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低海拔集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於一體的自然保護區。主峰鷹嘴岩海拔856米,區內有結構和功能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態系統,植被繁茂,古樹參天,群山起伏,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素有“中國南方生物基因庫”的美譽。

基本信息

自然地理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位於雲貴高原向雪峰山傾斜交匯處,東抵牛角界,南至癩子界,西臨美人界,北達山總界,東西長20.4km,南北寬10.6km,總面積15900hm2,始建於1998年,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老而悠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存了結構完整的中亞熱帶中部地帶的典型常綠闊葉林,孕育了眾多古老而又珍稀的動植物資源,是中國中亞熱帶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動植物王國之一。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內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優越,屬回春性侵蝕—構造中低山地貌,山巒疊翠,連綿起伏,奇峰高聳,溪河縱橫,溝谷深邃,形成了千峰萬壑的複雜地形,多見45°以上陡坡和懸崖峭壁。保護區最高海拔938m,最低海拔270m。地層為前寒武紀古老地層,出露岩石以矽質岩板頁岩為主。區內土壤以紅壤和黃壤為主,土壤土層不厚,但養分含量較高,物理通透性能好,蓄水保肥保土功能強。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氣候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年平均氣溫13.4~16.6℃,年降雨量1304~1603mm,空氣相對濕度83%,無霜期303d。保護區內水系發達,主要有魯沖溪九洞溪燕沖溪等,溪流溝谷狹窄,跌水落差大,水流湍急,各溪流分東西兩側分別注入洞庭湖、長江水系沅江一級支流渠水和巫水。自然保護區氣候四季分明,降雨適中,夏無酷熱,冬少嚴寒,充足的水熱條件和肥沃的土壤,為林木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在地球的同緯度地區,大多為沙漠所覆蓋,唯亞洲東部保存著綠色,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就是其中的精華。但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也是在特殊的矽質岩乾旱、瘠薄環境下形成和保存下來的,自我調節恢復的功能較為脆弱,生態環境和資源一旦破壞,即難以恢復。鷹嘴界自然保護區位於沅江上游,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是洞庭湖流域沅江水系生態平衡的支柱,對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的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區生態系統、植物群落類型豐富,是重要的物種基因庫。為研究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森林生態系統發生、發展及演替規律,及研究中亞熱帶中部地帶種群消長、群落的演替,特別是珍稀、瀕危保護物種的生物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及其消長變化提供了極好的現場。保護區內矽質岩中發育著許多的洞穴,這些洞穴在科技文獻中還未有記錄,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生物多樣性豐富,而且具有森林景觀和地貌景觀相互交融的獨特風景。區內森林景觀千姿百態,有常年翠綠的常綠闊葉林景觀和景色四季不同的常綠落葉闊葉林景觀,林內綠樹成蔭,古樹參天,四時有山花紅葉點綴,色彩斑斕,景色迷人;地貌景觀更是雄偉壯觀,變化多端,癩子岩有栩栩如生的駱駝峰等奇峰怪石,有氣勢磅礴的點將台石柱和幽深的洞穴,九洞溪有氣勢恢弘的絕壁深潭和飛瀑跌水等獨特景觀。林海碧濤,奇山秀水繪就的一幅幅美麗、迷人的自然畫卷,讓人流連忘返,加上當地豐富的侗、苗族文化及風土人情,保護區已成為人們森林旅遊和休憩的理想場所。

生物資源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以及銀杏(Ginkgobiloba)、南方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Var.mairei(Lemee&H.Leveille)L.K.Fu)、鍾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白頸長尾雉(Sytmaticusellioti)、白鶴(Grusleucogeranus)等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的生存場所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地貌影響著天然林的起源、生長和發育,形成了過渡交匯的植物區系。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地處雪峰山脈的余脈向西綿延,與雲貴高原向東側傾斜面連線處,北連雪峰山,南經湘西南山地與南嶺山地相通,東接江南丘陵。位於中國-日本亞區到喜瑪拉雅植被區東西過渡和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熱帶南北過渡的交匯處,其植物區系過渡交匯特點十分明顯,且地理成分複雜,起源古老。據考察,保護區區植物區系共有15個分布區類型,其中熱帶分布占20.78%,北溫帶分布占16.71%,東亞分布占12.97%,熱帶亞洲分布占11.4%,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占7.97%,舊世界溫帶分布占7.18%,中國特有分布占3.75%,其他類型分布占26.24%。對研究各大植物區系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和低海拔森林生態系統演替具有重大意義。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保存了許多國家珍稀保護物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Var.chinensis(Pilger)Florin)、銀杏(Ginkgobiloba)、純菜(Braseniaschreberi)、鍾萼木、南方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Var.mairei(Lemee&H.Leveille)L.K.Fu)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蓖子三尖杉、鵝掌楸等18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屬黃蓮屬(含1種)和重點保護科蘭科(21種)。紅豆杉、南方紅豆杉,不僅材質優良,其提出物紫杉醇更是具有獨特的抗癌作用,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開發前景的抗癌藥物,每公斤價值是黃金的上千倍;蓴菜是中國著名的水生蔬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2以及18種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是治瘡毒、抑制腫瘤的良藥,極具市場開發價值。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脊椎動物的有雲豹(Neofelisnebulosa)、白頸長尾雉、白鶴、白鸛(Cieoniacieonia)4種,二級保護的有大鯢虎紋蛙等21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昆蟲有彩臂金龜、寬尾鳳蝶等9種。雲豹又名烏雲豹魚紋豹和荷葉豹,由於人為濫捕濫獵,其種群數量越來越少,它棲息於常綠林中,善攀爬,白天在樹上睡眠或守候獵物,發現小型動物靠近,即從樹上躍下捕食,身姿十分矯健。白頸長尾雉,又名山花雞,其羽毛艷麗,肉味鮮美,是極具觀賞價值的大型雉類鳥。眾多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無論在科研價值上,還是在瀕危稀有度上,都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常綠闊葉林群落和生物多樣性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典型性。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植被組成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豐富的多樣性。保存了由山地系統、溝澗系統和森林群落組成的典型的常綠闊葉林群落和結構完整的天然森林生態系統,以及原始古老中亞熱帶中部常綠闊葉林的殘遺斑塊。據科學考察,區內森林群落類型多樣,共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山頂矮林、竹林、針葉林、沼澤、水生植被8個植被型的33個植物群系,其中常綠闊葉林有甜櫧林、楨楠林、黔桂潤楠林、鉤栗林、薯豆林、青岡櫟林等16個群系,占絕對優勢,為地帶性頂極群落。這種類型結構的組成,具有很強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及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在排子口還保存了面積1hm2南方紅豆杉野生群落,更新狀況良好,其中最老的一株,樹齡近1000年,樹高達25m,胸徑達123cm。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798種,隸屬216科,860屬;有野生脊椎動物226種,隸屬5綱30目75科;有野生昆蟲730種,大型真菌186種。同時在區內還保存有中國南方主要造林樹種杉木、馬尾松等的野生種質資源,這對於中國南方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及人工用材林可持續經營是一個重要的種質基因庫。對有效地保護區域範圍內獨具特色的生物資源、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建立中國乃至全球同緯度地區最為完整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常綠闊葉林生物種群基因庫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和恢復地帶性森林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管理狀況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包括團和、若水、灑溪、沙溪、岩頭5鄉鎮的18個行政村。

按功能分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個區域,其中核心區面積6310hm2,占總面積的39.7%,核心區為保護區的精華,包含了主要的森林群落類型和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等保護對象。核心區禁止人為活動,以使受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一個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生活環境,保護和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緩衝區2830hm2,占17.8%。緩衝區位於核心區四周,是核心區和實驗區這之間的緩衝地帶,對核心區起保護和緩衝作用,以擴大和延伸被保護物種的生長和活動區域;實驗區6760hm2,占42.5%,實驗區處於核心區、緩衝區外圍,為保護區的經營區,是提供科研教學,生態旅遊、經營管理的地方。

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新建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界縣委、縣政府對保護區的建設高度重視,自1998年建立保護區以來,投入建設經費300多萬元,改造修建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分站5個,在臨近村莊和交通要道共設立固定宣傳牌、指示牌36座,在核心區界線上埋設界樁近500個,維修坳腳、矽溪、小江、吊塘、魯沖溪等公路35km;投入補償償資金100多萬元,對核心區進行了補償,使保護區的道路等基礎建設得到有效改善,林農利益得到基本保障,有力地促進了保護區的健康發展。

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保護區加強了科研監測工作,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科研監測活動。1999年,邀請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省地質研究所的10多名專家、教授和林業局組織的考察隊對自然保護區進行了綜合考察,並編制了《會同雪峰山鷹嘴界天然林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綜合科學研究報告集》;2003年又邀請湖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南師範大學的有關專家、教授和保護區管理站的技術人員一道進入保護區進行了補充調查,增補了大型真菌和昆蟲等考察內容,形成了《湖南鷹嘴界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對保護區內的珍稀樹種和重點保護對象進行清查、建檔。與中國科學院會同生態定位研究站、湖南林業科學院等單位一起完成了多個課題的研究,並取得一定的成果。配合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進行了植物資源調查。開展了珍稀保護樹種的就地保存與遷地保存技術的研究。通過考察,基本掌握了保護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情況,為進一步保護、建設和利用好保護區提供了科學依據。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為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的保護,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健全了保護區管理機構。設立湖南鷹嘴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下設5個管理站,具體負責保護區的保護、建設和科研及開發,編制13人,同時聘用28名當地居民為保護區巡護員。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建立保護區後,區內實行禁伐,對區內民眾的生產生活構成了一定的影響。為爭取農民民眾的理解、支持,保護區利用大小會議、廣播電視、發放宣傳單等方式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在主要路口製作固定標語標牌,同時舉辦各種學習培訓班,在提高農民認識的基礎上,讓農民掌握一兩門實用技術,促進了社區共建,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三是健全了管理制度。縣人大討論通過了《鷹嘴界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縣裡出台了《保護區森林防火管理制度》,保護區建立完善了崗位責任制,使保護管理日趨制度化、規範化。四是加強綜合治理。縣委、縣政府對保護區的資源保護十分重視,先後多次組織工作隊,對區內的資源保護工作進行綜合整治,有力地打擊了區內各類林業犯罪。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鷹嘴界自然保護區

多年來,保護區把森林防火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廣泛開展森防宣傳,貫徹“森林防火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做到家喻戶曉;認真落實森防工作責任制,縣、鄉、村層層簽訂森防工作責任狀;局、鄉、村各級都成立了義務撲火隊,全區共成立撲火隊24支500餘人。保護區成立至今,未發生過森林火警、火災。五是社區共管有新路。從1998年起,保護區不斷引進項目、資金和技術,一手抓保護區管理,一手抓社區發展。累計投入各項資金200餘萬元,初步改善了社區民眾的交通、通訊和生產、生活等條件,扶持發展了沼氣用戶80餘戶,發展“農家樂”旅遊接待點11處,並引導當地民眾積極參與保護區管理與建設項目實施,增加區內民眾的收入,融洽了社區民眾的關係。

在嚴格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保護區自然資源優勢,合理規劃,適度開發生態旅遊,是搞好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並舉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保護區逐步規劃開發了一些旅遊景點和線路。有天堂奄矽質岩和常綠闊葉林景區,盛櫧沖溝谷森林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景區,九洞綜合休閒觀光景區,每年遊客人數達5000人次以上。為進一步搞好這方面的工作,會同縣裡已把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列為了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顆璀璨明珠,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保護區建設步伐的加快,這裡必將成為一個融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生態旅遊持續利用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必將對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