趕肉》(即狩獵)、《捕魚》、《搶親》、《甩火把》等。

咂酒

咂酒,古稱筒酒、咂嘛酒、鉤藤酒、竿兒酒等,因其用竹管咂飲而得名。它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種傳統飲料。常在重大節日、婚喪嫁聚、宴迎賓客等隆重場合飲用。咂酒的釀製,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飲咂酒時,在場者沿酒瓮圍成一圈,由年長者先飲,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沖,直至淡而無味時為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復再用。

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國苗族地區最獨特的舞蹈藝術。它流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鳳凰縣、瀘溪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等。國家文化部於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護試點區。苗族鼓舞是試點區的重點保護項目。

米酒品嘗

哭嫁 哭嫁

在一段輕快的舞蹈之後,苗族姑娘們將走下台來,送上香醇可口的米酒讓您品嘗……

土家三杯酒

當您走進土族人的家門,主要就會熱情地向您敬酒三杯。這是土族人的禮節,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主人總是殺雞宰羊準備豐盛的飯菜,並輪流向客人敬酒敬菜。按土族人的習慣,杯中酒、碗裡飯都要喝光吃盡。如果主人還要添,你可把碗上的筷子擺成十字,意思是“實在吃不下了啦”。向主人道謝時,主人在大門口又向每位客人再敬酒三杯,叫“送門酒”。土族人風俗,如果客人右手中指蘸三次酒,對空彈三下,就可換喝這三杯酒。

苗族牛角酒

苗族民眾喜用牛角斟酒迎接客人。他們一般選擇一種外形美觀的水牛角,用小刀將牛角外刮光,在表面雕刻花紋圖案,然後塗漆上彩。當客人來到寨門路障(因怕逃酒,特用柴禾和桌子橫放路上,作障礙)前,穿著華麗的苗家姑娘便舉起牛角酒相敬,同時另幾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掛兩三隻紫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初遇這種場面來客,見這大約裝有500克酒的牛角,犯了寨規,還得罰酒一杯。其實牛角酒多為自家釀造的米酒,醇香可口,營養極為豐富。尤其在盛夏喝一杯米酒,解渴消暑十分痛快。

女兒會

女兒會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幾百年來已形成了獨特的節俗文化,它因在華夏大地上凸現女性光輝而備受關注。一般每年的農曆7月7日至12日這幾天,是傳統的“女兒會”吉日,如今已發展成土家族聚集地區的民族節日。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風俗,從古一直沿襲至現當代,它通過哭唱的方式,將姑娘隱藏在心底的複雜心理、細膩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開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對哭、多人一起哭等。哭唱的內容有對舊制度的抨擊,有對媒人的揶揄,有對舊情的抒發,有對親人的懷念,有對婦女的讚頌,有對未來的憧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內容也不斷翻新。

湘西趕屍

湘西趕屍 湘西趕屍

觀看提示:《魅力湘西》把它搬上舞台,根本目的還是滿足觀眾的獵奇探幽心理,讓大家感受湘西獨特的地理人文之一角。由於現場音樂恐怖,場面陰森,請觀眾在觀看此節目時,一定要照看好身邊的老人、小孩和女士。

場外篝火演出

土家硬氣功表演,湘西三大蠱迷巫術表演(包含上刀梯、走鐵梨、下火海),大型土家擺手舞表演。

登央視春晚

《追愛》原名《追愛相思樓》,也稱《爬樓》,源自湖南大型旅遊演藝《魅力湘西》。該台劇目於2010年在湖南張家界上演以來,因風情萬種的舞蹈與妙趣橫生的雜技完美 融合,受到廣泛好評。作品呈現的那種原生態的愛情,澄澈如泉,濃烈如酒,為久在凡塵里的世人提供一份真純的情感盛宴,被評為全國旅遊文化重點項目和優秀作品。

《追愛》取材於瑤族人民獨具一格的求愛傳統習俗:在月亮從東山升起的時候,小伙子們三五成群聚集在鍾情的女孩的吊腳樓下,用歌謠和舞蹈示愛。姑娘要挑的意中人是勇敢、智慧、技藝超群的,於是看誰能不用樓梯爬上高高的木樓,獲勝者方能贏得姑娘的芳心。小伙子紛紛顯示超人的技藝,最終贏得心上人……

為了此次節目,為了將湖南西部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推上央視春晚舞台,張家界魅力湘西公司曾經在湖南全省範圍內進行採風。功夫不負有心人,《追愛》一舉揚名天下,不僅成了今年春晚中唯一一個“免檢”節目和民族歌舞,也是央視春晚舉辦30年來,湖南本土民族類的原生態節目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

《追愛》的最大看點,一是演員頂尖,領唱雷佳和領舞沙呷俊楠均由央視指派。節目中,有“民歌小天后”之稱的湘妹子雷(微博)佳化作吊樓上的姑娘,用動聽的歌聲和雜技化的舞蹈動作,完整演繹了少數民族的婚俗;二是編排精彩,三名舞蹈演員疊摞成人梯,四名舞蹈演員大跳“人繩”等令人驚嘆的高難度雜技動作,將節目的精彩推向了高潮。

“在音樂聲戛然而止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拍手叫好!”《追愛》成功榮登央視春晚 ,並且耀人眼球、迷醉觀眾,為《魅力湘西》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份榮耀,不僅屬於《魅力湘西》,屬於180萬張家界人民,也屬於七千萬湖南人民。我們期待,以張家界魅力神歌演藝集團為代表的“演藝湘軍”,再出精品力作,讓更多的原生態民族歌舞走向春晚,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